《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8
/ 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陈莉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白沙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200

一、教学理念

1、按照学科素养的要求,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体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断更新,指导我国的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承接上课工业革命,包含三个子目:“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的萌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围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世界意义展示论述。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世界意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没有找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当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以后,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不能适应生产的社会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无产阶级必须进行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也鼓舞了亚非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主要内容和世界意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历史学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高一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以及影响的总结上面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而本课理论性又比较强,因此如何让他们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还是有所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相关引导,通过相关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知识具体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2、从工人运动到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历史的选择.

3、运用材料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培养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及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

4、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六、【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会上,习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新课讲授】

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

材料1:19世纪 40 年代初期,英国工业城市中约有一半人没有工作,却没有任何失业保险;1842 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 先令,而要维持一家5 口的生活,每周至少需要20 先令。1844 年,西里西亚地区报告说,4 万公民中有3 万需要救济。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4页 学思之窗

问题1:材料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情况?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材料2:一个男孩手臂里抱着一抱羊毛,站着睡熟了,可是又被揍醒过来。那一天,他已经工作了17个小时,等到父亲把他背回家时,他已经不能吃晚饭了。第二天早晨四点钟,他又醒了。他央求哥哥看着工厂的灯火,因为他怕迟到,然后就死去了。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问题2:如果你是当时的工人,你如何改变自己的困境?

工人阶级进行了各种的斗争:从捣毁机器到争取争取政治权利

结论二: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问题3:都有谁为改变这种状况寻找途径?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有识之士

问题四:为什么他们会失败?

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斯塔夫里阿诺斯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素材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大背景,为学生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致力于追求人类解放做铺垫。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针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人们探寻造成社会问题的病根并开出了改造世界的不同处方.

问题探究:结合《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请学生运用表格形式或思维导图形式,比较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有何继承和超越?

角度提示(根本目的、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对资本主义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将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放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人们试图改变世界的探索。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超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

问题探究:结合马克思的人生经历,思考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马克思主义呢?

利用历史地图册简单介绍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二人的生活经历得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对各种优秀的思想进行批判继承。

设计意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的探究,引导学生使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暴露,工人阶级力量增强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回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要认识到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可以起推动作用。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介绍马克思主义产生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参与或关注工人运动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问题设计:结合巴黎公社的措施,思考巴黎公社和之前的工人运动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巴黎公社的措施,理解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找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初心,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渗透和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落实,尤其突出家国情怀的渗透与涵养。

在讲授的过程中,问题在于学生对于理论强的课不是那么的感兴趣,而且逻辑推理能力不是很强,对于材料的解析和总结也没有那么的到位,面对这样的问题,以后在授课中会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