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瘢痕憩室形成子宫阔韧带瘘一例并文献复习

/ 2

子宫瘢痕憩室形成子宫阔韧带瘘一例并文献复习

方秀丽,张智勤,庄丽娟,陈小燕 ,通讯作者*黄秀敏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  福建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4

 剖 宫 产 术 后 子 宫 瘢 痕 憩 室又称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损,是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瘢痕处肌层变薄,切口处内膜、肌层及浆膜层呈疝囊样向外突出,形成憩室样改变,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1] 。CSD是剖宫产术的一个远期并发症,随着检查技术及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的提高。我院出现一例非常罕见的子宫瘢痕憩室并形成了子宫阔韧带瘘,第一次超声诊断考虑为盆腔包块,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复发,再次检查发现为子宫阔韧带瘘,经过宫腹腔镜检查并行开腹瘢痕憩室切除及子宫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1病例摘要

患者女,36岁,孕4剖2,住院号:837953,于2019年1月4日因“月经异常4个月,发现盆腔包块2+月”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5-7/30天,量中,无痛经。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开始出现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干净后5-6天开始出现少许阴道流血,色暗红,持续5-7天,未在意。入院前2+月就诊我院厦禾分部,B超提示“子宫峡部右侧壁可见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4.2cm×3.3cm,界清,内回声欠均匀,周边及内部见血流信号,内膜

不厚”,查血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AFP、CEA、CA724正常,因异常子宫出血予

“达英-35”口服治疗,于入院前半个月我院查B超提示:“右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5.6cm×3.8cm 混合回声团,边界清,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入院前2天患者出现下腹痛,呈间断性,无其他不适,再次就诊我院厦禾分部,B超提示:“右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5.7cm×3.4cm混合回声团,边界清,其内可见一高回声团,大小约2.6cm×2.1cm,未见血流信号”。因右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较前增大,为进一步手术而收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通畅,见少量白色分泌物,无异味;宫体: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无压痛;附件:右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cm×4cm×3cm囊性包块,边界清,活动欠佳,无明显压痛,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2019-07-02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子宫大小测值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约0.7cm。提示:宫颈右侧壁稍低回声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盆腔少量积液。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声像图”。 2019-12-16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子宫大小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约0.4cm。宫腔内可见稍高回声团,大小约0.9cm×0.4cm,边界尚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子宫峡部右侧可见无-低回声团块,大小范围约3.8cm×3.0cm,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及片状高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信号,挤压团块可见细密点状回声流动进入剖宫产疤痕憩室及宫腔内。双侧卵巢可见,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提示:宫腔内稍高回声团,内膜息肉?子宫峡部右侧囊性包块,与子宫峡部剖宫产疤痕憩室相通。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为进一步诊治,于2019-12-26以“盆腔包块性质待查:右侧阔韧带内囊肿?,宫内异常回声待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疤痕憩室,腹腔镜下右侧阔韧带囊肿剥除术后,剖宫产术后(二次)”再次收入院。入院后于2019-12-30在全麻下行宫腹腔镜探查+右侧输尿管插管术,术中先行输尿管插管,腹腔镜下见: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前壁下段与膀胱粘连,右侧卵巢略大,可见一约直径3cm囊肿,左附件及右侧输卵管外观正常,右侧阔韧带区略饱满。予宫腔镜下清除腔内物,考虑子宫瘢痕憩室、子宫阔韧带瘘,腹腔镜下阔韧带瘘修补较困难,将术中情况告知患者家属,改开腹行子宫阔韧带瘘切除+子宫瘢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修补术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右前壁下段疤痕处缝合良好,憩室和囊腔消失(见图2-5)。术后病理(01934240):(子宫疤痕组织)纤维结节组织伴胶原化,其间见中间型滋养叶细胞聚集,结合免疫组化,考虑胎盘部位结节。局灶细胞生长活跃、增殖指数高,请随诊。(右卵巢囊肿囊壁)符合黄体囊肿。(宫内物):送检为大片出血坏死组织。术后定期随诊,月经恢复正常,未再出现月经中期出血。左侧卵巢可见,大小正常,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提示:子宫剖宫产术后改变。右卵巢混合回声团,黄体?,左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2020-11-27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剖宫产术后,子宫大小测值正常,前壁原剖宫产切口处肌层较薄,厚约0.2cm,局部宫腔略向肌层凹陷形成一无回声区,大小0.8cm×0.3cm,余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约0.6cm。双侧卵巢可见,大小正常,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盆腔可见深度约2.8cm无回声区。提示:子宫剖宫产术后改变。盆腔积液。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IMG_20190107_111033阔韧带囊肿

图1:右侧阔韧带内囊肿(第一次手术)

微信图片_20220407205830微信图片_20220407205844

          图2 (宫腔镜下憩室)                图3(宫腔镜下憩室)

微信图片_20220407205853  微信图片_20220407210133

           图4(宫腔镜下憩室)                图5(憩室修补术后)

2  讨论

本文通过本院这个特殊病例,查询了相关文献,对子宫瘢痕憩室的病因、表现、诊断和治疗总结如下:

2.1  CSD的发病原因   形成CSD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剖宫产次数及年龄、子宫位置及剖宫产切口位置、分娩时机、围手术期管理、缝合方式、剖宫产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有关[2],有研究发现剖宫产术后恶露时间过长、 术后贫血、切口感染、子宫切口血肿形成是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

2.2   CSD的临床表现   CSD轻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痛、经期腹痛、瘢痕部位妊娠等,少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5]。CSD的分型方法众多,但尚无统一标准,按照憩室大小,结合临床表现,CSD分为3度:① 轻度:子宫下段切口处肌壁的裂隙状缺损,多如V型改变,一侧与宫腔相通,另一侧可见薄层内膜与肌壁、浆膜层连续,临床表现较轻,仅部分有少量阴道淋漓出血或腰痛与下腹胀痛。②中度:子宫下段切口肌壁缺损达浆膜层,肌层甚薄,但浆膜层尚平整连续,此型多表现为经期延长,经血过多,或伴有随月经周期而加重的下腹胀痛不适。③ 重度:病情延续与发展,可因伤口愈合不佳致子宫下段薄弱,切口处可见内膜,肌层及浆膜层呈疝囊样向外突出,形成明显的憩室改变,临床表现重,阴道持续淋漓出血。

2.3  CSD的诊断   应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主要的辅助检查有: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三维经阴道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声学造影、MRI 及宫腔镜检查等。

2.4  CSD的治疗  目前尚无确切的标准治疗方案,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阴式手术、宫腔镜手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开腹手术治疗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开腹手术已经很少使用。

2.5 CSD的预防

   预防CSD的发生是关键,要严格把握剖宫产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牢靠的缝合方法和合理的术后管理都是预防CSD的有效措施度。

总之,CSD作为剖宫产手术的一个远期并发症,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增加了患者再次妊娠的难度与妊娠风险,治疗上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改善临床症状、消除憩室、恢复解剖结构、降低再次妊娠并发症。希望通过妇产科医生的不段努力,使子宫瘢痕憩室能得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1] 韩乔,周星辰,汪希鹏.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1.48(1):95-97

[2] 王海波,逯彩虹,李 萍,等.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1):123-126

[3] 王沪生,周星辰,汪希鹏.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与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8):593-596

[4] 杨力仁,漆翠芳,黄丽燕,等.剖宫产瘢痕憩室的研究进展.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12(8):5-7,14

[5] 夏伟兰,刘冰,王伶俐,等.3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对比及评价.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12(6):79-81;86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卫生联合基金(2019J01557)

作者单位:361004 福建 厦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妇产科  ①超声科

作者简历:方秀丽,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黄秀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