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9
/ 3

淮安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

摘要:淮安境域,夏、商、周时期,先属淮夷、徐戎活动之域,继为方国之地。春秋时,淮夷、徐戎方国终遭败落。周敬王八年(前512),徐与钟吾国为吴王阖闾所灭。此后作为军邑、政区、国邑地名,古籍历有所载。今择其要作初步考释。

关键词:末口;淮阴;山阳;清河;淮安; 地名源流

淮安境域,上古时期发现下革湾文化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有大汶口文化遗存;距今5000-4000年左右,有龙山文化遗存。夏商周时期,先属淮夷、徐戎活动之地,继为淮夷、徐戎方国之地。周初,徐偃王曾率九夷方国攻周,败。后遭周征讨而不灭。西周时期,为邳、郯、徐、钟吾等方国之地,当以徐国为强。春秋时,在南方楚、吴,北方齐、鲁的夹击下,淮夷、徐戎方国终遭败落。周敬王八年(前512),徐与钟吾国为吴王阖闾所灭。[[1]]

淮安,作为军邑、政区、国邑地名,历有末口、淮阴、北兖州、淮州、楚州、山阳、清河、清江、淮安之称。今择其要作初步考释。

末口。末瑞水口。末,字出金文《蔡矦钟》,本义为树梢,示意

一棵树,下有树根,上有树梢。后引申为末端、终了、末尾、最后之义。《书立政》:“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爱民。”孔颖达疏:“末训为终。”《战国策·齐策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皆释为此义。

末口得名,当与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运兵通粮道密切相关。

《淮安市志·文物胜迹》载:左末口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城镇新城村。春秋末期即周政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南起杨州,北至淮安末口,以沟通江、淮。后隋炀帝开挖京杭大运河,于末口设堰,称“北辰堰。”末口始成南北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之一。元末,筑淮安新城时,末口改称“北水关。”清代,淮河更道,古末口湮灭。现仅剩遗址,[[2]]淮安县政府于此建有石碑坊。

吴王夫差开通邗沟至山阳池北末口后,末口当成为交通要津,立有城邑。

其一,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统兵北上伐齐,从扬州古邗城遗址处,开邗沟,引长江水。出射阳湖后向西北折向淮滨,止于末口。因“沟水高,淮水低”,舟船至末口不能入淮。于是夫差命士兵“筑堰北辰”,以防水泄而舟滞。从此,北辰一带驻有兵卫,又有舟车之汇,往来商旅停留,交通便捷,人口渐多,聚落成邗沟上军事重镇。

其二,明天启《淮安府志》载:末口筑有北辰堰后,车坝入淮,南北客商皆由此盘坝入淮,使当地的经济、人口、市容得到逐步发展。战国之初,越灭吴,楚又灭越、鲁。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前,今淮安市境,时属越,后属楚。周赧王十四年(前301),齐败楚占有淮北;三十一年(前284),楚攻取齐淮北,至秦灭楚之前,淮北皆为楚有。其时,己成楚之军事重镇。战国末,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封庄辛为阳陵君,辖有淮北十二诸侯地。楚考烈王(前262-前238),又把淮北十二县,封给楚春申君黄歇。其时,淮阴已置县。[[3]]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因袭淮阴县,治今淮阴区码头镇;初属泗水郡,后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至西晋属广陵郡。晋初为广陵郡治。

淮阴,何以为名?

淮,水名,古代四渎之一。源出今河南桐柏山,东经安徽、江苏,东流入海。《书·禹贡》:“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孔传:“二水已治,二山可种艺。”三国曹植《杂诗》:“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说文·水部》:“淮,水。出南阳平氏桐柏大腹山,东南入海。”以上皆指淮水状貌。后因黄河南窜,淮河入海之道被夺。当黄河又北徙后,淮河入海故道不复存,遂入今洪泽湖,出入三河,经高邮湖、邵伯湖,至于今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入长江。[[4]]

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周礼·考工记·轮入》:“阳也者,稹理而坚; 阴也者,疏理而柔。”《韩非子·初见秦》:“臣闻天下阴燕阳魏。”旧注:“燕北故曰阴,魏南故曰阳。”《说文·言部》:“阴,水之南,山之北也。”[[5]]

古人历有“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的称谓,因淮阴县治,地处淮水之南,故名。《水经注·淮水》认为:以居“淮水右岸”为名。“淮水右岸,即淮阴也。……又东径淮阴县故城北,北临淮水。”其时,辖有今淮河南岸的清浦区、清河区部分、淮阴区部分、楚州区(淮安区)全部及洪泽区、宝应区及建湖县部分境域。

汉高祖六年(前201),封大将韩信为侯国,治今淮安市淮阴区。两汉因之。晋初为广陵郡治。南朝宋侨置兖州。南齐曰北兖州,置东平郡,治淮阴县。东魏称淮州,改淮阴县为寿张县(今淮安市西南)。东魏称雄州,改东平郡为淮阴郡,改县名为淮恩。北周又改为寿张县。陈复为东平郡。隋开皇元年(581),复改郡为淮阴,治原址;并立楚州,旋废郡,改寿张县为淮阴。大业初,废州又并淮阴县入山阳县。

南朝宋之后至隋朝,淮阴为州为郡为县,数次更改行政区划地名,其原因皆可探讨,但其深因,当与时局乱象、朝代更替密切相关。

南北朝,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至589年隋统一,存170年。在此期间,为我国历史上南北对峙时期,故称南北朝。南朝起于420年,止于589年,历宋、齐、梁、陈四朝,共170年。北朝起于439年,止于534年,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共95年。[[6]]

南北朝时期,经济、科技文化,有所发展,南方渐富。为尔后促使各民族统一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诸国分治后,尤以刘宋国为强。诸国互相攻伐。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短暂,长期呈现分裂状态。北伐和南进战争,希求统一,最终皆以失败而告终。[[7]]各朝乱局并起,民生艰惫,政令随出,号令不一。政权在乱局中频繁更替,导致诸王朝行政区划累改,政区地名频更。

这一时期,淮阴一带处于战争对峙前沿,建置紊乱,隶属多变,今淮安市区码头镇、淮城镇,均为军事要塞,多设州郡治所,为边帅驻节之地。“该时期淮阴一带三大重镇(今盱眙、淮阴、角城)及附近发生数百起战争。”[1]6淮阴县以及隶属郡、州名称频更,不可避免,实是时代使然。

唐初复置淮阴县。唐武德四年(621),置东楚州,治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唐武德七年(624),省;乾封二年(667),复置淮阴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为镇,次年复置淮阴县,治原址。[[8]]嘉定七年(1214),移治八里庄。后县境入于金,改淮阴为镇淮府,不久又为宋收复。南宋绍定元年(1228),析山阳县置淮安县,治今淮安市楚州区,为淮安军治;瑞平元年(1234)为淮安州治。

山阳。西汉《春秋谷梁传》以为“山南水北”为阳。清乾隆《淮安府志·山川》载:“治西北十五里”有山名钵池。“岗阜盘旋,形如钵盂。相传周灵王太子晋炼丹于此”。唐代文人杜光庭称钵池山一带为七十二福地之一。清代山阳人朱涵描写钵池“山经锻炼,故隐隐隆隆,无巉岩峻岭之观。然树木阴翳,山经环叠,遥望蔚然;晦明风雨,俯仰百变,皆有可乐。邑在山之南。故以山阳名焉。”

淮安赵明奇先生《“山阳”来历》一文认为山阳是因在钵池山南而得名。并就得名的由来,作了较详细的考述;并指出因袭相传的神话故事近乎荒诞,但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那时劳动人民找到正确的解释,于是有道教色彩的神话传说流传钵池山在过去也确实是一个胜境历代文人称赞不衰。苏东坡曾称赞此景。然而,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淮南,大量的泥沙使平地增高几米,加之乱采矿石。从此,钵池山也淤为平地。李寿昌先生也详细梳理了古今文献资料,归纳山阳郡县地名由来有:“因山而名”“因水而名”“因地而名”“因人而名”四说。并认为山阳作为地名,其所以到东晋初见于史载,是因其地乃山阳池在西晋时已淤成平陆。而山阳郡、县治所,正是100多年前淤涸了的山阳池。山阳地名,“皆因位于钵池山之南而起”。

由此得之,钵池山,作为自然地名,得名远在汉代之前。具体得名于何时,仍可考释。之后,因其名山效应,至西晋时才有地域地名山阳池、山阳渎、山阳津、山阳镇地名群的诞生。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设山阳郡、山阳县,郡治山阳县治;皆因山阳地名为名。而山阳地名群之所以得名,皆缘于钵池山。这符合一些自然地名,可以演化为聚落地名;聚落地名,可以演化为地域地名;而具备经济、人口、交通、交易等优势的地域地名,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形成郡、县政区地名。这是一般地名演化的规律。山阳郡、县地名的生成,也当如此。

南宋咸淳九年(1273),析淮阴县西北地域置清河县,治今淮安市清河区东,为淮安军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合淮阴、淮安、新城三县为山阳县,为淮安路治;明、清为淮安府治,均治山阳。

清河。河名。清,清澈,与“浑浊”相对。源出《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论衡·龙虚》:“龙食于清,游于清。”皆释为此义。河,水道通称,古专指黄河。《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可以拒曹者,长江也。”故西汉之前,黄河简称为“河”;东汉末之前,长江简称为“江”。约在隋唐时期,南方水无大小,一律称为“河”。

清河县在唐时为泗州清河口。南宋末咸淳九年(1273),在清河口设清河军,附郭清河县,以清河口为名,实以清河为名。有关地方史志载:清河,明中期以前,泗水在今泗阳县三岔分为两支,一名大清河,一名小清河。小清河大致在今淮阴区境内杨庄以上的废黄河段,大清河在小清河东北,大小清河相汇处谓之清河口,清河于此入淮。

元至元十五年(1278),撤清河军,存清河县。治今淮安市清河区东。元泰定元年(1324),河决城圯,移治甘罗城(今淮安市西南,废黄河段东岸)。天历元年(1328),移治今淮安市淮阴区西南马头废黄河段北岸,属淮安路。明崇祯末复治甘罗城,属淮安府。清初移还明代旧治。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治运河南岸清江浦,即今淮安市清河区城区内。

淮安。淮,当指淮水下游流域。安,稳适,静止。字出甲骨文,形义表示女人在宅中一副安然的样子。《诗经·小雅·棠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说文》:“安,静也。”《尔雅释诂下》:“安,定也。”皆释为此义。

南北朝时期,淮阴(今淮安)一带,长期处于战争及对峙前沿,建置紊乱,一县之内,有数县、郡置,隶属多变。长期战乱“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经济、文化遭到重创,社会混乱不治。于是,南齐永明政权于永明七年(489),析淮阴县部分地域,置淮安县。企求淮水下游政区安定发展,故以“淮安”称名。

元至元二十年(1283),又并淮阴县入山阳县。明永乐十三年(1415),陈宣重浚宋故沙河,改名清江浦,并建清江闸,清江浦镇由此兴起;又改山阳县治为清江浦镇(今淮安市区)。清河县多次迁治。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清河县迁治运河南岸清江铺镇,属淮安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清河县;民国3年(1914),因与直隶省(今河北省)清河县重名,故改清河县为淮阴县。[8]2752

民国初至1949年,政区多更,淮阴县归属随政区频调而更属。1949属苏北行署区。1951年析城区建清江市。1952年专区移驻于此。1954年清江市改为省辖地级市。1958年清江市与淮阴县合称淮阴市。1964年清江市和淮阴县分置,仍名淮阴县。1970年为淮阴行政公署驻地。1975年迁淮阴县治于王营镇。1983年升淮阴市为地级市,原淮阴地区所辖淮阴县划入。后又各有分置归属。2000年原淮阴市改称淮安市,原淮阴县改为淮阴区;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楚州区,皆属之。[8]2766-2767

境内地处黄淮平原,气候湿暖,河流众多,尤多运河水闸。富有农产,工业有基础。交通便捷。主要古迹有韩信城遗址、清江大闸、清江浦楼、慈云寺。纪念地有周恩来、苏皖边区人民政府旧址。楚州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镇淮楼、周恩来纪念馆,亦为韩信、吴承恩、周恩来故里。今游人浙多,尤以周恩来故居,受人尊崇!


参考文献:

[[1]] 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安市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5.

[[2]] 淮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淮安市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640.

[[3]] 彭雪开.扬州地名源流考[J].中国地名,2022:(4).

[[4]]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964.

[[5]]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武汉,成都: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722.

[[6]] 关成和,李述笑等主编.史地知识辞典[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921

[[7]] 张咪咪.东晋南北朝北伐微探[J].大众文艺,2021:(5).

[[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767.

作者简介: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郡县历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