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刘敏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 本溪;117000)

摘要:本文研究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列举管理策略,包括提升教育方式的创新性、建立科学教育者队伍、完善教育阵地布局、使用多元化学习资源、提升教育活动灵活性等。期望本文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

引言:

在国有企业中,党员教育管理,是提升党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党性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党建中,属于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应当重点强化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仔细分析企业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存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形势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新颖高效的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策略,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党员队伍的优化发展。

一、提升教育方式创新性,确保基层党员接受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都以“开会”为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唤起基层党员的参与热情,故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普遍不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党员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各种新颖教育方式的探索,使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真正变得事半功倍。举例而言,可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在调研党员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明确到位,并依托这一制度,开展基层党员“流动课堂”,组织党校教师、先进代表、专家学者多研讨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断完善细节性问题,将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真正深化落实到各个车间、工作面之中,实行流动办学、“送教上门”,同时多借助位于时代前沿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化的党员教育,整合与党员管理教育有关的各项资源,利用在线学习、“红色”短信等方式,为基层党员给予远程教育培训,促进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建立科学教育者队伍,提升党员教育成效

党员教育队伍,在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而企业在平时应当加强党员教育者培训,建立科学且优质的教育者队伍,保障队伍的清正廉洁、与时俱进,督促其不断学习与党员教育有关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党员教育方案,针对各项学习资料展开全面的思考与探索,将党员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位[1]

为真正提升党员教育队伍的工作质量,企业有必要完善对党员教育工作人员的选聘,多吸纳一批批素质好、觉悟高的人才到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同时多发挥先进党员教育者的骨干作用,引导其结合党员管理教育的具体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基层党员,给予有效的教育管理。在平时,企业可多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到访上级党校中参与培训活动,及时接触位于时代前沿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为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上好党课,针对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与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使党员能够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使党员教育者队伍逐渐变得更为稳定、可靠、扎实,发挥教育队伍的作用,为基层党员的进步成长给予强有力的引导与支持。

三、完善教育阵地的布局,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现阶段看来,国有企业应重点提升基层党员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建立完善的教育阵地,发挥好基层党员教育的效能,及时解决基层党员在思想、工作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达到这一工作成效,国有企业首先应当在单位内部做好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困扰党员队伍的问题,将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阵地放在企业一线,放在党员最能够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地方,找准企业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的核心需求,将基层党员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视作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着力点,从而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优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在完善基层党员教育阵地布局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当重点发挥好党校的作用,企业党校在平时应当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视作推动企业实现进步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整合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党员教育基地,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广大基层党员打造诸如互联网平台、电化教育、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的教育渠道,拓宽基层党员参与学习的途径、优化党员教育阵地建设。

四、使用多元化学习资源,贴近实际开展工作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基层党员教育管理都以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为主,创新性较弱,学习材料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类照抄上级精神所形成的理论文章,在学习内容上缺乏深入性,不仅影响了基层党员的学习热情,还制约了基层党员理论、实践水平的成长,极不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2]。为解决此类问题,在此后的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中,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制作优质的学习材料,并指导广大基层党员积极使用这一材料开展学习,提升基层党员的学习成效。

具体而言,企业可利用好中央组织编写的党员教育基本教材,及地方党委编写的辅助教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针对党员队伍建设遇到的新挑战、新难题,制定党员学习材料,将“闯市场、攻难关、做贡献”的学习主题体现到位,同时多搜集本单位内部的先进事例,将其加入到基层党员的学习资料之中,使党员的学习资料变得更为通俗易懂,使学习内容更易受到党员的欢迎。

五、提升教育活动灵活性,统筹兼顾开展活动

国有企业在市场中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故而组织者往往只能通过上班或加班等形式,参与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而在企业中,党员属于各个领域的核心骨干,参与工作及各种会议耗费的时间较多,这就注定了国有企业在开展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宜占用基层党员过多的上班时间,否则就会引起党员的抵触情绪,反而对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建议国有企业统筹兼顾生产、工作、党员教育要素,灵活地开展集体教育活动。为达到如上效果,企业应在遵循“三会一课”、“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企业大局”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对党员教育活动组织方式给予一定的变革,在形式上应当做到“忌单宜活”,在时间上应当做到“忌长宜短”,避免影响基层党员参与企业的生产工作,使党员教育活动变得更为灵活且有序。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企业的相关工作者在平时应当仔细研究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存问题,采用各种位于时代前沿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针对细节性问题做好处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党员教育策略,提升党员队伍质量,帮助企业实现进步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建希,杨阳.国有企业开展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路径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1(06):67-71+88.

[2]盛佳铭.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21.

作者简介:刘敏,1985.11,女,汉,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中共本溪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