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电工创新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中职电子电工创新教学的研究

邓小英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水平和我国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地位同等重要,是为社会输入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学校教育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技术性人才,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并给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标志着对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提出更高、更加专业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当前中职教育在培养电子电工人才的主要发展意义与基本要求,提出目前在中职教育电子电工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发展策略,研究结果以期为提高中职教育电子电工创新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现阶段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仍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积极将先进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才能够充分推动教学改革,实现对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的责任,合理应用微课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实训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理论、实践能力的充分发展。

1教学思路

教师应当根据行业及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设置调整课程内容,使教学重点更加明确、突出。相关教师应当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在突出知识重点的同时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当根据学生具体表现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生产实际,将典型案例恰当地融入教材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促使职业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电路板制作教学在学情、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动手实践为核心内容,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扮演岗位角色、再现车间情境等方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达到理实一体、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方法和社会能力,利用生产实践,实施做、学、教相互融合的教育策略,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学习与工作统一化的教学成果。

2创新教学方式及手段,为社会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

在中职电子电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有关的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改善教学的整体效果。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场观察法及实体模型教学法,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了解电子电工专业的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师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一节中,可以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的实物与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使学生通过观看生动有趣的视频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例如收音机开关的组装等课堂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

3改善实训平台,提供实践机会

中职院校需要了解电工电子专业内涵,掌握专业特性,为满足市场要求,培育所需技术型人才。然而,诸多院校不愿花费过多时间在探寻专业特征上,反而在传统理论知识上大做文章,不联系实际,不进行实践,学生学习不到先进知识,做不到内化所学,也就得不到综合发展。目前,顺应环境趋势,中职院校不得不进行自我改革,以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做到联系实际情况并且加深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对学生的实训平台进行拓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实训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数量以及种类繁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此外,院校还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为,建立具有真实的实训环境的实训基地,组织校内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转化专业理论知识为己用。

4融合现代电子技术,打造新型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体系

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使设计理念、创新思路和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本课程融合了EDA、DSP等现代电子技术,使实验实训课程更加实用和有效。为了电子工程实验室教学的有效改革和实践,可以在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系统化、层次化的实验课程模块。相关人员可根据基础、改进、综合、创新四个重要维度对电子技术实验室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并且可以严格按照内容由浅入深的原则,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并且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理念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除了时间和学科比例的科学分配外,教师还应注意电子信息与电子专业课程的融合。结合行业动态信息,密切关注电子科技进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开放的创新实践,打造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合理融合,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开发解决方案。它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电子技术作为发展和更新落后学术知识的新途径。

5企业顶岗教学,提升实践工作水平

校企合作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教师必须重视校企合作教学,并做好企业顶岗实习跟踪管理工作,才能发挥校企合作教学的作用,充分提升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对此,教师应端正校企合作教学工作态度,秉承积极、主动、负责的工作原则与企业管理人员对接,与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比如,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课程教学后,教师与当地从事半导体研究、晶体管生产制作的企业,与当地从事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企业签订长期产学研合作计划,并安排校内学生在学期内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教师与合作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擅长半导体方面的知识、擅长功率器件方面的知识等,让负责人酌情安排学生去合适的岗位实习。完成对接工作后,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顶岗学习情况。借助微信这一线上通讯平台与学生进行日日沟通,由学生在班级学习群中接龙汇报每日在企业内负责的工作,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到的经验。日日沟通能够实现对学生顶岗学习的跟踪管理,以免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滥竽充数。

结语

加强中职学校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对于提升中职学校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目前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与发展特点,提出电子电工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的优化方案与发展策略,实现多元化学生教育评价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智能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努力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研究结果对于提升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也希望为中职学校其它专业的课程设计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张丽.浅析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95+192.

[2]王青.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143-144.

[3]张进全.校企合作视野下的中职电子电工实训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04):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