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多肉,心向清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遇见多肉,心向清欢

田永丽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湖北省 武汉市430070

    时逢冬日,阳光明媚,忙里偷闲,我在班里的“植物角”养了一些多肉:有颜值很高的多肉桃蛋它的叶片粉嫩鲜亮色泽鲜艳,圆润如珍珠像极了粉红色的宝石被称为生命的工艺品的玉露,看啊,它们一瓣一瓣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莲花形的模样每一瓣都是半透明状,像一个个小灯泡,奇特而美丽;还有紫牡丹,它是一种长势非常好的花卉,只需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水分就可轻松爆盆,犹如一朵朵十分清新靓丽的牡丹花格外的清新靓丽,妖娆迷人,令人深深陶醉······一盆盆,一串串,时光清浅,岁月安然,真是一种享受。学生们知道我们班里的植物角,经常来欣赏,有时候调皮的孩子还“贪心”地摘下几瓣叶片,说是拿回去养,好观察了写观察日记,这样既磨练了自己耐心也提高写作水平。每每这时我都会慷慨地摘下叶片送给他们。我经常会跟他们讨论一些种多肉的技巧,多肉的花语,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让我与学生们的心更近了,而且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学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上一个经常来赏多肉的男生,他叫陶小明。

在陶小明转到我的班上时,我就听他原来的班主任说他成绩不好,有点呆呆的。最初一段时间,他有点自卑,也有点泄气,我还发现他的作业从来不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也不和班上其他的同学交往。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发现陶锦程其实并不呆,只是过于自卑了一些,对学习这类不感兴趣而已。

  那段时间,冷空气来了,但是我们教室里的植物角的多肉还是努力地破了片片叶瓣,以最美的姿态来迎接冬天的洗礼。吃完午饭,有几个学生过来玩,他们站在一盆桃蛋前,讨论着桃蛋颜色怎么如此好看的问题。陶小明独自站在那株玉露前,专注地看着一片晶莹剔透,清新典雅的玉露叶瓣。他问我:“老师,为什么玉露在冬天里也这么美?它难道不怕冷吗?”我说:“因为玉露是有生命的工艺品。你看,玉露的叶片翠绿色,晶莹剔透,清新典雅,有如美玉雕刻而成,奇特而美丽。冬天里虽然冷,但是对于生命力顽强的玉露来说它可不怕!”旁边的同学也说:“唉,我多么想拥有玉露啊!”只听见个女生很坦诚地说:“现在还没有,但是这么美好的多肉,我以后一定会拥有的,你说是吗,老师?”我笑着说:“是啊,这么美丽的玉露,你们一定会拥有的。”这些可爱的女生都嘻嘻地笑了起来。陶小明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站在一边。

第二天早上,一盆玉露出现在我们的植物角里。这株玉露生长在一个画有自行车图案的黄色花盆里,花盆是圆柱形的,在花盆里,铺满了一粒粒白色的小石子,衬托出玉露更加鲜艳美丽。这玉露是那么的傲然,那么的冷艳,而又那么的孤芳自赏。这让我想起了冰心老师的《春水》-

“墙角的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我也想起了陶小明,这个自卑又孤芳自赏的男生。也就在那天,我在陶锦程的作业本里看到了他写来的纸条:“老师,这是我买的玉露,想寄养在班级的植物角里,我也想和它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我的成绩太差了,升学是没有什么希望了,我觉得读书没有什么意思了。可是我不想这么早就出去打工,我很为我的前途担心。老师,我该怎么办?”看来陶小明并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孩子,而是一个迷茫的孩子。

我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思索良久,拿起洁白的信笺,认认真真地写下了一段话:“你的学习不好,担心自己考不上好学校,这说明你很在乎自己。你在乎自己的未来,这说明你是个有梦想的人。但你注意到没有,玉露之所以很美丽,是因为它从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只是安静地积蓄力量然后呈现给人们最美的状态。它不管是在繁花盛放的春天,还是在菊花傲霜的秋天,它都能努力的生长,并且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让人们对生命和生活多了很多的憧憬和期待,让生活多了很多的色彩。孩子,其实你就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一株独特的玉露,不要怀疑自己,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积蓄力量,然后让你的成长变成艺术品,好吗?”

有了这次书信的交流后,陶小明还是一如既往的欣赏玉露,只是他的眼里不再是黯然无色了,他看玉露的眼里有了光,有了自信,也有了坚定。看到他的改变我欣喜万分。我明白教育他转变学习态度,重拾信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些鼓励,就是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

他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因此,给予他鼓励和期盼,鼓励他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的成功,期盼他会做得更好,就为孩子点亮了心灵的灯盏。在教育过程中,陶小明哪怕做作业没完成,但是他主动上交作业我就鼓励她,表扬他。在他身上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诚恳的鼓励,并对他寄予期望。心理学研究证明,夸奖的话常被人无意之中记在心上,即使不能够从理性上加以解释,仍然具有支持鼓舞的力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外来的对教育主体的期望,能够转化为一股巨大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主体对目标的追求和实现。因此,在对陶小明转化过程中,鼓励期盼起建设作用,而惩罚抱怨起破坏作用。            同时,我也通过班级的植物角与他进行沟通,交流培育玉露的心得,他变得开朗了,也愿意说话了,他的玉露也在他的养育下长的生机勃勃,我说:“陶小明,你率先达到了别的同学没有达到的目标呢!”他疑惑地看着我,我指着玉露,“你不已经拥有了玉露吗,生命的工艺品,独一无二的!”他笑而不语。

这一场多肉的相遇,让一个焦虑茫然的孩子认清了前行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之路,孩子,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身在尘世,心向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