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只此青绿》的意象与意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舞剧《只此青绿》的意象与意境研究

王凯

广州市花都区黄广小学,广东省广州市 5510500

《只此青绿》是以宋代王希孟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以青年艺术家汪锡孟为题材,讲述一名故宫学者“穿越”到几千年以前“窥”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故事。整部作品共分七章“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章,作为“展卷人”的故宫科研人员,沿着以上章节,向读者展示作品的幕后工匠们精湛的技艺,邀请他们一起“见证”这一世纪杰作的问世。在“展卷人”的带领下,读者们终于可以进入王希孟的心灵,进行一次跨越数千年的“古今对话”。本文试图通过对《只此青绿》中的形象与意境的剖析,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技巧与表达特点。

一、“青绿”形象的最好表现

“意象”是中国古典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把“意象”作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认为“意境”和“意境”相结合,以求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舞剧是一种以身体语言为主的表演形式,其戏剧化的主体是叙述,因此,舞剧不仅具有形态上的艺术,同时也具有叙述的功能。在舞蹈作品中,意境的创造恰恰体现了作品的审美意趣,体现了作品的灵动和诗意。

二、意境生成:以情为本,以物为本

“意境”最初是对诗的实践的一种体验。舞蹈戏剧的“意境”是以高度浓缩的身体动作为主体,结合戏剧冲突、舞台美术、音乐伴奏等其它艺术形式,把舞蹈中的情感与景物融合,虚与实相结合,以调动观者的想象力,在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结合的同时,产生出更多的联想,以“景外之景”、“舞有尽兴,意不绝”的艺术境界。《只此青绿》没有激情的故事,也没有激烈的戏剧性的冲突,而是平静地展示了《千里江山图》的制作过程,以及王希孟的情绪的转变。这样的宁静、平和,并没有让该剧显得枯燥乏味,反而给整个舞蹈增添了深厚的意趣,形成一幅如画的美丽的图景,让人在观赏之时,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群峰环绕、山水相依的情景。

从舞蹈的角度来看,这出戏的舞台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四个不同的平台,有的是顺时针的,有的则是逆时针的,有的则是交叉的,形成了一个不断变化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三个移动的画面和三个静止的画面,这些画面与一个多个同心圈相连,就像一张“卷轴”在缓缓展开。据编导周莉亚所言,这种形式的表演方式,就是要重现古代的艺术欣赏方式,让人在欣赏戏剧时,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乐趣。舞蹈《只此青绿》在舞台的视觉上采用了大量的留白,以简洁的图像搭配大量的光线来表现剧情和人物的心态。就拿王希孟一个人在严寒中写《千里江山图》的场景来说,台上仅有一张桌子和一面“白墙”,王希孟时而伏在书桌前写字,时而摩拳擦掌,时而凝神看着天空,整个场景都是以黑色为主,唯有一盏灯照亮了王希孟,将他孤独的背影映照在墙上。如此简约的舞蹈形式,展现了王希孟在冬日里创作的画面,无形中将角色的心灵世界,无限地扩大。留白给舞蹈带来了意境的宽广,“空白”的处理方式与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实”为“虚”,抛弃了繁琐的束缚,给了观者无限的想象力。

“境”是对“象”的升华,舞剧中的“境”是超越。《青绿》是一首以中国古筝为主体的民族舞蹈,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琴声以“抹”、“挑”、“勾”、“剔”、“打”、“摘”、“擘”、“托”为主旋律,与古筝的清澈、浑厚、内敛、悠长。它的独特的声调特征,蕴含着“无限”和“空灵”的美学意蕴,为它在表达山水作品中所具有的淡泊、高远、高雅的特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音乐的创造方法上,它融合了传统与当代的作曲技巧,使得旋律与舞步紧密结合,使得乐舞与舞步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极好的和谐。

三、从‘观察事物’到‘以形为心’,到‘以景为景’

在舞蹈艺术中,“观物取象”并非单纯地表现外在形象,而在于通过对其掌握,通过想象、联想来塑造新“象”。“象”是由主观的、超越的由导演对客观的东西和对作品的艺术性的理解而产生的。要达到“观物取象”的目的,就必须深入地理解客观的东西。以《只此青绿》为代表,对《千里江山图》和它的著者的史料记录极少,因此,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和深入的了解绝非易事。据了解,《只此青绿》的创作队伍为进一步深化《千里江山图》制作。

为了让这些演员尽快进入角色,剧组还特意邀请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人物,来到了演播室,让他们在舞台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创作团队对“物”的认知也是创作人员在创作中塑造“象”的一个历程。象征主义美学学者苏珊.朗格说:“要想从纷繁的真实世界和真实的生死之间的复杂的兴趣中提炼出美丽的图景,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制造一种单纯的画面,这种画面除了外在的东西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只有肉眼才能清楚地、直观地捕捉到。”这意味着“象”有“意”之用,而其抽象的象征意义则在于其“意”的确定与表达。然而,“象”和“意”之间的联系并非单纯的表现和被表现,“象”中含有“意”,而“意”中含有“象”,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也被称作“意象”。舞剧编排工作人员要把心里的“象”进行编排、组织,以舞剧情节、舞蹈动作或舞蹈形式等逻辑化的叙述方式来表现“意”,即舞剧的“立象尽意”。纵观整个舞蹈,“青绿”是《只此青绿》中仅存的抽象人物,与王希孟、展卷人、篆刻人、丝人等不同,“青绿”并非真实存在,亦非特定之物,而“青绿”则与《千里江山图》“魂”相仿。这种抽象的人物形象在舞蹈《只此青绿》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入画”一章的最后,一组“青绿”的舞者从舞台边缘慢慢地移到了深色的帷幕中,直到与“绢本”融合在一起。“绢本”以各种形式“定格”,“青绿”相依为命,《千里江山图》中的一座座山峰仿佛活了过来,仿佛有了“生命”,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舞蹈《只此青绿》的编排,就像是一位诗人,把“美”化作了“象”,为舞蹈创作出了一种深刻的艺术形式。

“境”是“象”的提升,舞蹈中的“境”则是超出舞台上的物象以外的更深的内涵,是舞蹈中人物、情节、舞蹈、音乐、舞台等相互融合的过程,然后将其发挥到极致,引导着观者从“实景”走向“虚境”,传达出“象外之旨”的意境。怎样运用高技术来创造具有诗意的场所?《只此青绿》是一种典型的舞蹈形式。话剧的舞台布置总是以艺术为中心,以舞蹈的生发为目的,即便采用极其繁复的舞台技术,也只能带来最纯净的美学体验,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沉而又深邃的中国情调。

此外,舞蹈中的音乐在形成整个舞台戏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绘画、书法等可以通过直观感受的艺术形态不同,舞蹈是一种声像融合的艺术,它的意境创造必须依赖于音乐和声学。舞曲既能衬托人物情感,渲染舞台气氛,增强舞曲的节拍,又能使舞曲的“形”、“神”、情、理三者融为一体,使舞剧的总体表现出“浑然天成”的美感,进而产生“象外之象”的美学境界。

四、结语

总之,《只此青绿》的创作队伍在“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境生象外”等方面达到了“情景、虚与实”的高度结合,在时间和空间上营造出了无穷的美学空间。舞蹈《只此青绿》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诗意的抒发,也是对舞蹈和中国传统的联系的一种全新的思考视角。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的舞蹈形式,创新中华优秀的舞蹈表演形式,创造出具有艺术性、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舞蹈精品。

参考文献:

[1]何艳萌. 《只此青绿》舞蹈剧目赏析[J]. 大观:论坛, 2022(8):3.

[2]冯双白.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三大艺术突破[J]. 艺术评论, 20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