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策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策略思考

徐艳红

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社会、大数据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并掌握网络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经营活动中。这不仅可以使企业经营方式更加多样化,还有利于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在此期间出现的一种全新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包含多元化内容以及各类流程,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财务业务体系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前言:财务共享是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方面。旨在有效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财务模式。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集团企业财务工作系统管理以及集团企业管理要求及目标。由此可见,财务共享模式也可以将其视为信息化平台。企业将复杂混乱的财务组织整合到平台上,从而对其进行简化和整合。但目前,我国集团企业仍然主要依靠传统财务管理服务模式,这就导致财务共享服务失去实际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出其自身优势。对此,本文主要围绕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展开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集团企业为了规范资金的使用,提高对下级单位的财务控制力,最大化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资金管控模式,在集权和放权中不断进行合理化调配,需要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需要增强集团企业的融资、偿债能力,需要做好资金的合理调配,降低财务费用,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的集中管理向着现金管理、流动性管理、财务规划、投融资决策、信用风险管理方向转化。

二、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优势

在集团企业发展中,财务部门采用先进现代化财务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财务整体工作效率,加强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同时也可以细化财务各个环节。而合理构建财务操作流程能够促进财务管理流程变得更有条理,更透明,有效避免出现程序差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使用效率。此外,在建立高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可精细化发展、标准化管理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将以往手工操作变成系统自动化处理,有效避免出现财务具体管理差错,不断提高业务处理工作效率,从而有效保证财务数据整体服务质量。

如今集团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企业资金较为分散

在普通集团企业中,母公司和子公司均具有独立法律地位,能够开展各自经营活动。集团子公司大多数为确保自身实际生产经营需要,会保存一定资金金额。然而,由于各子公司经营规模及业务能力不同,有些子公司生产周期较长,一旦出现新投资项目,就会出现现金短缺现象。而有些子公司则尚未出现此类问题,拥有大量流动资金,甚至大部分资金依旧尚未使用,导致资金分散。这就造成企业资本利用率不断下降。

(二)集团企业存在资金使用风险

集团企业资金分散管理,直接导致资金拥有者很可能会出现财务缺位情况,而如果缺乏资金运营监管,则会直接造成子公司资金管理独立。一般来说,集团企业子公司都具备内部子公司,这就会导致子公司数量过多,致使子公司资金分配不平衡,导致子公司资金占用比例过高,从而不断增加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直接削弱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三)集团企业存在资金审批效率低下

集团企业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一般存在业务上下游关系,站在集团公司层面,为了更好的统筹资金,需要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最大化的实现资金的使用效益,平衡各单位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平衡资金的使用风险,往往需要各层级的审批,尤其是国有企业,涉及大额资金的使用,需要进行各层级的三重一大的审批决策,如工程建设单位,从资金的发包方,到工程的总包方,到工程的分包方、材料商往往都是集团的成员单位,最后才到劳务队伍,中间资金需要层层沟通、审批,逐级拨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应用新型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资金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共享模式,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应从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开始着手。集团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资金预算计划,做好时段的资金预算控制和执行分析,将资金的收支执行控制在可控的计划内。

同时要求财务部门必须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构建预算管理小组,合理配置相关主要负责人员,从而不断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真实度及可信度。此外,也要从多角度审核审批资金预算工作,确保预算数据准确,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况。因此,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情况下,集团企业在管理资金预算期间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应符合各单位部门实际需要,大力实施可行性较强的管理体系,使集团企业相关人员积极完成任务;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力,坚持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统筹各项财务收支管理工作,进一步突出全面预算硬约束和严管严控硬要求,利用好财务共享系统做好预算管控工作,加强重大预算事项的执行效率跟踪,加大重大偏差事项的控制力度,切实发挥预算管理在生产经营中的目标导向、资源配置和决策支持的作用;再次,全面分析预算执行工作,确保后期监管目标顺利实现;最后,采用多种方式不断优化内控机制,提高财务预算时效性,通过科学设计预算控制,准确把控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

(二)资金控制管理

坚持全集团公司资金一盘棋统筹考虑。一是充分利用财务共享系统的优势,进行集团资金管控和流程化层层审批与支付,防范资金舞弊风险,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全方位分析资金数据,同时可以更为及时地与业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更为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时机,做好材料的采购与资金准备。二是加强资金计划,按照可持续、高质量、保重点的原则统筹好各项支出。三是优化资金管控流程,参与间接管控下级公司对外支付,提高审批效率,将资金的收支与单位的利润的实现做有机结合,提高资金的管控能力和公平,减少资金统筹管控的矛盾。四是保障资金融通,维护好与各金融机构的授信合作关系,对公司的资金使用与融资管理工作做好无缝对接,确保公司资金良好运营。

(三)资金安全管理

在集团企业资金核算与资金结算工作是优先保证其安全,集团企业要建立健全资金核算与结算安全保障体系,并针对存在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相应提出科学、高效风险防范措施。一是要有效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安排专业员工定期检查平台系统,从而有效防止平台系统出现安全问题;二是加强银行账户清理和审批管理,严格按制度执行,不断强化资金监管,对资金流动进行全方位追踪,做到资金账户管理依法、合规、安全、有效;三是集团企业必须保障财务印章使用安全,合理合规使用印章,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

(四)资金考核管理

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期间,需加强对资金考核工作的重视,专门配置人员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资金考核管理制度,多维度进行资金使用的考核,完善资金管理及奖惩绩效评估机制,有效利用计算机全方位识别并筛选数据信息,根据财务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综合分析最终结果,对不满足公司统筹管理、提高效率与效益原则的单位进行严格考核。。过程中需要及时根据公司情况,及时做好调研,科学调整相关考核方法,不断优化、整合考核指标,科学制定考核体系。

结论:总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简单、便捷。因此,全面研究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可使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确保更多企业获取收益,推动企业健康成长,从而保障相关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参考文献:

[1]邓小芳.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策略思考[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11):97-98.

[2]唐春旺.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策略思考[J].商讯,2019(33):115-116.

[3]刘洋.大型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优化策略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8(03):91-92.

[4]顾红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思考[J].现代商业,2010(20):27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