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31
/ 2

体育教育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

杨志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预旺镇中学  751308

摘 要:随着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学生的学业阶段,教师和父母对学生的学业表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在学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之后,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二者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方法探究

引 言

“健康第一”思想是《义务教育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能锻炼,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改变。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多少少都有,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体育是大部分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它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把它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具有切实的实践意义。

一、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心态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的战略。随着体育器材的日益完善,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在不断地提升,现代的体育教师也知道如何通过合理的运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从而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差,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素质,消除其心理隐患。

 二、目前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不能充分重视体育教学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人们普遍认为,学生阶段的课程应该是重点,而一些学校的领导也是如此。许多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分强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下举步维艰。

(二)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不强

学生在面临艰苦的运动任务时,往往抱着“放弃”的心理,而运动通常对体能有很高的要求,而学生本身又不愿愿意以高强度的运动目标来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缺乏兴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进行教学,而非由浓厚的兴趣来支持,那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就会很差。

(三)体育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

一些体育教师对提高教学策略的认识还不够,不知道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进行教学。如果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不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压力

由于教师、家长的期望、竞争压力、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泄的出口,可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的压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师们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变,重视学生的耐力和抗压能力,许多学生在运动后,心理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焦虑和压力得到了缓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肌肉绷紧,即便是身体已经很累了,也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来维持,而体育的意识和执行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的交往会比较频繁,学生的目光、行为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乐趣,学生的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就感,让学生更加愿意参加体育活动[1]。从实验结果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不恰当的教室气氛对课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一视同仁。为了避免采用同一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造成一些学生跟不上课堂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体质、心理等方面入手,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学习方案,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破与教师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竞赛模式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体育教学更具创造性和娱乐性,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集体活动、小比赛等形式,营造出一种竞争或团队协作的气氛。在这种环境下,不但要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考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体育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2]。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多组织一些体育竞赛,通过竞赛来指导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学生的个性、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精神素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运动,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

(四)加强纪律管理和安全教育

由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而且学生的身体发育还不成熟,很容易受伤,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之前,应自觉地排除可能存在的、明显的危险行为,在讲解规则、注意事项时,要注意安全,并做好防护措施,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要严格监督学生的行为,严格遵守课堂纪律,防止意外伤害。

(五)注重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自信

现代高水平的体育教师能够在促进学生体质的同时,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激励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毅力,并使其形成正面的心态。此外,教练在安排运动项目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体能和心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使学生从单纯的运动中逐渐建立起信心、获得满意,避免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不合理的教学。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改变,采用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然而,在传统的体育课上,教师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传统的方法,让学生们对体育的知识失去了兴趣,而体育教师们则会认为,体育课只需要让学生们做好身体训练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的教学理念显然是有问题的[3]。因此,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逐步开始关注体育,在体育知识的传授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在自信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运动。

(六)完善心理教育体系

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策略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就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职业健康教育的知识,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讲座、开展心理咨询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能够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一个依靠。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它能让学生在广阔的教室中,从教室中解放出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健全的心理教育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不良心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新一代的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了初中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教师们的教学中,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但传授了大量的运动知识,还将精力投入到了学生的健康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

参考文献

[1]史贵荣.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2023-2025.

[2]陆青.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考试周刊,2022(33):5-8.

[3]林永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J].体育视野,2022(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