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问题

梁延斌 ,任雨欣

河北外国语学院050091

摘要:由于战争原因,我国人口下降,新中国成立初期曾鼓励生育然而生育潮流带来了人口过多的危机,于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推出了计划生育政策来缩减人口数量。计划实施后我国家庭中孩子数量减小。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家庭组成形式即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也带来了许多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出现问题就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出现的众多问题说到底是教育方式方法出现偏差。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我国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经过研究整理发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偏向学科知识教育,及忽视德育对独生子女的重要性等问题。并从制度原因以及家庭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善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及在家庭教育中关注独生子女全面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后独生子女数量逐渐增加,比重在人口基数中占比越来越大。如今他们经历的现代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行政策的同时也享受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影响,以及物质经济增长,科学技术电子多媒体发达的时代变化。这些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究其根本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育偏向学科知识学习

一方面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在不了解孩子智力与能力情况下。仅凭借对考试成绩排名,分数以及和其他更为优秀的孩子进行对比。一旦没有达到优秀就对孩子进行批评。对他们侧面施加压力,为了孩子分数提高,家长用金钱和物质等作为奖励,引诱孩子提高学习积极性,忽视了青少年儿童正是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即不符合自身三观形成要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要求。以笔者为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高中时父母答应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前十的排名,会买一个平板电脑作为奖励,笔者努力学习,在对奖励的渴望下笔者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在考试结束后也达到了前十排名。然而在后来学习过程中少了奖励动力也相对下降。

(二)忽视对独生子女道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限制于学历,而是提出了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集体意识等要求。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智育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他们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只要智力开发的早,孩子就一定能成才。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家长忽视孩子对童年玩乐,和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情感需求,个人爱好,理想目标的需求,一味让孩子学习学习。生怕影响孩子学业发展的一切因素。更甚者,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了,思想道德自然就会好。

(三)溺爱并给予关注过多

在当代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给予过多关注,万事包办。家长不仅没有让孩子做家务,甚至连孩子自己应该去完成的自理劳动也代替完成了。以某个独生家庭为例:父母帮孩子盛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和收拾房间,导致孩子自立能力下降,更加依赖父母。孩子在生活当中不但没有学会去应对困难,反而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退缩,让父母去应对。孩子的意志力和韧力没有得到锻炼,自理能力也不断下降,这些都剥夺了孩在子生活中克服困难和应对实际事物的能力。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一)家长自身教育经验不足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完全服从家长的意愿,家长说的话相对于毫无经验的孩子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家长自认为不用提升自己。父母通过自身受到的教育中学习,并将他们的经验教育到孩子身上。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知识和信息更新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家长的知识和理念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孩子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已经超越了父母,并且涉猎面积更加广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忽视对自身教育理念的提升。一味维护家长威严,用旧手段进行教育,却适得其反。

(二)社会原因

1.生活方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家庭成员忙于社会生活与工作之间。家长忙于工作,提升自身能力,孩子忙于自身学业。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家庭观念削减,不能更好的相互理解。

2.网络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现在社会处于多元文化发展阶段,飞速发展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互联网带到我们身边。孩子可以自由地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和其他社会信息。孩子对家长老一辈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抵触心理。同时网络上的信息指导是家长做不到的。在多媒体信息时代有好的一面,也有孩子不能分辨出来的垃圾信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意识还没有形成,没有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走向歪路。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飞速发展,社会进步。我们处在和平的世界,我们处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世界。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文化修养,知识能力水平和他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影响。毕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个学校父母的引导带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改变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发展

1.提高认识

儿童最开始的老师就是家长,家长在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中起到了无比轻重的作用。其作用至关重要。家长提升第一教育理念的认识,正确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资源,在生活中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对他们产生影响。

2.更新观念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或多或少得经历一些磨难。面对困难和挫折是孩子成长突破自己的契机。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面对社会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都有他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父母应该认清自己孩子是什么样子,找准定位,不去强迫他一定成为强者。家长角色也要发生改变,要由孩子的避风港转变为他们的辅助力量,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自己为主力,生活是他们自己的,挫折困难发生在孩子谁身上未必是坏事。

(二)家庭教育全面关心独生子女,使孩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重视道德教育,平衡德育跟智育的关系。家庭教育首先就是要教好孩子的德育,德育是教育的根本,道德品质不好即使成绩再高,也是一个高智商的刽子手。家长需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德育也不要落下。教会孩子明辨是非,对他们进行爱心培养,礼貌培养,孝敬父母等。将对独生子女分数的关注转化到对他们全方面的关注,学会在社会立足,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为人处事,树立自信心。家长在培育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促进孩子全方面能力的发展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家长要教育孩子就应该完善自身,自己作为榜样。提升学识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多看书提升自身修养。在一言一行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要求孩子全面发展的时候也要加强培养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和孩子一同成长,这样可以引导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结:独生子女的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生长环境中离不开家长的教育。我的论文独生子女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方面着手,通过案例分析、文献调查出的现状进行了解分析,研究发现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过于注重智育忽视孩子道德教育,家长过于溺爱并给予过多关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平衡德育智育、更新教育理念等建议。

参考文献:

[1]丁志辉《耕耘 新程背景下教育学探索与实践》

[2]李银安,李明《中华孝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3]范根平《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4]杨士伟《浅谈如何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5]周立波《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