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差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差异研究

郭宇涵

阜新市转型升级(突破辽西北战略)服务中心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0

摘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为共同富裕建设做贡献,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2013-202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纵横向角度实证检验收入结构下不同收入来源在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中的作用效果及差异性。结果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相比边际效应更强。从纵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财产性收入。横向视角下,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消费中具有比城镇居民更强的边际消费效应,财产性收入则恰恰相反,在农村居民消费中没有边际效应。

关键词:收入来源;城乡居民;消费影响

前言: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成了时下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它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助推国际国内双循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蛋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就目前共同富裕推进所面临的困难而言,主要体现在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失衡上,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发展的失衡这一社会矛盾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经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决定了消费并成为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但是综观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其收入来源差异性很大,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因此,发现城乡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于居民消费影响的异质性,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策略为城乡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赋能,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消费情况以及增长趋势

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取得了明显的增长(见表1),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6467元增长到2020年的43834元,增长了65.62%。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统计中,工资性收入比重最大,增加比较显着,根据2013年的16617元增长至2020年的263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大环境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随之呈现快速增长。从表1统计数据来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8488元上升到2020年的27007元,并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

IMG_256

表 1 2013-2020 年我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及消费情况

二、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消费情况以及增长趋势

2013年11月3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调研,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扶贫,避免喊口号而不定高骛远,自精准扶贫这一重要理念第一次被提出后,中国农村经济发生巨变,农村居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有关数据显示(见表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8年间增长81.66%,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就收入来源而言,以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最为突出,财产净收入占收入来源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且就规模而言,同样是低水平。同时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迅速增加,从2013年的7485元上升到2020年的13713元。

IMG_256

表 2 2013-2020 年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及消费情况

通过表1与表2中城乡之间各项指标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其中工资性差异拉大较为显着,而财产性差异则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并成为导致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村居民的收入中,财产性收入近乎可忽略不计,它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最主要的特点。进一步看,与收入差距拉大相比较,消费差距的绝对值并未呈现相同比例的拉大,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活力与消费增长潜力显着大于城镇居民。

三、实证研究

就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消费影响效应而言(纵向视角),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边际效应最大,工资性收入次之,转移性收入再次之,经营性收入又次之。其原因可能在于城镇居民较为固定的工资性收入通常用于维持日常消费支出,所持有财产性收入对消费边际贡献较强。这一点更易于理解,城镇居民普遍拥有房地产,股票,现金资产等各类资产,使资产性收入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推动房价及租房价格大幅上涨,和互联网理财市场蓬勃发展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和通过货币资产投资理财取得更多客观财产性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使这些财产性收入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除了满足城镇居民的日常消费外,更易刺激城镇居民追求其他消费,进而扩大人均消费支出。相比之下,从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纵向视角)的影响来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成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其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效应在居民消费中居于第二位,转移性收入居于第三位,财产性收入居于末位。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农村居民流入城镇地区务工并取得相对固定的工资收入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基本为零。即便存在房子等固定性财产,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产业发展基础,房子等资产几乎不能产生财产性收入,至于股票、基金等金融理财产品,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似乎较为遥远。

结语:

通过本论文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启示:第一,收入依然是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所以政策当局要想通过消费渠道来扩大内需就迫切需要有办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二,在相同条件下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更强的边际效应。这就决定了政策当局应加强对中国农村市场特别是目前国内大循环为主的中国农村市场的关注,同时也要制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有关政策,在国际和国内双循环协同发展大环境中,我们应更加重视拓宽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同时政府应通过实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政策、转移性政策等方式帮助农村居民增加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更好地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和推动中国内需市场拓展。

参考文献:

[1]张慧芳,朱雅玲 . 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关系演 化的差异研究——基于 AIDS 扩展模型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2)

[2]任鑫,葛晶 . 金融发展、收入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J]. 宏观经济研究,2019(1)

作者简介:郭宇涵(1992-),女,籍贯辽宁阜新,民族 汉,学历 研究生,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