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岗课证赛”融通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岗课证赛”融通发展的思考

高飞

湖北省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442600

摘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产业转型、市场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技术技能人才缺乏与就业压力的矛盾日益凸显,此时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应抓住1+X证书政策机遇期,结合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证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缓解就业压力,以“岗课证赛”融合为改革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市场紧缺的“X”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此提高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开拓校企合作的“朋友圈”,提升学校的区域“知名度”。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证赛;建筑专业;

 一、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1)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必然要求职业院校要紧紧“咬住”地区产业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群为省教育厅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目标虽然清晰,但是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例如企业对人才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有要求,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对建筑工程常见设计施工图“蓝图”和初级建模、工程测量等知识的掌握都不够扎实,所以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够“实用”。

(2)教学成果。

一方面,在1+X证书试点工作启动之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法证明其在校期间的专业水平能力,导致企业对优劣的学生“一刀切”。对学生而言,没有“获得感”;对企业而言,没有“含金量”。另一方面,没有X证书的赋能,职业学校对学生没有现实的吸引力,不能提高类型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校企合作单位还要组织员工培训考证,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对学生而言,其报考的真正驱动力并非证书的通过率,而是证书背后的建筑工程识图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以及通过考取证书获得的知识能助力其在“课岗证赛”各方面取得佳绩。

(3)师资队伍。

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这不仅对中职学生是一种挑战,对中职教师也是一大考验。中职学校的存量教师同样面临持续不断的学习、转型和提升的过程。认为,从师资队伍角度分析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中职教育遇到的问题不是“双师型”教师不足,而是教师不够专业、不够精通技术,是其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例如建筑专业学业水平考试中所涉及的新内容、新材料、新工艺,未能第一时间被教师吸收转化,学校就不能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就不能及时讲授相关知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较为“过时”。

二、实践策略

(1)教师方面。

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提升教师授课质量。认为,专兼教师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专任教师“走出去”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端正思想。选派教师下企业参加“X”技能岗位培训,不是“走过场”也不是“去度假”,首先其要形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思维,下沉到企业去学习岗位(群)新标准、新流程、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真学—真用—会教”。如教师可以把专业核心课建筑工程识图授课要点、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建筑CAD竞赛的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要求相结合,整理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其二,学有所获。在知识层面,专任教师自身应当成为X证书的培训师,甚至需要通过二级、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各类证书,为人才培养赋能,便于进行试点研究,形成论文成果。不仅如此,相关学校也要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引进来”作为兼职教师,针对企业技术人员授课特点安排具体课程。因此,教师应当“师”“证”结合,促进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2)教材方面。

把建筑工程识图1+X证书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材,教学课程要能对应相应证书,从而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将建筑专业实操进行项目化教学,以项目“别墅—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按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结构、设备、工程管理等模块分类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教材“模块化”“活页化”。不仅如此,可将建筑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的知识内容,如平法识图、小型工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主要考核要点,前瞻性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教材改革入手,结合建筑专业特点,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置课程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删减脱离实际应用、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联系不紧密的课程,推动1+X考证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严格控制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整个教学总学时的50%以上,实现“课”与“证”的“融通”。

(3)教法方面。

针对建筑专业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岗位的技能需求,融入X证书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实操技能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推行项目化教学。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项目团队,依据班级人数和项目需要分为若干小团队,引导学生自主建模,真正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转变,实现教室向工作室转变。教室不仅是讲授理论的课堂,而且是小团队交流切磋、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室。教师以点带面,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建模自信心。让学生以“给自己未来的家”为兴趣切入点,通过“别墅—多层建筑—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项目,阶梯式提升技能水平,这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更快融入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调整后的“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情况来看,福建省职业院校在技能大赛、土木建筑类赛项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极大提升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地区知名度。

三、结语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X项目建设以及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政策倾斜,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整体实力。同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降低就业成本,助力经济发展向高质量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 1+X 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9-32.

[2] 彭小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难点与方略[J].教育与职业,2020(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