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探讨

彭进超

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中心小学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的专家和一线教师为小学语文作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改革意见,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作文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这其中有陈年诟病,还有的是在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对策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方法;笔者根据自身在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分析怎样采取针对性策略为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使小学生可以在参与针对性习作训练时,逐步掌握写作文的能力以及感知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激发作文兴趣,鼓励学生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愿望,那么作文的教学目的是很难达到的。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积极动笔,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认为,首先,老师应放下架子,把学生当朋友,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讨论并适当引导学生该写什么,怎么样写;其次,作文题目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最好是作文命题开放一些,出宽题,仅限定范围而不限定题目,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物、事情、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想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第三,要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写作文。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采取拿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来宣读、鼓励学生向期刊投稿、将学生的习作打印成册、举行作文比赛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让他们有被认同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写作的兴趣。

二、指定作文题目,组织学生写作

    在小学生对习作模式有了基本认识并掌握基础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考试常出现的命题作文、限题作文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进行命题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先尝试对题目进行分析,通过讨论方式谈谈写作这篇文章应该采取哪种结构,怎样开头、结尾,写作时可以使用哪些修辞等。在学生结束探讨论之后,再开展写作练习。先讨论后练习,能够激活小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快速成文。在进行限定选题的习作训练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小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题目设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任意选择一个季节进行写作,或者围绕某个指定的景区或者某种植物,让学生自己选择描写的角度进行作文练习。采取命题或者限定选题范围的方式进行针对性习作教学,能够让学生逐步加深对作文写作的了解,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注重知识积累,以阅读促写作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形成,都有赖于多读多背。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作文就不会难了。厚积薄发,博观约取,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是爱好阅读、善于积累的人,所以,语文教师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应该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阅读时事新闻、报刊杂志,同时诵读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等。

四、重视课后训练,布置课外练习

  在小学生拥有了一定的作文写作基础和作文功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围绕自拟题目的作文类型,给小学生进行针对性习作教学。在小学阶段,自拟题目的作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围绕话题进行拟提写作,一种是通过观察指定的图片进行文章写作。在自拟题目方面,许多小学生都很难准确把握到话题或图片的核心立意,还有一些学生不能拟出具有概括性、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为此,教师要在学生写作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观察图片和分析话题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可以先对话题或图片进行概括性的解释和描述,然后再开始围绕这些描述拓展文章,这样才能保证写作不偏离核心立意。除了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习作教学之外,还可以把针对性习作教学延展至课外,给学生布置课外作文练习作业。课外习作相对比较灵活,但文章不能泛泛而谈,需要针对生活的情景或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场面进行写作,最好可以每天或者每间隔几天进行一次练习,文章可以记录生活见闻,也可以围绕某个常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甚至可以记录自己对某本书籍的读后感或对某部影视的观后感,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写作灵感和感知生活细节的能力。此外,老师可以让每个小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并每天坚持在本子中写作一篇日记,同时还可以每天抽时间阅读一篇散文并将文中的成语、叠词以及精彩段落记在笔记本中。老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笔记本,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诵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日记文段。

五、寻找习作亮点,给予鼓励评价

    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学生作文的评价、鉴赏工作。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要得当,以鼓励为主,这有利于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基础差的学生也应找出作文的亮点,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兴趣,增强写作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可以采用针对性策略,把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模块进行写作,逐步形成系统的作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拟定习作题目的方法进行研究,并积累辅导小学生开展习作训练的经验,通过灵活多变的引导方式,激发小学生对习作训练的兴趣,使小学生能自觉地参加写作练习,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