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9
/ 3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探究

胡庆乐 ,李乔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450100

摘要:近年来,书院制教育管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本文拟立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对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长远性进行探究分析并针对其所遇困境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为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书院制;教育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近年来,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实施书院制教育管理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笔者在此基础之上,立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对我国高校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进一步的思索探究,以期促进其不断成熟完善,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

(二)基本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相信个体有能力引导、调整和控制自己,能够发现自我与现实的矛盾,不断修正自己去适应生活。

二、书院制概述

(一)基本概念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目前,学界对新时期高校书院的概念基本达成共识,其主要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空间和平台,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本质上还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摸式[1]

(二)基本内容

书院制教育管理围绕立德树人理念,以学生宿舍为空间和平台,通过落实大学生导师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环境熏陶,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建设学习生活社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打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进而融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

(一)重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使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历经多年改革但仍存在教学知识不均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手段不科学、管理文化不丰富、师生地位不平等等问题,对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而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也同样注意到书院制对于现行的学分制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可以充分发挥全天候育人的作用,许多大学纷纷效仿。[2]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借鉴国内外高校书院制发展经验,立足于本国高校长远发展,契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整合高校资源,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方式,对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和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必要性

1.传统教育不均衡

我国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改革,进步明显,但仍然呈现出专业教育至上现象,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不足、通识教育弱化、全面素质培养不够、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缺失等弊端我国现代大学的教育改革面临困境,课程长期专业化和专门化导致高等教育失去了整体性,学生视野狭隘,目光短浅[3]传统教育的失衡发展,体现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困守过去教育理念,时代创新又举步艰难,对于高校的持续科学建设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桎梏。

2.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育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课上,以专业课教师开展专业知识教育和课堂管理为主,重点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文化水平,对于其它方面的教育管理则是选择性的人为忽略;另一方面是在课下,呈现为辅导员-班委-宿舍长三级管理框架,其管理的执行主体下放到班干部手里,但是班干部受到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能力水平、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制约,在管理的过程中多呈现方法单一、方式简单等问题,无法切实地做到以生为本的基本要求。

3.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优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从以人为本出发,在尊重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之上,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专业教育至上等问题利用书院作为社区化、交互性、共享式的育人平台,依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驱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质量提升,

全面发挥宿舍辐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自治性和开创性,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管理模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可行性

1.齐全的配套设施

一是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丰富,实训设备、心理咨询室、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并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指导等相对应的课程。二是借助专业化的书院教育机构,优化教育资源,以学生宿舍为平台,搭建起包含住宿、阅览室、休闲运动设施等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生活和学习社区,积极开展对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工作

2.专业的管理队伍

书院制管理中由辅导员担任常任导师,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担任辅导员的教师,大部分为研究生学历且其专业多为教育、心理等相关专业,对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积极贯彻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培育全面发展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辅导员的办公室设置于学生宿舍内部,与学生朝夕相处,能够深入学生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从空间上和心理上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3.良好的自治精神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师教育引导、学生社区自我管理服务中心等方式渠道激发潜能,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良好的自治精神,形成一种常态化的自然模式,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四)长远性

培养的人才既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具有严谨科学精神、深厚人文素养、强烈社会责任和高尚道德情操,是现代大学书院制存在的价值体现。[4]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书院制教育管理探索契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能够激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勇挑责任担当,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教育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培育新时代强国人才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书院制教育管理探索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于完善相关教育管理制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实现科技强国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长远性战略价值。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举措

(一)以生为本,汲取古代书院智慧精华,借鉴国外书院办学经验

书院是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历经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精华。其在教学模式、人格教育、师生关系等方面展现出的自学为主,重视启发诱导、质疑问难,提倡学术争鸣、师生关系情深意笃、树人与治学并重等民族文化遗产与新时代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新型师生关系等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是一种继承之上的汲取和发展。

西方书院源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住宿制学院,教育理念主要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重视全人教育以及提倡大学精神。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和服务空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让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全面的展示、充分的挖掘、健康持续发展塑造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西方书院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对于我国当前高校的改革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理想价值的体现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打造中西结合且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探索创新之路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以生为本,促进文化知识均衡发展,构建协同机制服务一体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书院提供以为本的全人教育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一是夯实专业课文化知识,并利用书院组织各种活动,提供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关系技巧、自主自治能力、文化品味、自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保障学生均衡发展。二是充分利用高校各种平台,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以书院制为中心将高校的各个机制联系起来、调动起来、利用起来,打造为整体、规范、协同、高效的一体化服务机制。三是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密切家长、学生、导师之间关系,通过互相反馈和交换信息,充分合作,全面了解学生身心现状,及时引导和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学生健康发展。四是丰富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紧密连接书院制平台,从校园深入到社会,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从空谈转化为实干,努力释放学生的天性和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以生为本,提高导师队伍专业水平,增强学生自主自治能力

书院制推行大学生导师制,通过以导师为引线,搭建学生宿舍辐射平台,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为前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自主能力,形成穿针引线,辐射群体的圆形功能面。

一是严格筛选导师人选。既要注重导师人选学历专业的匹配度,更要考量导师人选的工作态度与综合素养,确保导师人选符合书院制教育管理要求。二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对导师等相关工作群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对于发挥其

引线效果意义重大。三是鼓励因地制宜,丰富教育管理创新机制。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发展阶段,书院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是有所差距的。高校应适度放权,鼓励书院机构及管理成员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书院制教育管理,推动高校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健康需要。四是建立考核制度。一方面能够有效考察书院制教育管理要求是否贯彻落实,对于导师等相关群体起监督警示作用,同时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对书院制教育管理进行改良和完善;另一方面以考核来评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成果,对其又是一种激励和肯定作用。五是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书院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其潜力,提供一个发挥自主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导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引路人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培养自主精神,养成自治习惯。

五、小结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积极探索和开拓创新。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书院制教育管理工作探究,进一步释放了人的天性,挖掘了人的潜能,将学生定位于管理与被管理的中心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创性和自治性,保障了书院制能够真正服务于师生,促进于高校、奉献于社会,有功于国家。

参考文献:

[1]郭鑫.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高校书院模式比较以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9,(05):137-143.

[2]江子扬左正宏张弘.书院制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博伊特勒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0):26-29.

[3]范双利、彭远威.论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建设[J].高教探索,2014(6):11-16.

[4]胡博.新时期我国高校书院制发展现状、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0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