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关于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

王利华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政府    236800

摘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促进文化发展,在乡村文化反作用于乡村振兴中,这是我们党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的概括,表明我党对乡村文化建设提高重视,指引干部和群众必须增强文化自信这一导向,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因此,需要通过活化乡村文化来实现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而构建的独特的东方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植根于农村,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源头,必然是在农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些文化渐渐消失,而中国的文化,却能够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延续到今天。新中国建立以后,必须正确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以文化的反作用促进农村的发展,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水平,塑造中国新农村的新面貌。

1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1.1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软实力的支撑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种具体的实践与现实需要,它对推动农村经济的有序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一个民族的整体力量体现在物质和文化的软力量上,目前,农村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与我国农村矛盾的新变化相适应,能够满足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主流价值观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力。

1.2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传统经济和人文环境也发生变化。与此相对应,当代农村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另外,外来的不良社会文化与当地的传统宗教文化融合在一起,必然导致一种以文化发展革新为幌子的低俗文化。因此,要实现农村文化的全面复兴,实现农村文化的全面振兴,实现农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的强大功能,凝聚人心,激发乡村活力,创造乡村发展的良好的人文氛围。

2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推动价值

2.1有利于推动乡村进步理念的改变

随着经济、物质条件的改善,我国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老农”形象一去不复返,现代的农机使家庭农活的数量减少,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村儿童走出大山,走出乡村,来到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发展[2]。由于运输便利,更多的农民到城市打工,这改变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也改变人们的情感依赖。农村的文化认同似乎在逐步消失,从而导致某种农村主体的缺失,导致乡村文明的衰败。通过激发乡村文化,使乡村文化得到振兴,不仅可以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重建符合现代社会标准的乡村社会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可以加强家国意识和乡土眷恋感,建设自身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也有利于把社会主义优秀现代化文化灌输进去,加强乡村文化系统的更新和自我淘汰,为乡村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2.2提高农民主体地位

相对于发达的都市文明,乡村文化略有衰落,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农业文明的基石,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应该大力发展和复兴农村文化,并吸收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和情感表现。农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其自身的主体关系密切,没有任何社会力量或社会资本可以动摇其主体地位[3]。因此,要强化和激发农村文化,就需要依靠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改变农村文化日渐式微的状况,以文化滋养使农村社会形成新的社会文明秩序。同时,要使新农村文化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强化对农民尊严的保护。

2.3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经济素质的改善并不能掩盖一些地方的不良文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封建迷信、过分讲究排场,这些都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谐程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不重视新文化的吸收和文化场域的建设,过度消费传统文化造成过度解读或畸形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使农村文化向新的方向迈进,有助于引导农民的精神和文化修养,抛弃陈腐的观念和习俗,在新的社会中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文化风气。

3激活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3.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要以农村文化促进农村振兴,就要强化对农民的正面引导,使其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思想,用科学的知识和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强化对农民的教育。要致富,首先要有道路,要有学问,要有头脑,要有思想,并用正确的思想去认识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农村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比如封建迷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阻止各种封建迷信思想蔓延并毒害乡村居民认知[4]。同时,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不仅要扎根于广大农村的现实和农民的知识基础,还要在传统文化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具有社会主义新时代风貌的乡土文化,通过激活乡村文化,打造优良的乡风和淳朴的家庭风气,在农村社会之中形成清风正气的生活秩序和工作氛围,鼓励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之下正确分辨是非,明辨是非,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改造与时代不符的旧观念,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风尚。

3.2加强经济和文化的合力建设,推动乡村文明朝向现代化发展

乡村文化是一个民族复兴的主题,而乡村文化又是中华文明的演变历程,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土文化需要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一个值得走下去的道路。另外,文化也离不开物质基础,也离不开现实的土壤,而乡村文化又是以农民和农民为依托的,所以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要解决多种矛盾。具体来说,首先是加快现代与传统的协调。乡村文化在经历了历史的整合与变化之后,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化流派,例如祭祀文化、节庆文化、乡村伦理文化等,它们互相渗透、交错,形成中国民众的朴素价值观[5]。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农村文化具有较为特殊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变化路径,在乡村振兴与现代化的道路上,要使乡村文化融合新时代的发展特征,体现社会新时代的建设观念,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现代化元素,尤其是要加强经济主体的融入,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方向的推进。在经济发展与经济导向上,应强化文化改造方案,发掘第三产业的旅游资源,以提升其经济附加值,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发展。在现代思想的影响下,文化为经济服务已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此,应提倡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发挥国家的政策优势,使农村文化充分激发农村的活力,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区域,要进一步发掘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新的传承途径,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走上一条独特的振兴之路。

结语

总之,以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中国乡村建设必经之路,更是一种有效战略。因此,相关人员应强化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加强阵地与组织建设,坚持抓住舆论高地,也要促进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合力,使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严兰兰. 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J]. 文化月刊,2023,(01):116-118.

[2]冷叶清,邱婷,聂文星,刘瑶,王奇,刘莞昕. 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景德镇东埠村为例[J]. 智慧农业导刊,2022,2(23):132-134.

[3]范琼. “后乡土中国”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J]. 艺术与民俗,2022,(04):65-72.

[4]户英杰. 红色文化助力河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 乡村科技,2021,12(36):28-30.

[5]孙明霞. 地方特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汕尾市为例[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1,30(06):30-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