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语言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初中历史教学语言探微

金美银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大屯中学

摘要:恰当的语言,有利于历史教学的生动形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初中历史教学语言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语言;特点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工具。历史教师以舌耕为业,语言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富于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对创设教学的最佳境界――“情理交融,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描述语言直观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初中学生的幼稚特性向历史教师提出了内容越直观越容易接受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历史知识更直观。

例如,在讲岳飞抗金及对岳飞评价这一内容时,把在杭州岳王庙旅行拍回来的照片制成幻灯片。一开始投放精忠报国四个字的照片,问学生:四个字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笔者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当时岳母在岳飞背上刺这四个字时,南宋苟安江南,国家尚未统一,国不能称为国,所以繁体字少加了一点,等到国家统一之后再加上去。岳飞正是背负了这样的使命,所以才会奋勇杀敌,报效国家。接着投放第二张照片:被戏称为宋代四人帮的秦桧、王氏、万俟呙、张俊的铸铁跪像,对这四人在害死岳飞事件上各充当什么角色稍作介绍,从而归纳得出:岳飞是一个为民族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封建将领,他的爱国精神得到人们的敬仰。可是,他作为一员封建将领,爱国与忠君没有界限,以至使他不仅抗金斗争功败垂成,并且镇压过农民起义。因此,后人在评价他时把忠、孝、节、义中的删去了。最后投放第三张照片岳王墓前的看守动物:只有代表忠、孝、节的马、羊、虎,而没有象征的狗。通过照片的直观语言,不仅把岳飞及这段历史讲了,而且使学生兴趣盎然,轻松地掌握了辩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再现语言科学

科学性是指表达的内容必须准确,无任何知识性的错误,必须具有学科的特点――言之有史,言之有据。

内容准确。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相称,称为秦王嬴政;秦灭六国,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样,称皇帝以后的嬴政,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秦朝”“秦王秦始皇,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讲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就绝对不能漏掉个字,因为,我们平常所说的香港是整个香港地区的统称,它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关于赔款2100万银元。如果教师照本宣读,学生可能会把银元和白银混为一谈。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白银一两比银元一元昂贵,按当时一般比价,一银元大约相当于白银七钱多,那么,2100万银元折算成白银大约1500万两。

用词严谨。五四运动是学生爱国运动,这句话不能说不准确,但是不严谨。五四运动在其第一阶段是学生爱国运动。但六三以后的第二阶段,运动已经由青年学生参加的爱国运动发展为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教师以学生爱国运动来概括五四运动的全过程,似嫌不妥。

三、讲授语言艺术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语调,是指句子音量高低强弱的变化。讲课时语言的重音可以突出某些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叫做句子的逻辑重间。重间可以用加重音表现,也可以用轻声加以突出。重音选择在句子的哪一部分,则根据语法、内容和感情而定。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和学生情绪变化而随时调节,不断改变,务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讲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不妨激昂慷慨、铿锵有力;讲奸佞当道、百性遭殃,可以音律低沉凝重,唏嘘有声;叙述一段生动曲折的过程,要节拍分明,重音、停顿要巧作安排。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按其传输的媒体可分为口语和身态语(体态语言)等。关于口语已如前述,以下讨论身态语的问题。身态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不同变化来传情达意。用于课堂教学,它可以帮助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某些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教学效果等多种效应。

四、点评语言智慧

讲解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我采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察《向日葵》,回答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有的同学说:向日葵是植物,班级哄堂大笑,我没有笑,我举起了双手,为他鼓掌,点评到:是,它是植物,它是生命力的象征,选择植物托物言志,那么作者要表达什么呢?学生看书回答:热爱生活。这是学习梵高的主要目的,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现实生活的优美景物启发学生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说:色彩是黄色,我说19世纪的绘画非常保守,不敢采用鲜艳的颜色,而梵高采用了跳跃的黄色。梵高说,我越是丑陋无比,越要用鲜艳的颜色勾勒自己

等等,从中我们认识到梵高的绘画特点和人格魅力。教学中会出现有地同学惧怕回答、回答怕错、而有的同学答案会让人尴尬,有的同学答案会让人深受启发鼓舞振奋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智慧地引导鼓励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智慧性的语言点播,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思维认识的飞跃。

五、结语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着它需要语言的美化。历史教师必须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多接触史料,准确把握历史知识;多阅读文史著作,提高文学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应不断锤炼 自己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教学语言,历史教学就一定能摆脱 困境,获得同学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周春利.简析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语言[J].南北桥,2017,(19):107.

[2]金玉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语言运用技巧分析[J].中外交流,2018,(24):138.

[3]王云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一代,2017,(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