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资源   构建红色特色图书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传承红色文化资源   构建红色特色图书馆

巫燕玲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第一中学  365000

摘要: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全民阅读的口号,红色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红色阅读可以增强全民的爱国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红色文化历经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蕴含着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诗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所以,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也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当前,图书馆作为学校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为红色特色图书馆,刻不容缓。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图书馆;建设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高度关注。我国部分主题图书馆早已认识到文旅融合的重要性,并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展开了诸多实践,但目前国内主题图书馆在理念、服务与实践层面仍处于为了融合而融合的被动局面,缺乏大局意识与整体思维,存在阅读推广形式同质化、与其他部门合作缺乏明确的职能分工、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应深入思考文旅融合背景下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战略意义。

1红色文化的定义,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所形成的可被人民群众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遗存。狭义的红色文化特指革命时期遗留的革命遗迹、文献档案和相关文献出版物等。红色文化在资源建设上具有巨大的内容存量,具备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历史溯源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在革命年代由革命先驱共同缔造的思想丰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分布上具有数量多、类型广、地域性差异等特点。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具有各自的特点,革命遗迹类的文化资源更具有历史原真性,适宜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教学;文献档案类的文化资源具有溯源性和历史考证价值,适合党史研究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素材,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红色文献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①稀缺分散性。红色文献在相应历史时期形成,在艰苦的环境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保存下来的红色文献数量较少,主要是油墨印刷,印量少、不易保存、字迹容易晕染脱落,同时应用纸张大多是机械磨木和酸化学浆纸,纸张具有较强的酸性,质量较差、保存期较短、经过战争的损坏和自然因素影响,保存完好的红色文献较少,系统收集难度较大。②珍贵性。红色文献是革命历史的主要载体,包含文献、文物和文化属性。近些年,相关研究者普遍认为可以近代历史上呈现出历史文物、学术资料和艺术代表性定义为新善本。红色文献中较大部分可以归纳到新善本的范畴。因此,红色文献得到收藏界的关注,受到拍卖行和私藏家的喜爱,红色文献资料市场价格呈现出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珍贵性和典藏性。③丰富多样性。红色文献形成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包含丰富的内容,多样化载体形式。红色文献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数量较少,收藏性和市场价格较高。部分反映革命历史、传统和先烈英雄事迹的文献同样属于红色文献,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教育作用。我们从红色文献内容上进行分析,红色文献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交易、艺术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内容;从载体方式上进行分析,红色文献包含书籍、报刊等出版物之外,同时包含照片、文件资料、信件手稿、甚至包含标语、建筑遗迹、钱币邮票等。④地域特色性。我国多个地区分布不同类型的红色文献,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地域特点,反映了该区域革命历史、传统和先烈英雄事迹等。

3构建红色特色图书馆的策略

3.1打造红色文献资源阅读推广服务品牌

图书馆应打造开放、智能化、多元化的红色文献资源阅读空间,创新红色文献资源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吸引读者进入红色文献资源阅读空间,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魅力。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设置红色文化图书主题书架,展示党史、中国革命史、红色人物先进事迹等红色文献资源,开展红色文化阅读、红色文化书评、红色诗歌朗诵等活动;安装电子显示屏,与红色交流文献资源的数据连接,应用新媒体技术让读者身临其境,充分实现沉浸式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创新自己特色的、经典的阅读推广服务,从而形成品牌效应,使广大学生乐于阅读红色文献资源,更深入地理解红色文化,提高其文化自信。

3.2立足馆藏资源,促进文旅融合

图书馆红色资源蕴藏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深入做好馆藏红色文献资源调查,这是进一步管理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图书馆红色文化推广工作必须立足于馆藏资源,结合红色资源的内容特色选择适合的传播方式。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图书馆应结合馆藏红色文献和地方特色事迹开发红色文旅路线,以红色旅游为媒介推广红色文化。如大别山红色旅游将旅游景点开发与红色文献记载的历史故事有机融合,赋予旅游景点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明确了“苏区首府、将军故乡”的发展定位和“一轴三带四路八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紧密围绕“将军故乡”“红军长征”“江淮抗战”“千里跃进”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红色景区、景点,并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促进了红色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以文促旅,以文彰旅。

3.3面向用户需求,创新优化阅读推广服务

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红色阅读推广的重要性,进行统筹规划,保证红色阅读推广工作的持久性和常态化。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用户阅读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和探索用户的具体需求,根据用户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开精细化的阅读引导,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融合,保障红色阅读推广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红色阅读推广,应确保推出的内容具有创造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结合读者的个人信息定制个性化服务内容,创新优化阅读推广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专门性和针对性的服务,并通过移动设备终端将其推送给读者,结合用户阅读场景和阅读习惯,设计纸质版和音视频等形式,实现离线和在线同步阅读,更好地展现图书馆资源,使其在开放探索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不同层次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加强了学校内部图书馆内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实现红色阅读的传播。

结束语

主题图书馆是书籍的存储场所,也正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缩影、一个地区的精神投影和一个国家的形象背影。主题图书馆建设者应秉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一共识,坚守“打造文旅融合背景下主题图书馆建设新格局”的初心和使命,以坚如磐石的毅力锐意改革、求变求新,不断探索主题图书馆高质量、社会化、特色化和多元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发挥主题图书馆文化阵地的引领作用,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为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赋能。

参考文献

[1]龚新光.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成才路,2020(33):44-45.

[2]王晨铃.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推广探析——以广西桂林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20,33(06):64-67+79.

[3]郭宁.临沂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优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0.

[4]王德甫,薛红秀.新时代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8):133+136.

[5]肖玲聪.革命老区高校图书馆红色旅游数据库建设[J].现代交际,2020(17):202-204.

基建项目:本论文为三明市2022立项课题《依托艾青图书馆开展“三红”教育与苏区文化深度融合的研究》(编号JYKT-2207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