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电工创新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中职电子电工创新教学的研究

杨维林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中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专业技能和技能人才,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对整体教学进行优化与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环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应用型人才。然而,中职教育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如生源质量不高、课程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中职中职教育教学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实用应用人才,而电子电工是中职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及时地解决各种问题,促进相应的教学模式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改革,把人才培养方案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细致地处理,从而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当前中职电子电工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普遍问题

1.1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创造性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改革以后,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实践。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够集中,或者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以单一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另外,一些老师把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主要目标,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创造性。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提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2学生实践空间不足

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不仅可以找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电子电工工程师的学习,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而且在实践中,学生也可以在不断地探摸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部分中职院校对此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实习硬件设备不健全,使其在实践中很难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3.中职电子电工创新教学的研究

3.1转变教育理念,推进中职教学常态化发展

要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创新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中职发展和中职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教学体制。一是教师要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校外”的方向转换,教师不再仅仅是单纯地在教室里学习,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的、多维的学习空间,创造一种具有弹性的教学方式。二是要转变教学方式,强化教学反思,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和创造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和学习中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反思。

3.2融合现代电子电工技术,打造新型电子电工技术实验课程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与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子电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微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下,设计理念、思路、设计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该课程将 EDA、 DSP等现代电子电工技术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实践性、实效性。通过建立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更加系统化、层次分明的实验课程模块,是实现电子电工实验室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效途径。有关人员可以从基础、改进、综合、创新四个方面重新构建电子电工技术实验室的课程体系。同时,可以严格遵循“从浅到深”的原则,建立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实验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能克服传统教学理念中“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的误区。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学科比例的同时,还要注重与电子电工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结合产业动态,紧密跟踪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开放的创新实践,创造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课堂内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高速电子电工技术在发展与更新落后的学科知识方面的问题。

3.3提升学生实训兴趣

只有使学生对实践感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欲。在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在电子电工工程专业实践中引入了信息化教学仪器,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一些有趣的主题,指导学生运用团队协作的方法来解决实际训练中遇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实践,建立一种有趣的电子电工实践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3.4结合社会需求,合理编制教材

中职学校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其毕业生可在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职业。总体上,应根据社会需要,对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然而,中职院校在选修教材时,往往倾向于以一般学生为主,不能充分反映中职教育的特色,也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中职教师应结合社会需要,对传统教材的编写进行分析,并对已有的教材进行优化或再编,以保证其内容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在教材使用上,要符合社会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根据中职院校的不同专业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中职院校的需要,需要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电子电工专业的毕业生还需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电子电工师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在选用教材时,要根据职业资格考试的规定,编写适当的教学材料。同时,还应结合目前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教材。这样,既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较好的理论知识,又能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相应的资格,又能使他们在工作中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

3.5企业顶岗教学,提升实践工作水平

中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加强对校企合作教学的关注,做好企业顶岗实习的后续管理,使校企合作办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正确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坚持积极主动、负责的工作原则,积极主动地与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沟通,并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员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例如,在电子电工技术的基本与技术课程结束后,老师会与本地从事半导体研究、晶体管制造、制造的企业、本地通信技术、微电子电工技术的企业,以及学校里的学员,在本学期内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中,老师会向合作单位的领导介绍学员的具体情况,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在功率器件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并由主管人员自行安排。在对接工作结束后,老师还要注意到学员的在职学习。通过微信这个在线交流平台,每天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班级学习群,每天都会向同学们汇报自己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并对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每天的交流可以有效地跟踪和监控学生的顶岗学习,避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中的滥竽充数。

结束语

电子电工作为一项更加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当今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对电子电工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提高对电子电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意识。由于该项目具有很大的实验性,所以中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电子电工工程师。

参考文献

[1]赖林根.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