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程中的性别差异问题窥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高中体育课程中的性别差异问题窥视

李哲

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艺体部,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性别平等”是当今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性别平等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特征。本文对高中生所呈现出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课中男女学生的行为和认知方面,研究可得体育课中普遍存在性别气质刻板印象、性别文化冲突、性别的资源失衡、性别话语权利偏失等结论。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性别差异、症因

作者简介:李哲(1995—),男,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随着我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中作为培养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但在此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的诟病。高中体育受其影响,制约体育课程良好开展,这就要求研究者探本溯源,全面客观的发现问题。

一、性别气质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是指男性和女性不同特征的条件反射式的观念,其特征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传承性。男性气质指男性具有成就取向和关注完成任务的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其内容为地位、坚强和非女性化三方面。女性气质指女性具有同情心、令人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人们总是将羞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温柔联系等亲和性特质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将雄心勃勃、大胆、争强好胜、具有竞争力等行动性特质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女性气质反衬男性气质,并期待人们按性别气质去承担社会角色。它实质是一种文化建构,是形成性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基础[2]

学生们对不同性别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中,一致认为男生“能吃苦、胆大、竞争心强、能够接受批评、更适合体育活动”,而对女生的普遍认识形成了较大反差,认为女生“羞涩、胆小、怕出汗、怕晒、爱干净、怕被人取笑、怕被人议论”。体育教师主体在此问题上也有所反映,尤其是篮排足等大球项目的体育教师对男生总会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体现出更高的体育表现期待,同时也漠视女生的技能达标水平,放低女生要求,进而不断强化体育教育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学生和体育教师对待两性参与体育的认识上存在着内在一致性。性别气质刻板印象在体育课上得以映现,且现象较为普遍。在性别气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两性之间的体育参与次数好与体育锻炼质量的差距会进一步的加剧。

二、性别文化冲突

性别文化冲突存在于班级内男女互动和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中。前者的性别文化冲突是指男生或女生因为其性别原因而受到区别对待或歧视。走访考察发现有三方面表现。第一,课堂中的贴树皮游戏互动,队形需要牵手围成一个大圆,学生会自觉牵起同性的手,而在两端的男生和女生较为介意触碰异性。第二,在分组练习中采取自由结合的模式,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就近寻找同性伙伴。第三,自由休息时间女生较为喜欢扎堆聊天,而男生大多继续练习,对个别休息男生和进行运动女生进行访谈时,一位女生表示,“大多数女生怕脏怕累,平时也几乎不运动”,男生表示,“自己上完课后就腰酸背痛,所以尽可能减少运动”。

在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中也存在着性别文化的冲突,具体体现在两种客观现象上。第一,对于优秀学生示范展示阶段,体育教师较多指出男生进行示范,很少会主动提及女生出列进行展示。第二,在集体练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纠错环节中,对于男生的指点和讲解占比例更多,对于女生的讲解更为基础简化。教师的偏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对女生予以男强女弱的心理暗示,减弱其成就动机,并增强其自卑感和无奈感。

体育课堂上,男女之间保持着明确的活动距离,女生在自由练习阶段明显的游离在课堂之外,以及教师区别对待男女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质是女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性别排斥,并且弱势一方的女生在这种不合理的性别排斥中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三、性别的资源失衡

男女平等是我国奉行的基本国策,也在教育政策上加以贯彻落实。但是在学校教育中许多学科性别化区分,造成许多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在体育类院校学校中存在着男性的“主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此类现象在医学、文学、理工学、教育学等学科中也普遍存在,女生被导向一些特定的社会冠以“适合”的学科。体育学科的性别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后备女性教师资源缺乏,进一步加强男性教师教授体育课的合理性,进而被认为只有男性更适合体育教学,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学校体育教育应然承袭并落实男女平等国策,因此男女具有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可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实然是出现与平等对待相悖的现象。从体育课开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男生仍然是体育场上的“主角”,占据着较多部分的课程资源,如“三大球”、田径、武术等,而这些项目的教学中大多数女生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仅有少数女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大多女生较为喜欢的项目在诸多学校开展中发生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如健美操、羽毛球、跳绳等。

作为体育资源的另一重要载体——体育教材,也存在着诸多性别偏见市面上大部分体育教学的书籍皆是以男性为示范主体,只有少部分体育教材以女性为主,如瑜伽、健美等。整理各学业阶段的教材也不难发现,大多成功的典范、英雄皆是男性人物,而女性多是被动的、从属地位的人,且女性比例严重偏低。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内容载体的教材在潜移默化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与态度,进而造成了如教材媒介的体育资源进一步向男生倾斜,造成资源的失衡。

四、性别话语权力偏失

话语是在社会互动和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社会性。现代社会理论强调,社会性的话语具有行动性、历史性,并且是权力关系的表演场[3]。两性群体在各种话语实践中构建了两性不同的形象,如男性杂志内容多为汽车、体育项目等,女性多为衣服、生活用品等。以CCTV5体育频道为例,由于节目播放NBA、足球赛事等激烈的体育赛事为主,进而吸引了大量的男性球迷,使得运动品牌和汽车等赞助商投放较高比例的广告,且此类广告大多以男演员为主,这便是典型的男性话语霸权。

学校教育中同样存在话语争斗,由于家长期待、社会功利取向、升学导向、体育课程边缘化等原因,形成了整体学生在体育锻炼上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背景下,学校体育逐渐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学校体育中的话语权力偏失问题仍然严重,女生在占据较少资源的情况下也匹配着较少的话语权力。

不同学校间体育课堂情况呈现一致性,即男生占据着话语主权的地位,且男生抢占体育资源等话语霸权现象相当普遍。以篮球课为例,调研发现每当自由活动时间中,男生会占据场地进行篮球比赛,而女生要么在一旁充当观众角色,要么在远处或角落闲坐聊天;上课期间男生普遍会更主动得询问未理解的技术动作,而女生却鲜有人求助老师,即使明明不会也不会请教。

五、总结

体育课程中存在着性别气质刻板印象、性别文化冲突、性别的资源失衡、性别话语权利偏失等问题,制约着体育课良好的发展,不利于体育强国的建设。因此,问题全面、客观并多视角的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剖析问题奠定基础。探寻求索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MatthewB.MilesA.Michael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张芬芬,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

[2]查理德谢弗.社会与生活[M].刘鹤群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09.

[3]波默罗伊.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M]. 周平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