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伟伟

(皖北煤电集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伴随着煤矿事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安全事故频频爆出,严重威胁着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威胁着从业者的人身安全。为了保障生产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必须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切实保障好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助力煤矿企业获得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煤矿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

引言

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树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煤矿企业生产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安全生产水平受到科学管理水平、装备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养的影响。

1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是指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管理者、实施者和操作者进行与岗位相匹配的安全知识培训,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职业培训主要包括卸识教育、技能教育、法规教育三种。企业在生产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既有明显的安全隐患,也有潜在的安全问题,再加上作业环境不明朗,一些高危行业危险系数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重企业的安全教育和去全管理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企业职工安全培训,确保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在企业实际生产中,从业者的工作年限不一,操作经验不等,受教育程度不同,一些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并不会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因为企业的大部分工作群体学历并不高,对行业的认知不强,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安全技能水平不高自身并不具备安全常识。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在员工人职伊始就要开始安全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理念,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企业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不受威胁。但是对企业而言,从事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安全监察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安全规范的操作会增加员工的工作量,再加上他们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操作技能不合格,都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可以让员工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操作习惯,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有效降低事故率,减少企业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既可以避免员工伤亡,还可以减少财产损失,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煤矿安全科研管理目前面临的问题

2.1安全科研数据不完整

煤矿安全科研数据不准确,导致大量工作人员不能够准确表达出工作需求、工作现状。企业决策与管理人员也仅仅根据所得的数据内容开展管理工作,导致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现象不能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影响其稳定、长效化发展。

2.2工作方式落后,工作负担较重

纵观我国煤炭企业的成长过程能够看出,煤炭企业的工作中缺少必要的信息化设备。当下,众多煤炭企业已经引进了现代化的采煤设备、运输设备,但是在信息传递工作中仍旧使用较为传统的形式,通过一些单一的小程序进行科研数据录入、查询、更新等。虽然这类程序在以往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然而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比则居于十分落后的地位。在数据传递和管理工作落实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数据、人力资源等,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3信息传递不流畅,流转失真且速度慢

煤炭企业安全科研管理工作缺少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支持,导致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传递和沟通还依赖于传统形式,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即便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的重大决策也难以被一线工作人员理解和认识,导致信息传递的途径十分闭塞,难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流转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4参与安全科研管理的人员单一

安全科研管理不仅仅是局限在制度上的文字内容,而是需要煤矿企业中的众多技术人员践行和完善的工作内容,只有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能够广泛参与,才能够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在自身岗位中能够获得理想的工作效果。然而,我国一部分煤矿企业在内部管理工作中缺少现代化意识品质,工作方式十分落后,科研人员往往只关注科研项目,对企业内部的其他工作未能够有效参与,单调的工作环境、单一化的管理人员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2.5安全科研资源共享程度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煤矿内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足,科研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导致在出现异常现象时难以准确作出判断和反应,且安全科学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即便是企业内部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经常由于专业技术不足、操作水平有限等原因出现运作问题。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阶段缺少必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量信息滞留在部门内不能顺利流通,使得企业内部科研资源整合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3如何保障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高效推进

3.1重视安全技术培训,树立全新安全培训理念

安全培训成本不高但是回报颇丰,然而安全培训不展开导致的隐患却是巨大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树立起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企业安全专职管理者必须将安全法规制度掌握扎实,促进预防以及救护水平的提升,杜绝“三违”现象,这样,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全面提升。

3.2落实安全管理理念

对于煤炭企业,若要保证安全工作能够有效实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和利用率,必须从源头开始,首先从思想上认可并落实安全管理目标,根据目标管理的要求,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对从整体开始规划设计安全工作的方案、目标任务以及要点等,将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事务上,营造安全管理的气氛,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提升。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更新目前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创造出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管理手段。然后,将目标安全管理融入到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和运营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从各个方面促进安全管理的提升。

3.3加强员工的素质提升

煤矿开采的特殊性,就要求煤矿行业的从业人员比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同时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心里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便于能够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煤矿从业人员下井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只有在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入井作业。但是,入井前的安全教育,仅仅是最基本的基础教育,煤矿企业应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以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教育,可以对职工定期进行开采模拟实验,通过预设事故考验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心理素质,促使职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变迁,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广大煤矿生产企业的生产负担也越来越重,提升生产整体效益的基础是保障生产安全,坚决杜绝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全力推进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增强每一名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素养,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风气,广大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专业技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性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泰鹏.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的预控体系建设[J].化工管理,2020(16):116-117.

[2]马风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风险预控体系融合[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7):305-307.

[3]刘具,梁跃强,程坤,等.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煤矿安全,2021,52(12):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