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范艳梅

福建省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福建三明353300 

摘要:教师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去求新、求异,能够将个性理解和认识变成实际的内容,去质疑和创造。因此,教师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自由开放,做好形式和内容的设计,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能够在活动中进行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升;方法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下开设的新型课程,力主让学生有自我发展和亲历实践,将知识变成自身的能力,有学科的综合,也有个性的发挥。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认知和好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变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式提问、趣味性内容、拓展活动空间为策略,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创新并通过实践逐渐的养成创新能力,达成高效教学。

一、明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树立学生创新的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在内容上能够将所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在课本的基础上生活拓展延伸,有实践性的知识应用,产生一些新奇的、趣味的东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可以释放想象力,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增添动力,保证个性化的发展,并促进各学科知识的内化,利于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健康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形式上有着较大的开放空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的氛围较为活跃,也有实践应用的内容。因此,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有主动思考,释放少年心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也能让知识应用变成学习的动力,运用自己的所思、所想去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也就会有养成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一定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效果,观察和分析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并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完善活动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自主发展

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课堂缺乏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帮助大,但在开展综合实践中存在缺乏指导的现象,综合实践变成了单一、无趣,学生没有兴趣进行活动参与,在过程中也没有创新性的思考,容易出现单一性理解的情况。一些知识是学生在活动中都是消极的接受,没有主动的思考和实践,因此创新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培养,活动的开展也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

2.形式上过于单一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还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多是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开展综合性知识讲解,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发散都被限制,活动变成了教学,过程中也就没有个性发挥,影响了个性化的参与和表达,创新也没有实践的活动支持。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1.采用启发提问引导求新立异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创新的意识,也就是在活动实践中学生有想象力的发挥,所以需要建立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去求新立异,进行创新思考。小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有些学生内向在自由度较大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主动去思考,启发式提问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去尝试解决问题,进行探究创新。在启发式提问的设计上注小学生的认知情况,注意区分低段和高段学生知识认知上的差异,并结合一些生活的现象和工作来进行提问,启发学生去尝试和思考,激发求知欲,以此保证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在《有趣的地形地貌》的活动开展中,就设计谁知道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貌?”“这种地貌有什么样的特点?问题,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关于地形地貌的文化知识,也引发知识查找和生活的思考,为活动实践奠定基础。

2.增加活动趣味,构建创新平台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让学生有实践性的参与,保证活动中的思考分析,以具体的活动参与达成趣味性活动的培养。在策略上需要构建趣味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愿意参与实践,有创新性的行为,使创新意识和思维变成活动行为,推动创新能力的形成。比如在《小小面塑师》》活动中,就让学生去进行自主设计,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去所面塑实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此过程中可以从艺术美做活动内容设计,让学生用面塑的技法进行制作,运用面塑创造美,也去了解关于面塑的历史文化内容,使面塑的知识理解带动学生所有知识的整合,个性化的创新实践,促进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也保证创新行为的实践,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挖掘学生潜能,亲历操作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有动手操作,这是能够吸引学生参与的主要原因,也是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主要方法。在活动中应把握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学生做实践性的创新创造,依据各自认识完成活动,可以挖掘创新潜能,并让学生有自主发展。比如在《我的物品各就位》主题活动中,就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物品,重新整理书包空间,然后在课堂中先做分享,之后组织实践操作,完成自主整理书包,并组织流动观察,以实践性的行为挖掘潜能,保证创新能力的感知内化。

4.拓展活动空间促进能力形成

针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限制,需要拓展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综合实践促进能力形成,保证创新性的思想可以有实践的过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先引领学生一同分析综合实践的内容,以便学生在创新完成后可以有成就感然后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做空间拓展,增加生活性的内容,以减少固定内容和形式的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体会和创新的空间。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完善活动开展的方法,也是解决当前现状问题的策略,需要从小学生的主体性出发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让活动带动创新性的思考,想象力的应用,实践性的创造,并鼓励创新,通过实践性的行为引导保证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达成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6(61):11-12.

[2]宋姗姗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6(04):214-215.

[3]李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制作简易的密度计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15,42(0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