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张春蕾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二小学,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可塑性也非常高,所以,为了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不仅影响着数学教学效率,同时还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因为数学本身就具有着抽象化以及逻辑化的特点,要想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学生必须要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探索,所以,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开展分析与探讨。

1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变得更加重视。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小学生能否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就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探索、了解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1]

1.2创造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自主学习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么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将会降低,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也会受到诸多限制。而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则可以帮助教师缓和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抵触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更加勇敢的向教师请教,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证。

2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

2.1创新导入教学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要积极革新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导入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通常都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导入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导入教学的重要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实际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导入教学模式,那么客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会得到有效激发,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的传统认知,加强对导入教学的重视并加大导入教学创新力度,创新出最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导入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2.2通过问答式教学,调高学习积极性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爱动性也比较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解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开展三角形的认识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三角形物品,同时让学生找出三角形的一些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3]

3.3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就必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个人学习时间,让学生在个人学习时间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开展解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自主探索找出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给出问题答案之后,教师要找出其中的创新点,并对学生们做出的解答进行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4]

3.4善于提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革新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引导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提问、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和学生保持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3.5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

小学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比较多,且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连接知识点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和数学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结构,为他们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开展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连接三角形知识点与四边形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不同的知识点中存在的关联性,从而掌握完整的图形知识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否连接不同的数学知识,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联结数学知识的方法,那么他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新的数学知识点,这样不但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

4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着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加高效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合适的引导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其有更多的自主学习动力和激情。

参考文献:

[1]汤克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1259-1262.

[2]卢晓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家长,2022(36):177-179.

[4]邓绪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智力,2022(19):127-130.

[5]丁浩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华夏教师,2022(1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