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课程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课程开发

董淑芳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师大盛乐实验幼儿园 0115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根据3—6岁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学科内容,为幼儿安排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课程开发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儿园课程;开发策略

引言

幼儿园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幼儿日后的成长具有直接影响。但任何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只停留在理论上是难以真正实现其积极作用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获得想要的教学效果。但面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幼儿性格特点的不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想要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幼儿课堂参与度的提升。

一、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相比中小学有明确的学科知识学习,幼儿园教育只划分了五大领域,分别是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看似简单的活动课程,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却是“一日生活皆课程”。因此幼儿教育的特点在于基础性、启蒙性和生活性。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还注重孩子六大能力的培养,分别是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而由于幼儿园孩子年龄较小,主要是通过感官来体验和认识事物;因此直接经验更适合他们进行学习。

二、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在课程开发上,一方面要让孩子的兴致高昂,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盼,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具有探究欲望和好奇心,思考方式和复杂思考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到提升。第二方面需要教师更加专业,对于幼儿的课程引导方向更加明确,在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五大领域和发展核心培养孩子充分而全面地发展。第三方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和最大化地利用周边资源,这对于家长群体和社会群体了解幼儿园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也让周边的资源加大对幼儿园的认可和支持。最后一方面,在教师成长、幼儿发展和周边认可的条件下,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也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路径,这对于之后幼儿园在课程本质上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课程开发策略

(一)将游戏融入幼儿的集体教学中

为了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能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教师开展了主题活动“报纸上的洞”。活动前,教师准备了一份上面有一个洞的报纸、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小红花。教师拿着报纸引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回答:“是报纸,上面有一个洞!”“那你们知道这个洞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幼儿知道了报纸上的洞原来与苹果猪和丑小兔的故事有关。看完了故事,教师邀请幼儿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将班上的幼儿分成3人一组,轮流负责扮演苹果猪、丑小兔和路人,让幼儿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方式跟对方打招呼,再向其他组的幼儿打招呼,认识新朋友,每认识一个新朋友就可以来老师这里领取一朵小红花。教师将角色扮演游戏融入日常的教学中,不但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活动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发红色课程

幼儿的教学形式开展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够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和红色资源融合时,可以以某一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其中。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多红色课程都没有做好相关整合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更应该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幼儿园的红色课程开发的道路,从而提高幼儿园的红色教育水平。在红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状,选择适宜的主题进行开发,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景设计不同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幼儿园的特点。游戏化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幼儿教师要加强重视,并且积极为学生创建符合游戏活动的情景,以便配合红色文化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做好系统的开发整合工作。

(三)激发家长、社区与幼儿园的共育合力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都是幼儿生活的地方,教师应通过与家长的密切沟通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以及新动态。同时,幼儿园应争取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不断充实课程内容,进而形成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的大环境。在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园可拓展沟通渠道,创造生成共育契机,将“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作为联系家长的高效平台,主动创造家园共育的机会,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的生成课程学习过程。为了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教育理念、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等情况,幼儿园可主动邀请家长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关于生成课程的讲座式家长会、分享式沙龙等。幼儿园还要有效开发利用社区资源,支持生成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构筑开放、生态的教育环境

儿童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周围的生态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影响的,幼儿生活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的。就幼儿来说,家庭、社区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充分挖掘家庭和社区资源,为幼儿的成长构筑一个开放的、生态的环境,拓展幼儿的生活空间,这样开放的生活空间可以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此外,团结协作的家园氛围、家长与教师间的融洽关系、成人之间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也可以直接成为幼儿效仿的榜样。同时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有着整套的社会制度维护着社区的秩序,幼儿在这样的制度约束下,可以逐渐养成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尊老爱幼、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文明的言行举止。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对幼儿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五)延伸课程开发实践

自然风景资源的利用,幼儿对自然风景比较青睐,教师不妨设计一些亲子活动任务,要求家长带领幼儿到实地观察和游览,利用手机拍成照片,将这些照片传递到微信群,这样可以建立网络互动,在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为孩子创造学习机会。再如手工品制作活动,也可以让家长协助,搜集材料、指导制作、进行修改,将制作成品带给幼儿,教师组织实物展览活动,为幼儿提供交流学习机会。乡土资源进入幼儿课程之后,教师要做好科学利用,根据幼儿学习需要做活动设计和组织,根据幼儿学习反馈情况做及时的调整。特别是家园互动机制的形成,为教师施教创造良好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开发应以本园教师为主体力量,以周边资源为辅,充分重视幼儿的研究主体地位,挖掘可利用资源,共创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同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引导幼儿园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把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牢牢放在心上。使创设的课程符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同事更具有个性化和特色,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探索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君.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及教师专业发展[J].新课程,2020(50):56.

[2]臧婷.多元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49):87-88.

[3]殷藜芬.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11.

[4]杨璟璇.浅析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策略[J].家长,2020(08):77-78.

[5]黄稳花.多元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讨[J].成才之路,2020(0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