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索绪尔的语言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索绪尔的语言观

徐才俊

江苏大学 江苏省镇江市 212013

摘要:索绪尔被称作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提出了众多语言理论,是语言学研究及发展的基础。在他的语言研究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观,把对立统一个点二元观贯穿在其中,并提出了“二分法”原则。他的语言观中体现着众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和联系观。本文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探讨索绪尔的语言思想,揭示索绪尔语言观中对马克思主义语言思想的延续,从而探析其语言思想在当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索绪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

1.引言:

索绪尔的语言观有哲学思想渊源,他提出几对语言学中的相对概念,这些概念中体现着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思想,例如,语言符号中含有对立与统一:能指与所指、不变性与可变性;语言维面中也体现着对立与统一: 组合与聚合、抽象与具体、一致与不同。另外,语言符号、静态语言学和动态语言学都含有普遍联系的内涵,这一联系是由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搭建起来的,并构成了语言的关系系统。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探讨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哲学问题,分析语言辩证思想。

2.索绪尔的语言观:

2.1历时和共时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具有价值的符号系统,并且任何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在研究自己的对象时,都要把它们放在同时轴线和连续轴线上来研究。因此,他提出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概念。共时态的方法是收集说话人的话语素材,划分出特定语言系统中的单位,并进而描写单位之间的关系。历时态的前瞻图景的方法是简单的历史叙述法,其回顾图景的方法是历史比较法[1]

2.2语言和言语二分法

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划分为言语行为、言语和语言三类。言语行为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既属于社会,又属于个人。其中,属于社会的部分,是抽象的、主要的,是存储于大脑中的语法体系;属于个人的部分,是形象的、次要的,是人类说话的总和。

索绪尔曾将语言行为和演奏行为进行比较,把语言比作乐章,把言语比作演奏,把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看作乐章和演奏的关系。这样他就自然地提出了他的那个著名的公式:言语活动=语言+言语。此外,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2.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系统性

能指和所指是心理的东西,而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符号,本质上也只是心理的东西[2]。这种本质上是心理的语言符号具有两个特点:任意性和系统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很容易让人们产生语言符号的运用是零散的、或然的错觉。而所谓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指的是一旦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被这个语言社团规约化之后,每个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就被确定下来了,不能任意改变了。符号的能指与怎样的所指的结合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要它们在整个符号系统之中的价值。

2.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相当于人们心理活动的两个形式。组合关系指的是各个词或要素总是连续地发出来的。联想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不同单位在运用中以一种没有顺序的多方向的辐射关系,它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对立统一[3]

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索绪尔的语言观

3.1索绪尔语言观中的对立统一

索绪尔语言观的对立统一体现在语言和言语、不变性与可变性、共时与历时中。索绪尔研究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时,认为作为人类的言语活动的产物,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交际中,双方同时存在,不可或缺[4]言语按语言而在说,语言依靠言语而体现;语言虽高于言语,但语言离不开言语;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语言的言语;没有语言,言语就不成其为言语,但没有了言语也就没有了语言,语言通过言语在表现出来,语言通过言语而体现。此外,也可以将言语看作弈棋者实际所下的一盘盘象棋,它是每个人在具体语境中实际所说的话,它是个别性的、偶然性的和依附性的。语言之于言语犹如象棋的一般规则之于具体某盘棋:语言具体体现在言语之中,但又超越言语而存在;语言支配言语,反之亦然。因此,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

同样,索绪尔的不变性与可变性、共时与历时也包含二元对立的思想,他通过空间和时间两维空间来考虑它们的对立性,以区分各自的差别。根据索绪尔,有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所以,共时语言学也叫静态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也叫演化语言学。共时语言学要排除时间的干扰,它只描写语言的静止状态,研究组成语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词法系统与句法系统。历时语言学是在时间流程中去研究,它只研究语言各个要素的变化,而各个要素的变化又只能在语言系统之外去研究,不牵涉到语言系统,虽然要素变化的结果最终反映在系统上。因此,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是绝对对立的,是不容许有妥协的。共时和历时又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的,二者都是对语言的描述,只是角度不同,正像树干的横切面和纵切面一样,横切面象征着共时现象,纵切面象征着历时现象。所以,这种对立的思想正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的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语言思想的延伸。

3.2索绪尔语言观中的联系观

马克思主义观认为事物认为事物之间具有偶然的或必然的联系。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方式,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个人言语与一般语言的关系亦如是,语言以个人言语的方式存在,而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个人言语又促进语言的发展[5]可以用国际象棋的比喻来说明索绪尔所独创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国际象棋的每枚棋子的意义在于它与其他棋子的关系,在具体棋赛中,每移动一枚棋子都可能影响到棋势的变化,整个棋局就是由一个棋势过渡到另一个棋势构成的。虽然每一个棋势都是由先前的棋势演变而来,因此每个棋子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都与周围的棋子有着相互联系,并且与整个棋势有关。语言像国际象棋一样,是一个有不同符号做成的网络,有各种内在结构决定的系统。犹如一枚棋子,每个符号在语言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它自身没有独立的意义,它的意义体现在它与其他符号的关系之中。语言是“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在这个符号系统中,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可在符号规则的条件下自由组合、不断变换,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符号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对象来把握的话,那么它则是一个自足的闭合系统。它的规则性不依赖个别的符号组合,而在于它自身的内在结构。

4.总结

索绪尔的语言观为语言学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且架起了语言领域与其它领域的联系。首先,要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从横断面、纵切面来看语言现象,又要回头看和向前看。其次,要架起语言于其他科学的联系。索绪尔多次把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联系到一起,启发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最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彰显了索绪尔语言学的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

5.参考文献

[1] 索振羽.索绪尔及其《普通语言学教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2):51-56.

[2]冯志伟.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纪念索绪尔逝世101周年[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570(03):4-12.

[3]谢多勇.对索绪尔几个语言观的理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209-210.

[4]付莉.索绪尔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J].海外英语,2015(20):179-180.

[5]朱妍娇.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哲学性初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5(0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