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来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来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

       ,杨克玉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325000 

摘要:作业是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为,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从独立思考、双人探讨、组内打磨、练后改进等四阶设计,来阐述作业的设计、实施改进的历程;从过关作业、单元作业、专题作业三种作业类型,从错题重做、说题展示、项目学习三种呈现方式来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作业设计;作业类型;呈现方式;核心素养.

  自从2021年7月24日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以来,我们学校在暑假就布置如何设计合理的作业,既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分析、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1]

     组内以“过关作业、单元作业、专题作业”为载体,贯穿作业设计、作业呈现,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下是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1.从“作业设计”到“核心素养”提高的探索

作业设计的来源、解决以及落实处理牵涉话题千千万万,下面仅从过关作业,单元作业,专题作业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数学作业设计”来培养学生 “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1.1过关作业设计探索

数学新授课根据知识的关联性,进行一定节数教学之后需要对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与落实,这时我们一般采用过关作业的形式加以巩固,过关作业一般是5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2道解答题,都是围绕着核心知识,主要是为了落实学上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过关作业设计如下表:

四阶设计

负责人员

讨论内容

独立思考

出过关卷老师一人

思考课程标准、教材、作业本、中考卷、复习导引

双人探讨

出卷与审核二人

审核人先独立解答,再探讨科学性、针对性

组内打磨

备课组内分工讨论

所有老师提前一天解答题目,再逐一发表意见修改

练后改进

反馈学生解答

将典型错误上传到备课组群里讨论交流,再改进

这部分题目的选取主要是以教材、作业本、中考卷中的原题进行适当改编,主要考察学生简单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接下来以“七(上)第五章5.1-5.3重点知识过关练习”中的部分题目为例:

教材

浙教版数学七(上)第五章 5.3例题3(2)[2]

过关

4.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

A.6x-3(x-1)=x+2    B.6x-3(x-1)=2(x+2)   C.x-3(x-1)=2(x+2)   D.x-(x-1)=2(x+2)

作业本

5.整式的值随x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x取不同值时整式对应的值,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    )

x

-2

-1

0

1

2

2

0

-2

-4

-6

  A. .           B. .       C. .           D. 无法确定.

过关

8.整式ax+b的值随x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x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

则关于x的方程-ax-b=6的解是 ________

x

-2

0

2

ax+b

-6

-3

0

中考

2017年温州中考卷 8.我们知道方程的解是x1=1,x2=-3.

  现给出另一个方程,它的解是(    )

  A. x1=1,x2=3     B. x1=1,x2=-3        C. x1=-1,x2=3      D. x1=-1,x2=-3

过关

10.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x=-2,那么的方程

的解是x=________

这样的设计及时且有效,不仅能反应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也能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运算能力这一核心概念的落实情况,从而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2单元作业设计探索

数学知识每一章节学习结束之后都需要对章节内容进行复习与作业巩固,这时候的作业设计更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练习,作业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基础题选取教材中的原题或简单改编,这样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起点低,有利于激发落后学生主动复习书本例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同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会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思维能力需求,不仅要培养学生抽象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更要培养学生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单元作业设计如下表:

四阶设计

负责人员

讨论内容

独立思考

出单元卷老师一人

根据过关改进,再结合课程标准、教材、作业本、中考卷、复习导引、鉴高中教参、拓展书籍设计

双人探讨

出卷与审核二人

审核人先独立解答,再探讨科学性、针对性

组内打磨

备课组内分工讨论

所有老师提前一天解答题目,再逐一发表意见修改

练后改进

反馈学生解答,备课组内进行研讨,编写改进作业

将典型错误上传到备课组群里讨论交流,再改进;选择典型错误让部分学生说题,老师进行个别指导,能够完整展示思维过程,再转发到班级钉钉群,供班级同学错题定时重做、复习巩固用,

这部分题目的选取主要是以教材、作业本、中考卷、复习导引,再借鉴高中教参,拓展书籍,通过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简单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更要通过实际问题、综合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接下来以“七(下) 第五章单元练习”中的部分题目为例:

教材

浙教版数学七(下)第五章

5.3例题1(3)     5.4例题3(2)  [3]

单元

17.(每小题5分,共10分)计算下列各式:

(1)                   (2)

作业本

5.5分式方程(2)作业本5.某工厂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型号机器人,让它们协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已知用360万元购买甲型机器人和用480万元购买乙型机器人的台数相同,两种型号机器人的单价和为140万元,求甲、乙型号机器人的单价.

单元

18.(本题10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人们的喜欢,为了抓住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冰墩墩”纪念品进行销售.已知每件A种纪念品比每件B种纪念品的进价低23元.用230元购进A种纪念品的数量和用460元购进B种纪念品的数量相同.

1651883809(1)(1)求AeqId8754ce8cf7f34f04abb9a0c041f57f5c两种“冰墩墩”纪念品的进价;

(2)该店在某天以整数a元()的单价卖出A种纪念品m件,同时以2a的单价卖出B种纪念品相同的件数,共获利润66元,请你求出a的所有可能值,并写出相应m的值.(

高中教材

高中必修1第三章函数第一节例2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的值.

(3)当时,求的值. [4]

单元

第二试第4题已知eqId4fc25a45e9bf4ae7a1ceba45daa22e7c,(例如:eqId65da6e793f764e02b922326651ac588a),回答下列问题:

(1)试求的等量关系.

(2)求eqId64e649640f9b49ac8bdc328810170e1a的值.

采用教材的原题与适当改编,是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运算存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运算能力有助于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将作业本中的背景改编“冰墩墩”学生熟悉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能够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初步了解数学作为一种通用的科学语言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意识与模型观念!

将高中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简化,改编成类似于阅读理解的题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和规律,提出数学命题与猜想,并加以验证,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单元作业设计有些题目思维层次较高,需要对这些题目进行创新解答深入思考:

1.3专题作业设计探索

学生经历过关作业、单元作业之后,在阶段性测试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至关重要,这时就需要教师针对阶段测试的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专题作业设计如下表:

四阶设计

负责人员

讨论内容

独立思考

出专题卷老师一人

根据过关、单元改进,结合命题要求再编写专题

双人探讨

出卷与审核二人

审核人先独立解答,再探讨科学性、针对性

组内打磨

备课组内分工讨论

所有老师提前一天解答题目,再逐一发表意见修改

练后改进

反馈学生解答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不足,及时设计针对作业

专题作业设计是按照4道例题,6道选择,6道填空,3道解答的形式构成一份完整的作业,选取经典的题目作为例题,选择、填空是为了及时巩固提升。

2. 以作业设计为抓手提升“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作业设计方法有很多种,以上的做法仅仅是笔者所在备课组的粗浅的教学实践,尽管还处在初步摸索尝试阶段,通过备课组的教学实践,还是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探索作业设计来提升“核心素养”发展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2.1关注作业设计的思维性

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分析、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作业来实现。无论是过关作业,还是单元作业与专题作业都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2关注作业解法的多样性

设计好数学作业问题之后,不仅要关注作业本身的思维性,更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同一道题目思考的切入点、思维伸展点分别在什么地方,将学生的不同解答方法整理在活页纸上或录制成说题视频的形式推送到班级钉钉群里,让更多学生能够更加自由自主进行学生,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化一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3关注作业延展的项目性

针对具有延展性的作业,可以设计微项目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提升,比如对“七巧板”的作业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七巧板的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开展项目化学习;比如对“找规律”的作业求解进行拓展,与后续数列学习相结合。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有时既需要教师在设计环节深入研讨,也需要在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反馈,这样良性循环的思考能够促进师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过关作业、单元作业、专题作业的“四阶设计”让整个组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尝到甜头,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未来的教学之路,笔者还将不断思考、尝试、反思,以求不断提升作业设计方法,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范良火.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3]范良火.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4]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5]徐斌艳.数学素养与数学项目化学习[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作者信息:

姓名::杨克玉

性别:男

民族: 汉

籍贯::浙江瑞安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高级教师

毕业院校:温州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与命题研究

单位名称: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