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

李雪林

湖北省枣阳市职教中心学校    441200

摘要:由于新课标的推进,人们对于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这也使中职语文教师改善语文课程思政路径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出发,简要分析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中职语文;课程思政

引言:随着新课标对中职教育的指导,中职语文教师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关键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就应当将新课改作为创新教学的起点,并将其作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改善。

一、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意义

只有教育的进步,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青少年的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获取进步的思想才能让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同样是受到我国社会人群的关注,同样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1]。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应当不仅限于技术或是专业方面,也要让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像是语文等文化科目也不能落下,让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全面型人才。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

(一)统筹规划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内容

语文这门课程向来都是各个学科的基础部分,是所有学科进步发展的基石。这门学科不仅是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还是一门涉及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让这门科目具有了文化的传递功能,可以非常有效地实现“树德育人”,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就比如说中职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父亲的手提箱》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由语文教师先给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前导学,在学生学习这节课之前,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些和父母相关的故事或者是与父母的互动,然后等实际上课的时候再由学生本人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不管是一些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的诗歌或者是自己回顾的父母自己的照顾,甚至可以直接由教师帮助连线,由学生本人和父母进行视频交流等形式都可以,利用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亲情。让学生在接触文章的时候,就有所触动,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通过新型方式把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里

中职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通过新型的教学工具,来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想要达成这种效果,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工作,并且在教学时渗透思政教育的时候,也可以把彩色绘画以及平面设计等专业课程融入到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也能全面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且不会感到陌生[2]。就比如说:中职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雨霖铃》这首词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步骤对学生开展教学:第一点,可以先引导学生将这首词进行简单的理解以及阅读,通过自己的理解去感受这首词中包含着的艺术美感。在这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把词中的场面,使用绘画的方式,来展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气息,并且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身对于这首词内容的了解。学生在接受了这样全方位的教学之后,会让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语文文化知识都得到不小的提升,双管齐下,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增长。不仅如此,中职语文教师这时还可以让学生合作领会这首词的核心意境,再将其他的作品互相对比,理解精神上以及情感上的区别之处。

(三)通过汉字描述等方式进行思政教育

我国最为享誉全球的文化,一定还是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汉字本身是用来表达意思的语素文字,从创造之初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化成为现在的文字,其中包含了我国文字独有的魅力以及特征,甚至在其中还蕴藏着我国千年来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气节。不论是什么时期,什么阶段的学生,都应将学好汉字作为自己的最基础学习目标,并进一步理解汉字的作用及其蕴藏着的价值。中职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汉字的书写及其合理的运用。对于这个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师就非常有必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给学生整理出最适合学生且具有趣味性的汉字题库。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尽心汉字学习,增强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汉字水平。不仅如此,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有着很多不同的书写汉字的方式以及不同的风格,就像是仿宋体就是非常常见的汉字书写风格。而中职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带着同学们进行模仿练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水平会得到提升,并且学生的文化修养也会不断进步。

结束语:中职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注重思政教育的价值,并关注其重要性。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语文思政学习的效果。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培养出优秀的学习习惯,并且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养成学生的优秀道德品格,将学生逐渐培养成符合时代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的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栾文彧.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J].新课程,2022(44):171-173.

[2]曾令美,刘婷,邓连彩.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26):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