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5-6岁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覃娟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第二幼儿园

摘  要: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表现语言的一门艺术。歌唱教学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为核心,注意让幼儿在倾听和欣赏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因此,歌唱教学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学前幼儿  歌唱  能力  发展

一、背景分析

当前许多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把“教会幼儿唱几首歌”和“幼儿能当众唱歌表演”视为艺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歌唱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因为过于注重歌曲演唱的传授和学唱,压抑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容易让幼儿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背道而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歌唱)内容要求:“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乐于个人独立歌唱和集体表演,能简单地评议同伴的歌唱;通过两声部轮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是对5-6岁大班幼儿歌唱活动的要求,也是幼儿园艺术领域中歌唱活动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当幼儿高兴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唱歌,或者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跳,以表达他们的愉悦之情。歌唱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活跃他们的思想,启发他们的智慧。不同的歌曲不仅可以使幼儿去认识这个世界,体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5-6岁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主要体现

(一)歌词方面

5-6岁的幼儿,发音吐字日趋完善,对歌词的理解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对歌曲的听、辨、理解和记忆都有所进步,所以可以较当完善地再现一首较复杂的歌曲。对词义的理解也有所提高,吐字和发音更加清楚了。如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学习用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二)音域方面

音域是指歌唱者在表现声乐作品时能够发出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幼儿的歌唱音域能反映他们的发音能力。幼儿的发声器官在整个学前期是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他们的喉头是成人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声带短小且柔嫩,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如《大雨和小雨》通过尝试活动感受音乐的强弱,当幼儿唱到“大雨哗啦啦”时幼儿懂得用强的声音表现大雨;当幼儿唱到“小雨稀沥沥”时幼儿懂得用弱的声音表现小雨。他们的歌唱音域比成人要狭窄,只有在歌唱音域的范围内,才能舒适地唱出旋律,更准确地把握音准和节奏。

5-6岁的幼儿音域范围是c1~c2,有些孩子还能唱出较高的音。

(三)节奏方面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骨骼与生命。瑞士著名音乐家达尔克罗兹曾说过:“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是的,“一段可以称之为音乐的东西,也许没有和声,也许没有旋律,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节奏。”每个孩子都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只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如《摇篮曲》能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能跟随音乐节拍有节奏地舞蹈。舒缓平静的节奏会使孩子变得安静,而热烈欢快的节奏则会使孩子变得兴奋和激动。

5-6岁的幼儿,可以准确把握二拍子、四拍子的节奏,并且对切分节奏及弱起和三拍子节奏有所理解和掌握。

一般来说,在6岁时,幼儿已能较自如地掌握常见的幼儿歌曲的节奏,歌唱的速度稍快或稍慢时,也不会对节奏的准确性有太大的影响。

(四)音准方面

音准是歌唱的基本要素,是必备的条件。音不准,整个歌曲就会面目全非,更不要提情感的表现。音准是学前幼儿在歌唱中最难掌握的技能,也是幼儿歌唱能力中发展最慢的一种能力。由于学前幼儿的发声器官没有发育完全,而他们的听觉分化能力相对比较差,所以对音高没有太多的概念,也不能自如地表现音的高低。即使在进入小学以后,仍会有许多幼儿没能解决音准问题。

5-6岁的幼儿在音准上的进步更加明显。他们能够掌握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的音程。另外,对级进、小跳和大跳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五)呼吸方面

歌唱与说话一样,都是由气息震动声带发出声音。歌唱发声的是气息的控制,并与歌声的高低、强弱相适应,因此是一种有意识、有控制、带有一定强度的呼吸。歌唱时,声音的强弱、高低、快慢都要靠呼吸来调节。歌唱也要根据歌曲的乐句来进行呼吸,不能随便换气。

5-6岁孩子的幼儿,通过良好的教育一般都能够自然地呼吸,并学会有节制地消耗气息,按音乐的意思来换气,不中断音乐的句子。但是,如果歌曲速度过慢,或者歌词的句子太长,在歌唱时呼吸仍会感到困难。

(六)表情方面

歌唱表情大致分为三种:声音表情、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声音表情是指在歌唱中正确运用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如速度、力度、音色、咬字等,以此来表现歌曲的思想情感。脸部表情是指歌唱时脸部能表现出与歌曲情绪相一致的表情。身体动作表情指歌唱时配以适当的体态和手势等动作。

5-6岁的幼儿,会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他们对歌曲的内容、 情感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所以会根据歌曲内容唱出强弱的变化,并能较好地掌握速度,较好地唱出跳音、连音和保持音。这个阶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能控制呼吸与发音器官,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能表达出与歌曲情感相一致的感情。如在教歌曲《好朋友》时,创设两个好朋友互相帮助的情景;以及在大班幼儿学唱《毕业歌》时,会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并初步表现歌曲ABA的结构,并练习轮唱、领唱和齐唱的方法,会用歌声抒发毕业前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七)合作协调方面

合作协调是一种重要的歌唱能力,它要求幼儿在歌唱时不仅要注意倾听自己的默声,还要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甚至伴奏的声音。这种相互协调的能力对幼儿来说并不容易。如《幸福歌》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歌曲,幼儿愿意和同伴一起友好合作,边唱儿歌边愉快地开展拍手游戏,充分体会歌曲的快乐;与同伴大胆的合作,并创编肢体动作。

5-6岁的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合作歌唱经验,并发展起较强的合作协调意识和枝能。他们会自觉地监控自己的声音,敏感地注意到集体歌声中的不协调因素及产生的原因。

(八)创造性表现方面

在幼儿的生活中,自发的歌唱创作活动是很常见的。这时幼儿歌唱的曲调、歌词都是自己创作或改编的较小规模的歌曲。如《挪威舞曲》通过欣赏、熟悉曲调,运用小树生长及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舞曲的ABA结构,感知断顿、缓慢、柔和、连贯及快速、紧张的音乐特性,在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动作;在小精灵跑动的过程中,幼儿能根据空间大小改变自己的动作幅度与姿态。

5-6岁的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歌曲的处理提出更富有独创性的意见,他们能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变换演唱的形式。一些幼儿还能对节拍、节奏做出变化,并会努力使自己的表现与众不同。

三、主要成效

通过将大班幼儿歌唱教学的实践成果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幼儿唱歌兴趣明显增强,对歌曲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明显提高。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具体明确,教育内容也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另外,教师对歌唱教学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在帮助幼儿突破重难点的同时,教师的指导更加技巧,幼儿也学得越来越轻松、愉悦。

参考文献

[1]许卓娅.歌唱活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严啸.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意义与幼儿歌唱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20-10-05.

[3]冯婉燕 徐莹莹.3-6岁幼儿歌唱音域发展研究.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1-20.

[4]杜悦艳.儿童自发歌唱创作活动的动因与特点.学前教育,20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