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法在高职瑜伽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4
表象训练法在高职瑜伽教学中的应用

李惠芬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510925

摘要:瑜伽运动是把内在和精神相结合,帮助改善身体形态,缓解身心压力,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近些年来在高职院校当中瑜伽课程教学越来越常见。学生们通过参与瑜伽运动,可以及时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健身美体的运动效果,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在瑜伽课堂上采用表象训练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形成动作表象,拥有更加标准的瑜伽动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身心锻炼。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瑜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表象训练法的特点分析了高职瑜伽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开展措施,以期能够提升瑜伽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身心和谐统一。

关键词:表象训练法;高职;瑜伽教学

瑜伽在当前属于十分流行的运动项目,通过参与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形态,缓解身心压力。瑜伽同样在高职院校当中越来越重要,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运动教学项目,并设立了独立的教学课程,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喜爱。瑜伽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瑜伽教学体系建设与其他学科教学有较大区别。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究和创新,应用表象训练法培养学生具备表象思维,通过反复的训练掌握表象动作,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构建出更加成熟的教学体系。

一、瑜伽教学特点以及现存问题

1.特点和功效

近些年来瑜伽运动经过多年发展,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结合我国国情与大众健身需求研制订了我国《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但是瑜伽运动本身包含的功效是没有变化的,通过瑜伽可有效帮助锻炼身体素质,调节情绪变化,环节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创新发展,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无法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在这样高压下的生活环境中想要寻找一种方式来压制自己情绪的变化,达到平和宁静的心理状态,就可以通过瑜伽的方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很有必要,可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融入审美教育内容,增加瑜伽课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在不同人的眼中瑜伽的魅力千变万化有不同的功效。有的学生认为瑜伽应该属于哲学范畴。有的学生认为瑜伽属于艺术,也属于体育。还有的学生认为瑜伽属于保健。在瑜伽的整体表现过程中,保障身体的协调性非常重要。比如身体的深呼吸何倩呼吸、不同关节的伸展以及意志力的冥想等。在瑜伽运动中身体关节的运动要配合呼吸开展,在保持不同的瑜伽动作的过程中还需要辅助长时间的呼和吸,这样才能够起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也是瑜伽运动想要追求的效果,实现自由平等和社会和谐。在高职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瑜伽运动,可以把学生从烦躁的情绪中释放自己,实现身心和谐。

1.调节疲劳和焦虑的情绪

瑜伽运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多有益之处,尤其是在成长环境复杂、学生成长压力空前加大的情况下,如果受到外部的不良刺激,就有可能产生不正常的精神状态,通过精神直接反映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导致学生出现精神失常以及心里不健康等情况,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瑜伽运动可以交换心理压力,有效的缓解焦虑感,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如练习动物放松式动作,可以提高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放松躯干、按摩腹部的功效。瑜伽运动的每一个姿势都是在强制身体参与到健康的运动当中,激发身体激素的产生,确保身体激素能够快速恢复到健康身体状态。学生身体的神经系统得到有效梳理,改善精神状态,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又重新获得更加宁静和积极的生活心态。

2.修身养颜

瑜伽运动主要是人体躯体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搭配身体动作以及有节奏的呼吸,再加上意志方面的冥想,获取身心压力的缓解。在瑜伽运动中身体的各个关节,都需要参与到弯曲和拉伸活动中,帮助活动筋骨、修正身形。比如在练习瑜伽体式中的直角式动作,就有矫正驼背、脊柱侧弯等不良姿态的功效。再比如风吹树式动作,就有消除侧腰赘肉和多余脂肪,增强脊柱、肩关节灵活性的功效,瑜伽动作的很多内容都是柔和和力量的结合,把人体优美和健壮的曲线展现出来,塑造出美丽形体,达到修身养颜的运动效果。

3.理疗功效

瑜伽运动起源于僧人的个人修行,在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科学性的运动功效。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瑜伽运动也推广开来,瑜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素质水平。现代瑜伽再进行资姿势改进的时候,会把如何通过姿势来消除某种疾病考虑到其中,让人们通过简单的体育锻炼达到整体素质提升的效果。国内很多专业人士都证明,在医疗方面瑜伽也有较大的价值。瑜伽体式是用来帮助人体回到健康的状态。瑜伽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转运效率,可以减缓呼吸的频率,具有强健身体的功效,有效的改善亚健康的状态。改善失眠的症状,具有安神的功效。也可以缓解多种慢性疾病,比如哮喘、慢性关节炎,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练习站立腰躯扭转式的动作,其功效就有加强腰部、肩部以及背部肌群,缓解腰背不适。或练习仰卧扭脊式,提高脊柱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按摩腹部,促进消化。通过反复练习瑜伽配合有节奏的呼吸,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帮助锻炼人体的肌肉组织和内脏系统,帮助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4.简单性、普及性强

瑜伽运动跟其他运动项目有较大差别,并不需要多大的场地,只需要能够容纳一个人平躺即可。瑜伽运动过程同时包含有柔软和力量,每一个瑜伽姿势都需要配合身体呼吸缓慢进行。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要求身体必须要放松,不需要像其他运动一样提前热身、蹦蹦跳跳,也不需要像足球运动那样跑满整个运动场地。瑜伽运动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因此也更加适合社会各类人群。瑜伽运动近些年来与时俱进的发展,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身体状况,把瑜伽种类进行详细划分。比如老年人的瑜伽动作主要是以养生为主,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疾病,保障身体健康。青年群体学习的瑜伽动作主要是以身体塑形为主,动作姿势要比养生瑜伽难度更高,可以有效提升青年群体身体的柔韧性。

2.瑜伽教学现状

瑜伽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在瑜伽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能够体现出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教师也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体育运动的教学方式[1]。在瑜伽教学中根据自身特殊性,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们要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之外,更需要在整个运动过程当中身心放松、肢体协调,配合自己的呼吸调整动作,通过瑜伽运动来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但是在高职瑜伽教学课堂上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瑜伽运动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带领学生们放松身心,也不是带领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反而是过分强求学生对于标准动作的掌握,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一来不管是学生对于动作的练习多么的熟练,都很难实现身心和谐统一,违背了最初瑜伽教学课堂开展的初衷。

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科学合理,影响了整体瑜伽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当中如果单一的采用机械式训练方式,会让学生对于瑜伽课参与失去兴趣,因此当前高职教师在瑜伽教学中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形成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表象训练法的应用特点和应用过程

2.1应用特点

表象训练法指的是在心中训练抽象的模拟动作,一起到掌握正确运动姿势、实现身心统一的效果[2]。表象训练法的概念,可以站在表象进行解释。表象训练法也就是心理层面上模拟运动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在真正的瑜伽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法,通过科学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提前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与相关运动相同的知识图形,教学过程主要是以学生自己的感官为基础,学生的头脑属于活动的主体,在头脑当中形成的运动图形,通过运动的经验不断进行模拟,完成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和掌握。表象训练法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个人和个人技能。在瑜伽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和传授帮助学生们在内心当中构建出正确的动作构架,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在学习当中受到自身感官的影响,在大脑的引导下构建出正确的瑜伽动作姿势模型,根据学生以往的瑜伽学习经验来模拟动作,可以更加快速的掌握瑜伽动作要领,提升瑜伽运动能力。表象训练法能够同时对身心开展训练,重视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动作规范性要领上,参与到瑜伽运动的学习中。学生们在课堂上经过表象训练法的训练,已经牢牢的在脑海当中记住动作要领,熟练的掌握正确的运动姿态。接下来在运动当中,根据身体器官对于记忆的感知,在大脑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动作,不仅能够掌握动作要领,也可以快速实现身心统一。学生们在展现动作的时候可以调动想象力、记忆和感受力,让学生首先形成科学的视觉表象,通过在大脑当中反复的训练和想象,加深对于该动作的记忆,提升瑜伽训练效果。

2.2应用过程

在瑜伽当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在网络当中搜集与该瑜伽动作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教学前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让学生自行下载,通过观看动作,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断深化自己的视觉表象,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讲解和示范,通过利用运动技术来达到初步的表象训练效果。在瑜伽教学当中,采用更加精确性和简单化的教学语言,逐步引导学生开始加强对基础动作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记忆能力,能够让学生根据短语来针对心理进行提醒,不断深化表象记忆。学生们重复性的进行瑜伽技术动作的锻炼,实现动作表象训练之后,把自己视觉和听觉获取到的信息,逐渐转化成为自己身体运动信息,更好地控制身体的瑜伽动作,把自己学习到的所有技术性动作有效联系在一起。通过采用表象训练方式,可以通过语言激励让学生们提前在自己的头脑当中形成具体的动作、视觉表象,在大脑当中不断地重现训练过程,采用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方式把瑜伽动作呈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瑜伽训练时,可以有意识的在瑜伽训练当中增加表象训练。学生们学习完瑜伽动作之后表象建设更加完善,能够初步掌握动作要点和难点。教师在瑜伽运动教学要把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采用更加生动和简练的语言,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相关表象。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空间,组织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纠正在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素养,真正提升瑜伽教学质量。

三、表象训练法在高职瑜伽教学当中的应用

1.加强对动作技能的认知

瑜伽课程教学主要任务,教师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瑜伽动作要领。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出整个完整的瑜伽体位动作,学生们在观看中进行记忆,并在自己的大脑当中联想,形成更加准确的表象,通过自己的视觉表象不断刺激大脑皮层中枢神经,让中枢神经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帮助学生记忆并完成整个瑜伽动作。教师在动作示范中,要重点为学生讲解主要动作的运动要领,重点突出重要动作,可以让学生对于大致上的运动轮廓产生清晰的视觉表现。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当中不能过分地对学生强调运动细节,否则很容易让学生降低学习效率,忽略整个完整动作的体现[3]。只有学生在产生更加清晰明确的视觉表象之后,在后续为了能够加深对动作的印象不断地练习瑜伽动作要领,才能够为学生明确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动作,影响瑜伽运动效果。比如本节课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来学习“风吹树式”的瑜伽动作,教师首先为学生们展示正确的瑜伽动作体位,并展示出关键的动作要领。学生们通过观看调动起自己之前学习瑜伽动作的经验,在脑海中产生视觉表象,通过不断的重复的脑海演练让视觉表象越来越清晰,有助于接下来学生们对于整个瑜伽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周围空间更加安静,8到10分钟的表象训练时间最佳,这样学生在瑜伽运动中才能实现全身心的精神投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设置的教学时间太短,或者是教学环境比较繁杂,则有可能会让学生转移注意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控制教学实践时,也需要考量当前学生真实学习情况,适当对教学时间进行调整。

2.流畅连接动作技巧

瑜伽运动教学与其他的体育运动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瑜伽运动教学要求学生在练习动作要领时,必须要达到思想、呼吸以及身体动作的高度统一。瑜伽运动,不管是运动方式还是运动表现形式都有较强的特殊性,瑜伽整个运动过程速度并不快,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需要连接的瑜伽动作数量较多。教师在瑜伽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然后接下来流畅的把动作技巧连接在一起,身体动作必须要跟自己是呼吸节奏相互配合,在动作要领的完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视觉表象,并配合呼吸节奏掌握更多的动作组合,提升训练效果。

3.形成属于自己的动作技能

在瑜伽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打造出更加具有美感的动作,让动作和体位之间相互配合更加流畅,才能够展现出更加优美的瑜伽体态[4]。在形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自己身体肌肉的发力,了解在瑜伽运动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和力量元素。把自己的身心充分调动起来,对于瑜伽动作的记忆更加连贯,形成属于自己的动作技能。教师在瑜伽运动讲解过程中,要重点把整个身体肌肉运动的特点展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几种运动的过程,在运动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视觉表象,还可以通过对肌肉的感知和体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表象。瑜伽动作并没有严格的定性要求,在运动细节中也缺少准确性。因此教师在运动教学中不能采用节奏过快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慢的帮助强化学生的视觉表象,及时发现学生在瑜伽运动中存在的不确定、不正确的地方,掌握正确动作。比如“三角式”动作容易出现错误,并且对于学生身体的伸展性以及手臂的动作,要领要求非常高,要求学生的上肢和下肢都要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但是学生们在真正进行瑜伽训练时,往往会出现手臂伸展不够平直以及弯腰驼背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动作细节,并不断地重复性为学生示范正确动作要领。学生纠正自己出现的错误视觉表象,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动作技能,提升瑜伽训练效果。就是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在睡觉之前,或者是早晨早起时间进行表象练习,回忆自己在之前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自主分析知识要点和难点,加强对瑜伽运动的记忆。

4.完善动作技能

教师在瑜伽教学当中,要注意对于学生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让整个瑜伽动作更加完善[5]。在课堂上配合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地指导,学生对于瑜伽动作的学习会有进一步理解,加固自己所建立的视觉表象。由于不同的瑜伽动作有不同的动作要领,因此每个动作都可以起一个简单好记的名字,学生在记忆中想到这个名字形成对应的瑜伽动作,可以让瑜伽学习更加流畅。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教育体制正处于改革深化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瑜伽教学采用表象训练法,更加重视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实现身心高度统一,加强学生对于瑜伽动作要领都掌握,帮助提升瑜伽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旭.表象训练法在高职瑜伽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9(02):128.

[2]胡婷婷.高职瑜伽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8(32):241.

[3]王芳.浅析表象训练法在高职院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6):47+49.

[4]陈正权.表象训练法在高职瑜伽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风尚,2017(05):69.

[5]龙宇.表象训练法在高职瑜伽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