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国企车间精益管理推进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新时代下国企车间精益管理推进实践

张彩洪 ,刘堃

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1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经营也由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全面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率、效益的发展。铁路货车造修企业,作为传统型国企,管理模式固定,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本文介绍了作为国企车间管理者,如何全面推进精益管理,整体提升现场和效率。

关键词:精益、国企、现场、理念、提质增效

管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国企迈向精益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自我充实的过程。中国中车在近10余年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6621运营管理平台”,摸索出一条高效、协同的精益管理体系有效路径。多年来,公司持续贯彻落实精益管理理念,作为车间管理者,全面落实到地,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益管理现存问题

1.管理体系问题。国企管理体系非常庞大,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和流程均十分复杂,内部机构众多,在对这些机构进行管理时系统性不足,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或者标准的向下递延性较差,各部门的经济预估和调控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国有企业在尝试战略和组织变革后,对传统管理体系并没有做出相应调整,精益化管理没有落实到位。
2.管理理念差异。企业内部人员管理理念存在差异,管理意识、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等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有人主动求变,引入精益管理理念,有人固步自封,坚持原始管理理念。多种理念碰撞,如何去平衡?除了管理人员,国企内部很多员工在多年传统化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固化的工作模式和状态,在精益化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不适应。从意识到行动,再到素养,存在很大的跨度,推行落实到生产一线,更是困难重重。

二、精益管理推进措施

1.全面贯彻精益管理理念。管理者主动学习精益知识,掌握精益理念,将精益理念与现场管理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用精益管理的思路指导和推进管理工作。在员工全范围内贯彻精益理念,全面营造精益学习氛围,让员工了解精益,接受精益,参与精益,运用精益。最终实现全员参与,主动改善。

2.制定推进方案和管理制度。车间精益管理,需要有计划,有遵循。故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和管理制度是基石。

推进方案是车间全体员工工作的方向,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在制定过程中,车间党政领导需参与进来,担任推进组长,为方案的推进提供条件。方案的制定,应总览全局,把握好大方向。合理制定目标,既能保证车间管理有提升,也要保证能够实现,避免空谈。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明确责任到人,针对每一项工作制定完成时间点,按时验收和评估。

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制度的准确制定,使得车间管理者有法可依,管理有遵循。精益管理的推进,不能是人管人的模式,应做到制度管理人。故制度的制定,能对车间全体员工进行约束,同时也是员工利益的有效保障。制定制度时,其每一项规定应具备可实施性,合理性。奖惩方案制定合理合法,公开明确,有理有据。最终做到用制度管理员工,用制度激励员工参与到车间精益管理中来。

  1. 革新观念,树立改善意识。国企车间的部分管理者和大部分员工,长期在固定工作模式下,已形成固化思维,认为事情本该就是这样干的,目前已经是最优模式了。在推进精益改善过程中,因改善意识不统一,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革新观念,树立精益意识十分重要。革新观念,就要自上而下,贯彻精益管理思路,寻找突破点,树立改善标杆,让全体员工感受改善带来的益处,接受改善思想,主动参与到改善中来。

三、精益管理推进实践

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转向架车间深耕精益十余年,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在前期精益管理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效果欠佳。自2018年起,车间以转向架落成工序为试点,开展自动化改造,建成领先全路的转向架组装落成循环线,生产效率提升达50%以上,人员减半,劳动强度成倍降低,现场环境大幅改善,以此为基础,车间于2019年,被评为中车二级精益车间。

中车贵阳公司转向架落成循环线的建成,对车间起到划时代的里程碑作用,自此,车间和公司管理者坚定改革了的信心,找准了改善的方向。2019年起,公司以转向架车间为试点,推进智能化车间建设。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车间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先后建成轮对自动退卸线和轴承二次清洗自动化产线,完成轮轴HMIS系统和配件BI系统信息化建设,使得轴承检修和轮轴检修在质量、效率、人员和环境等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和改善,转向架配件检修步入信息化管理时代。2021年起,车间形成以5+1六条线为框架,理顺工艺流程、升级工艺装备,打造数字化车间。先后完成轮对探伤线工艺搬迁、轮对除锈机自主研发升级、轴承退卸线智能化改造、轴承附件清洗机自动化改造,数字化车间雏形初现。2023年,车间将继续完成轮轴自动编辆线和轴承自动检修线的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数字化智慧货修车间的建设。

四、精益管理推进成效

智能化、数字化装备建设的推进,工艺不断优化改善,使得车间用工实现优员65人,产能从2019年到2022年,日产提升15辆以上,员工收入也得到大幅提升,现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员工的精益改善意识得到质的改变,改善意识已然烙刻在心。预计在2023年,各项目陆续改造完成后,车间生产效率还能得到很大提升,人员配置将更加优化。

近年来,以精益车间建设为抓手,均衡各工序产能,实现拉动式组织生产,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打造了以转向架落成线、轮对探伤线、轴承退卸线等为代表的对外展示的窗口班组;开展配件信息化动态库建设,配件管理更加规范。2022年,转向架车价你获评为公司首个中车一级精益管理车间。

五、精益管理推进心得

作为国企车间的管理者,继承前人留下的成果,在新时代下,不断探索创新,推进精益管理,全面改善车间,为员工谋福利,为公司创效益。在推进改善过程中,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但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务必要不忘初心,坚定改革意志,方能开创前进的道路。

在转向架车间从事精益管理工作这几年来,从开始的不了解,抵触,到后面不断学习,了解精益,贯彻精益,推进精益,运用精益,取得显著成效,让我更加明确工作的方向,坚定改革的信心。

成绩已成过去,精益管理之路无止境,我将更加坚定信念,投入到更多改善中去,争取把车间变得越来越好,打造成中车集团乃至行业标杆车间。

参考文献

[1] 刘化龙、奚国华  《精益管理之道》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2] [日]今井正明著 周健等译 《现场改善》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