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周清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中心小学 337029)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阅读能力的改善对学生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都十分关键,而这也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符合。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十分重要,所以阅读教学也应该注重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的方法和习惯,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篇文章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主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阅读教学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从小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其心理正处于发育的阶段,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黄金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且使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也给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极大考验,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不断对阅读教学的模式进行优化改善。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最主要的引导者,就需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引导学习进行阅读,使其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相关的意境,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作用,大部分老师并未关注到这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以单一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这种方法的教学质量并不高,阅读教学工作就是由于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增强。在小学时期,学生容易对很多事物产生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其关乎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然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老师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度不够,大多数学生认为阅读教学关注可有可无,在对教材进行讲解时,并没有针对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合适的阅读方法,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感情。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意识到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落实小学阅读工作。

1.1阅读教学吸引力不强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教材出发,这主要是因为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都是较为出名的,并且符合小学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缺点。例如,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没有制定出合理、详细的教学方案,这就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缺乏足够的把握力,对于教材内容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够将知识合理呈现在课堂当中,这就造成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得不到好的感受,从而缺少听讲的兴趣。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在少数,如果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大幅提高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应用直白平淡的语言进行教学,就会导致课堂吸引力不足。比如,在进行《骆驼祥子》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带领学生理解祥子的心酸,就使其了这篇课文的核心。

1.2阅读教学方法较为单调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是比较简单,大部分老师只是将之前的板书内容通过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模式的改进。总体来说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老师应当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让生字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1.3教学理念落后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有些教师过于关注考试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面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问题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现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推动名著阅读,让学生可以突破局限性,使自己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 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2.1增强阅读教学丰富性

对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而言,是相对较为复杂、繁琐的,极其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激发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并且语文阅读学习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的,这通常是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所导致的。从阅读方面来讲,也要学会去理解和解读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这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感悟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充满十分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各个情景将学生带入到故事当中去,学生可以通过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想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只有这种方式,教师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创作,举办故事创作大赛,选出想象力最丰富的孩子,让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可以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拓展。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多媒体进行合理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准备一些和教学有关的短视频以及图片等,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文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教学,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阅读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2.2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而言,其主要作用就是要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际合理结合起来。这是由于阅读作品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使教学活动变得有意义,发挥出教学育人的本质。老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方面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提倡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文章,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去选择阅读素材,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改变学生的阅读思想,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另外,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更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对其有兴趣,你越是感兴趣就越想去做这件事情,阅读也是如此。所以想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要让小学生对他有兴趣。这时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认真思考,想出可以采用的并且适合的教学办法。要让小学生知道见识到阅读的趣味和好处,慢慢地辅导小学生自主阅读,从而使小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教学更进一步。情景教学是小学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学到某个地方美景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当一次导游给其他同学们讲讲这个地方风景的特色,它是在哪里的风景,情景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对这个地方更了解并认识。 还有就是多媒体可以利用起来了,用多媒体播放照片和视频,小学生能更真实看到风景,人物等的样子。例如,《火烧云》这篇课文,可以在用多媒体把火烧云的照片和视频放给小学生,让小学生知道火烧云自然现象的变化莫测。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对阅读更有兴致。

 2.4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阅读能力怎么样,与阅读习惯有着很大关联的,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教师要正确指导小学生优秀阅读习惯,对于没有阅读习惯和阅读习惯不好的小学生应快速负责的给予纠正。老师应教小学生边阅读边思索,分析每句话的意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想法。还可以让小学生用各种阅读方法来阅读,比如:大声朗读和默默的读,慢慢的自主阅读习惯就有了进步。另外教师应细心耐心的帮助小学生进行解析和写阅读心得,推选突出的课外读物,阅读资料,同时阅读要领和优等阅读技巧教给小学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的学生心理还未发育成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故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且在此过程应当注重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有一定的耐心去教导学生,利用语文阅读去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贵.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10):54-57.

[2]妥秀红.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J].读写算,2022(06):144-146.

[3]卢玉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2(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