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画家凡代克的肖像画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谈谈画家凡代克的肖像画艺术

吕超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凡代克是弗兰德斯画家,1599年3月22日生于安特卫普,现在为比利时,1641年12月9日死于伦敦。1609年,凡代克被送到安特卫普的圣卢克画室学画。1616年,他完成了第一幅标注有日期的肖像画《让韦麦伦肖像。1620年3月29日,凡耐克被成为鲁本斯的第一助手。1620年11月25日,他来到了英国,

在英国王宫中得到每年100英镑的津贴。

  他一直在用画笔塑造高贵的英国人。角色的独特成就在于他创造了一种高贵的英国人形象:他塑造的不是我们在街头看到的某种头顶圆顶礼帽、性情温柔、肤色红润的英国人,而是当时并不多见的典型的贵族。他们沉静、端庄,神态孤傲,让那些其他贵族在他们面前都会自惭形秽。凡代克曾给当时最伟大的宫廷画家皮特罗保罗当过助手。这一时期里,他在查理一世及其妻玛莉亚王后的宫廷里服务了七年。取得了当时多数画家所望尘莫及的成就。不断有人求他画像,许多诗人为他唱歌。他不知疲倦地创造了大量的肖像画。他的艺术风格奠定了查理王朝时代的审美标准。

  正像凡代克的一位赞助人说的那样,观赏凡耐克作品的时候,你会感到“震惊而又喜不自胜”。1632年伦敦国家肖像馆展出凡代克为英国人画的肖像。我们可以看到,凡代克笔触精妙、时而繁密与简约、挥洒自如、毫不拘束的作品。尽管展室略显狭窄,作品的布置略显凌乱,仍是一个让人得到享受的展览,这次展览使我们意识到。从凡代克所代表的时代到现在,正规肖像化的传统已经大大的衰落了,所以凡代克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

当然,凡代克很懂得怎样把肖像画画的比本人更漂亮,这是任何化妆师都可以办到的事情。画家和摄影师常用这种手法来美化他们所表现的对象。在摄影术发明之前,当艺术家不得不用绘画来表达他对一个陌生面孔的印象时。人眼见到的本人与画笔所描绘出的形象之间有时候会出现惊人的差别。鲁伯特亲王的妹妹只从凡代克的肖像画上看见过亨利艾特玛莉亚王后后,当她见到王后本人时,不尽大失所望,因为这位王后生的耸肩驼背,胳膊细瘦,突出的门牙露在唇外。然而,凡代克的另一位主顾萨斯克斯伯爵夫人却抱怨说,凡代克把它画的“太难看”。脸颊显的蛮横出路,像是被狂风暴雨吹打似的。她承认说:不过话说回来,画的倒挺像我。究竟什么是“有意的美化”,一下子很难说清楚。至少在评价肖像画时很难做出判断。怎样使用“美化”的手法?他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主要取决于被画者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后世对被画者作何评价。我们自己的癖好是喜欢那些描绘被画者不愿承认的“真实特征”的肖像画。然而,十六—十八世纪的肖像画家绝不会以同样的眼光评价自己的作品。

肖像画描绘的是公开的社会人物。同时也表达画家对被画者个人的评价。如果伦勃朗后来所做的那些逼真的自画像在巴拉克艺术中是一个罕见的例子,蒙克和梵高的肖像画象是他人在向被画者的自我发起猛攻,而凡代克和雷顿兹的肖像画则是真实与礼仪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是个人见解与公开形象之间的妥协。因此,自我感受是凡代克中一种表达,我们往往对这类画很感兴趣。 欣赏肖像画的时候,我们会设想自己也回到了历史之中。我们总爱说委拉斯贵兹的画,对侏儒充满了同情。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知道委拉斯贵兹是否怜悯侏儒,而是因为我们自己感到应当同情身体畸形的人。我们总能从戈雅的宫廷画里察觉到对君主制的尖刻讽刺,尽管西班牙王室挺欣赏戈雅的画,宫廷里谁也不认为他的作品有对王室不敬之嫌。

  凡代克是否在有意美化他描绘的对象呢?这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在评价所有伟大的肖像画家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离英国千里之遥的罗马,贝尼尼想为从未见过面的查理一世塑一尊胸像,为了指导贝贝尼塑这尊胸像,凡代克为查理一是做了一幅三位一体的肖像,有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三幅肖像组成。如果单看这幅画中左边的那个侧面,让人会发表许多感想:国王的鼻子生的放荡粗俗,嘴唇的形状说明它极为怯懦,但是中间的正面相却对这种评价提出了质疑,而右边的3/4侧面像则对国王做了完全相反的描绘,他忧郁寡欢,像天使般温文尔雅。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国王,我一定会选右边走位或。或许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17世纪贵族肖像画家。甚至包括鲁本斯在内,能像凡代克那样细致入微的描绘皮肤。它如何被骨骼绷紧?如何松弛下来?如何陷进颅骨上的孔腔?皮肤是活动多变的,像丝绸般柔软。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这幅肖像受到人们的赞赏,不仅因为作品成本,而且因为画的与国王本人极为相象。 三个国王合而为一,可以说是在尘世间再现了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这也含蓄的表现了君权之神圣。那些庄严的军人肖像在风格上更为明朗。例如某殖民党总督斯特拉德夫德伯爵的画像。伯爵站立的,身穿亮闪闪的黑色铠甲。足蹬软皮靴。身旁跟着一只爱尔兰大猎犬。直接用了提香作品中的情节,不过加进了英国政治的色调。正如一位伦敦评论家所说,从这类作品中我们看到凡代克抓住了英国艺术多铎王朝是紧身裤的裤腰,把它拖进了现代社会,至少可以说把英国艺术拖进了巴洛克时代。没有一个肖像画家象凡代克那样,对英国肖像画产生了如此重大的影响。没有凡代克就没有雷诺兹;没有庚斯博罗,也没有萨金特,这样说并不算过分。

  在凡代克之前,英国的肖像画比较拘谨单调,往往一个单独的人物为中心构成画面。人物的面部和躯体正正对着观众,好像在说:瞧,这就是我,你可以一览无余。凡代克的肖像画只是一种充满戏剧性的自我表现艺术,既有公开说出的台词,又有含蓄的内心活动。凡代克独具匠心的一个手法是,他能制造出这样的假象,似乎不是画家对人物做了安排布局。而是被画者本人自然的摆出了画上的姿势。例如每一幅画中的人物,身躯扭转,胳膊抬起来,眼神像剑客一样敏锐机警。整个画面脸颊,饰代、花边、丝绸服装,一只手握着衣摆,柔软的羊皮花瓣,鞋饰附在皮靴上,象两只皮蝴蝶在一切中那么栩栩如生,似乎转眼间就会活动起来。

凡代克有些作品,他们使人感到在赏心悦目的画面背后隐匿着一场微妙的紧张气氛。例如,凡代克为伦敦克斯公爵不觉得两位英武的儿子绘制的全身像。非常文雅,而且彬彬有礼,和蔼可亲,有着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幅肖像是谈论社会地位、贵族的傲慢及青年人血气方刚气质的。左边的约翰勋爵认为自己既是兄长,就要站得比伯德勋爵高一点。但画面的布局将它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伯德勋爵转过头来,冷漠的傲视前方,像一头真禽野兽在打量某种低劣的动物。这幅画和凡代克给英国人画的其他肖像一样,是英国历史上最变幻模测的一个王朝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