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刘守佳

哈尔滨华德学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知易行难是现代大学生的一个特点,而心理教育的实践可以激发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他们洞察时代、探索意义、传播价值、寻求明亮和温暖,就成了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困难、沟通技巧

心理咨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起,以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心理中心成立为标志,中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年历程,它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后外部环境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与学生发展更密切的心理问题。

第二阶段,初级阶段:1994年,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20013月,教育部出台第一个专题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4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阶段,规范化发展阶段:2005年,16号文件的配套文件出台《教育部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

第四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迎来发展新机遇:201612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可以说中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至今,在拥有了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实力的同时,也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与作用

心理咨询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矛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因为经验的缺乏,或者思维的临时短路而产生暂时性的心理矛盾乃至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疏导情绪、减轻压力,以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改变原来的非理性认知,形成正确的态度,找到解除心理困惑或障碍的可行方法,使自己重新建立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逐渐重视,心理咨询与治疗在大学生校园迅速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心理健康在高校的发展可看出,它已在高校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是培养优秀者,追求卓越,发挥潜能;帮助正常人,完善自我,幸福生活;治疗受创者,治愈疾病,平稳心态。关于希望的培育,斯奈德等人提出了如下的希望模型:重塑目标、激发动力、寻找路径、跨越障碍。当看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赞许,同事的信任,能提升咨询者的价值感,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开展与心理困难学生开展咨询时应注意两点:第一,就是我们在处理特殊学生问题时,尽量不要被问题左右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不要跟学生生气,要学会自己调节,我们内心里要将他们作为病人看待。第二,不要对家长给予太多希望。之所以学生有现在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跟原生家庭的教育有一定关系。特别是遇到不配合的家长,更应该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保护,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培养优秀者,帮助正常人,治疗受创者,应该不断发挥家庭的育人作用,不断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其实很多时候学生跟家长的沟通是比较少的,学生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和在学校的实际表现是不一样的,在这里不单只心理困难学生。有很多学生,家长不相信他很优秀,不断否定学生,导致学生悲观消极。开展心理咨询,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后,通过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支持,家校双方共同发力,会使学生工作事半功倍。在与家长沟通时,了解学生是前提,业务水平是关键,沟通技巧需掌握,得到支持是目的,家校协同育人是捷径,积极构建协育联护关系网是最终目标。

大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心理辅导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的一种表现。如果是轻度的心理问题或不适,可以通过一些自我心理调控技术来恢复正常,当感到自己难以解决或者不能自行自行解除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时,就要主动到心理咨询门诊或医院去寻求帮助。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有效的教育引导,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心理调适,掌握自我塑造的基本途径,借此帮助自身在健康心理、人生追求做深入的思考之后,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更健康。

结语:育人工作使命重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本人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没有健康的教师群体,就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变优秀,变强大,才能帮助更多想帮助的人,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变得更优秀、更强大,从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高雅、和谐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1]赵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许素梅.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简介:刘守佳,男,哈尔滨华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