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郭学敏

平山县第二中学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既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又强调了其实用性,因此,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的有关教学策略,为初中数学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标准,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策略;实践性能力

初中数学教育的整体目标也明确地规定:“要用有效的数学教育形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上获得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习能力和素质的目的。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1、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探索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把握数学学科生活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出发,设“疑”、置“错”等方法,建立适当的数学问题情景,使学生“疑中生趣”“错中生奇”,使学生能对知识的“智慧火花”进行探索,并能获得“灵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创设以问题为中心的解题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发问的情境,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比如,在讲解“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设定“在操场上,谁能测量出旗杆的高度”这个问题。在“抛物线”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个问题:一场热带风暴,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从东北方向,沿着25度的角度,向福建海岸登陆,距离500千米,登陆的时间是多少?再比如“三个三角形的关系”,老师可以设定“小明要去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直线,一条是45度角,这两条路都是三角形,小明走哪条路比较近?这是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设置教学情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2、注重运用探索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的初中数学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近在咫尺,感受数学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活动的要求,注意拓展知识,精心挑选教材,使其应用于实际,以巩固和丰富人生阅历。例如,在学习了直角三角知识后,我给同学们展示了“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一棵树的高度”的探索性问题,即:提出假设情景-分析条件关系-绘制草图,拟出所要问题-选择数据-设计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总结探究结果的探究问题方法。②阳光明媚的时候,树木被一大片水塘包围着。③在晴朗的日子里,树木的四周都是平坦的,树干的影子(可以测量)在墙壁上。④在两栋楼之间有一株高大的树木,其他建筑物都是高楼大厦。

3、注重对问题的评估,提高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新一轮的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求知、探究和体验,重视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的评估,使其能更简单、更明了、更具启发性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寻求圆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反思自身知识、技能、解法等方面的缺陷和有待完善之处;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自主思考习惯、数学思维发展的程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激励,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思考和能力。

4、6通过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意义

数学知识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经验的积累、反思和总结,是从一个例子到一个普遍的规律。而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将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具象化,用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创造生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进而理解思维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运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转换,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比如,小学生学习了条形图、折线统计表等相关知识,并参加了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如:调查居民对不同水果的喜好,分析近5年当地七月份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条形统计图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使用折线图表更方便。虽然他们有从现实中收集到的数据来绘制条形图和曲线图,但他们并不清楚这些图表的实用价值。因此,作者就跟他们说,如果超市的销售员能拿到一张条形图,根据条形图的高度,就能知道自己小区里的水果消费趋势,从而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水果品种和数量,这对于水果店和超市的发展非常重要。而若能从七月的降雨情况中,了解到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就能大大提高农业的产量。这种生动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激发起学习的内在动力,进而激发出求真务实的求知欲。

5、以实践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上,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到实际问题中去,那么他们就会对数学的研究和运用产生浓厚的兴趣。现在的初中生都有了手机,用手机支付也很方便。作者曾对自己班上的初中同学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90%的初中生都有自己的手机,并且有一定的经济支配权。因此,作者询问他们能不能把钱用在手机里,同学们嘲笑老师要打广告。所以,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银行利率的知识,但是,他们对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没有家长的薪水,也没有家长的收入,也没有办法把这笔钱存进银行,按照利率来提取。因此,作者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手机微信里看到了零钱通,这个账户的回报率是固定的,我就把这个作为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去计算一下作者存了2000块钱以后一个月的收入。学生们都很乐意参加这种活动,因为这是为了验证他们对利率和操作规则的理解。作者将同学们的计算结果保存下来,一个多月后,同学们还不忘验证,一下课就让我拿出手机来演示。得到正确答案的同学们都欢呼起来。对于没有答对的学生,课堂上不停地追问。作者认为,在课堂上使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热情,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促进他们的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内部的积极因素,合理地选取和设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与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初中数学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兆平.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初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2):2.

[2]王群.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