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吴东阳

资阳汽车科技职业学校  641300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职汽修专业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产教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本文将探讨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中职汽修专业要实现产教融合,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其次,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了解汽车维修保养的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工作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最后,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企业需要提供实践基地、教学设备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培训,同时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推动中职汽修专业的发展。

一、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性,可以使企业和学校紧密合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汽修专业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提高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增强双方的联系和互动,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另外,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变化,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推动行业的发展。因此,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汽修专业的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效果。由于汽修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但中职实践教学基地有限,导致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影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并且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汽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另外,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不畅,导致双方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不一致,并且双方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彼此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有效,影响人才培养效果

三、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院校以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汽车修理厂、实验室等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并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实践操作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在开展实践教学前需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前的理论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背景知识,并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实践操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更加愿意开展实践学习。另外,学校可以采用在线模拟实践、虚拟实验室等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积极举办实践操作培训班、技能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引导者,在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积极招聘具有优秀教学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人才市场、网络招聘、校园招聘等方式来招聘教师。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培训、研究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应该为教师提供晋升和升职的机会,激励教师持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提供优厚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另外,还应该对现有教师开展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以及参加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校外实践和实践教学等活动,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估,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为教师提供改进和提高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使得教学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三)优化课程内容,增加内容针对性

在中职汽修专业中培养产教融合型人才需要优化课程内容,增加内容针对性。学校应该充分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并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关注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内容,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教学视频、教学动画、互动课件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中还应该制定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评价,并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如汽车维修记录、修理报告、维修方案等,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另外,汽修专业还应该与汽车维修企业合作,联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行业,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培养更多的产业适应型人才。

(四)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和管理

在产教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中学校应该与汽车维修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或协议书,明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期限等方面的内容,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合作目标的实现。并加强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制定管理规定,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如:学校的教学和实训任务、企业的实践和实习任务、以双方共同的管理任务等,制定学生招生、培养、实习、评估等方面,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和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合作质量的管理和评估,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并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培养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健全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程内容,增加内容针对性,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和管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促进汽修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丹,周明刚,陈永建.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机电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索[J].汽车维修技师,2023(02):131.

[2]李桂中,李阳洋.“双碳”战略视角下对中职汽修人才培养的探索[J].时代汽车,2022(22):80-82.

[3]姜甜甜,李凯,高英民.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2(14):51-53.DOI:10.16613/j.cnki.1006-6489.2022.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