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缅甸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中国与缅甸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对比研究

霍欢静

河北外国语学院  石家庄   050020

摘 要: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定的政治关系和价值取向。语言政策的制定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命脉的维系和发展,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和谐。中国与缅甸是重要的邻国,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在中缅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将两国语言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对促进两国语言政策的发展和相互借鉴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缅甸 ;语言政策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与载体,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见解,承载着民族情感和凝聚力。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定的政治关系和价值取向。语言政策的制定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命脉的维系和发展,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和谐。中国与缅甸是重要的邻国,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在中缅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将两国语言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对促进两国语言政策的发展和相互借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的语言政策

(一)中国的基本语言政策

  多语种、多方言、多文字,是中国的基本语言国情。我国的语言规划史,自西周“书同文”开始,积累了三千多年丰富的历史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民族语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宪法的指导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汉语普通话规范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具体政策。推广普通话,尊重、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构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民族语言政策。

(二)中国的双语教育政策

  中国的双语教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少数民族以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教育。1991年,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报告》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在适当年级增设汉语文课程,实行双语文教学,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双语教学政策正式提出。另一种双语教育就是以学习母语汉语和一门外国语(主要是英语)的双语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用双语学习学科知识,同时提高外语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视,各级学校大力发展外语教育。

(三)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

  语言是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建国60多年来,中国制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具体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推进母语和双语教学,促进民族语言文字广泛应用等。

二、缅甸的语言政策的语言政策

(一)封建王朝时期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

缅族首领阿奴律陀于1044年建立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到英国在缅甸建立殖民统治前,缅甸先后历经了蒲甘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三个缅族封建王朝。13世纪时,缅语发展相对稳定,并确立了中部语音的强势地位,为日后中部语音发展成为标准语音打下了基础。14~17世纪的民族间征战和交往杂居使缅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二)英属殖民地时期的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

随着英语在缅甸的逐步推广,缅语的地位逐步下降。20世纪20年代,语言问题终于引发了政治问题。怨愤的缅甸学生奋起抗议,爱国人士呼吁建立缅甸人自己的国民学校。30年代中期,爱国知识分子成立了“我缅人协会”,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可以使用和学习民族语言。

(三)吴努政府时期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

1948年1月缅甸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吴努出任总理。以缅族领导为主体的“同盟”开展了提升缅语地位的一系列活动。首先,以宪法形式确立缅语为官方语言,作为各级公立学校的教学语言。其次,在全国推广缅语,提高其普及率和使用率。再次,在全国出版缅语书籍,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这一时期也是华文教育抉择、尝试和融入缅甸社会的阶段。

(四)奈温政府时期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

与吴努时期相比,奈温时期对华文教育的控制要严格得多。1965年4月,缅甸政府颁布《私立学校国有化条例》,民间华校被收归国有。1988年,缅甸华侨西汀穆老先生将新加坡佛教总会捐赠给缅华僧伽会的《佛学教科书》编撰成中缅文对照本,并经缅甸宗教部批准,公开发行和教授,从此之后,华人华侨才可以讲授佛经的名义开办华文补习班,谨慎地开展华文教育。奈温时期还出现了官办汉语教育。

五、现政府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开展,英语再次受到重视,强调从小抓起。公立学校的基础教育阶段把英语和缅语都作为必修课。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优秀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入东盟后,缅甸政府的高级官员也开始接受英语培训,有的还参加了外国 (如新加坡 )的培训项目,以便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东盟的工作语言。

 三、结语

多民族多语言且语言具有复杂性是中国和缅甸制定各自语言政策时面对的共同问题。通过上述对比发现,中国的语言政策因为符合中国国情,坚持语言平等原则,实行过程中一直平稳和顺利,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缅甸民族更多,结构更复杂,语言问题更复杂,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缅甸的语言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缅两国语言政策都面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中国语言问题中的母语教育弱化问题、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濒临绝迹问题、过于强调英语教育等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缅甸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支持发展问题、如何正确应对国语和其他民族语言问题是其面临的难题之一。

(本文系河北外国语学院2022年度缅甸语研究所开发课题“中国与缅甸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HWYJY202207]。)

参考文献:

[1] 哈正利.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完善与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17~21.

[2]林锡星.缅甸历史分期探析[J].东南亚研究,2002(5).

[3]李佳.缅甸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J].东南亚研究,2009(2):77.

[4]刘上扶.东盟各国语言纵横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霍欢静,出生年月1990年5月,女,河北石家庄人,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