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浅议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要点

赵森

   天津渤海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050

摘要:司库体系,一种广义的资金管理概念,是集团化企业在传统的资金集中管理基础上,以司库信息系统为支撑,升级迭代的综合资金管理模式。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球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快速发展,数据正在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素,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动能。对于企业资金管理而言,传统管理手段已无法完全满足集团化企业的需求,推进司库体系建设逐渐走向前台,成为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企业集团;司库体系;要点

引言

作为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对于赋能业务发展、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助推作用,也是筑牢资金安全底线、增强抗风险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措施。许多中央企业的司库建设历经结算中心的早期摸索阶段、财务公司的规范运作阶段,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入司库管理阶段。

1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概述

1.1司库管理涵义

司库最早属于执掌兵器卤簿等国家财务的部门机构,后泛指存放、支付汇集资金的地方。自20世纪70年代起,司库管理模式被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当中,以现金管理、风险控制等作为管理内容,从企业集团战略视角出发来开展资金募集、业务运营、汇率风险管理等全部资金活动,也可将其视为一种更为高效、合理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2022年,国资委颁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清晰界定了司库管理涵义,强调司库管理是企业依托财务管理平台,把资金资源和配套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汇总整理,负责对金融资源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并优化配置的管理活动,最终起到预防资金损失、提高资金利用率等多重作用。

1.2司库管理与传统资金管理的区别

目前来看,部分企业集团的管理人员混淆司库管理、传统资金管理的概念,进而造成不明确司库管理价值、错误选择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方向的后果。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两套管理模式在管理范围、管理效率、风险防控能力三方面的根本区别。第一,在管理范围方面,传统管理模式仅涵盖资金集中、资金调剂等少数场景,负责维持企业集团健康的资金流动状态,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和偿债需要。而司库管理模式的实际管理范围并不受资金管理框架限制,从战略层面出发,强调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把管理范围拓展至决策支持、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金融机构关系管理等多个方面,简单来讲,同时具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多项职能。第二,在管理效率方面,传统模式下的资金资源分散布置在总公司、分公司与子公司当中,部分资金的实际利用水平较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即使开展了资金集中业务,也可能因为缺乏资金预算约束和资金结算控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内部平衡不充分。司库管理模式强调把零散资金加以集中统筹管理,通过账户管理、结算管理、预算管理等手段,全面提升资金管控能力,从集团层面实现相对均衡,并把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稳健投资或是对外融资,创造出更高的资金使用价值。第三,在风险防控能力方面,传统模式下的风险控制手段单一、风险规避能力薄弱,时常需要被动解决已出现的风险事件,从而造成实质性损失。司库管理模式下,通过银企直连等方式实现对于账户和资金行为的有效监控,并对企业授信、融资、存款等金融业务进行统筹和安排,能够更加有效规避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重点领域风险。

2企业集团司库体系建设要点

2.1强化资金风险管控,做到“看得见”

运用司库数字化平台对资金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风险事前自动预警、合作银行风险自动评估、系统智能控制代替手工核查等功能,由人为判断转向系统固化,阶段检查转向动态监控。例如,设置定向支付,大额可疑交易支付预警,资金系统设置成员单位协作单位银行账户库,所有付款指令只能支付到定向账户,凡是系统内没有的账户均无法支付,需要在系统中审批录入定向账户才可以完成支付,通过跨系统集成等方式,防范虚假合同、虚假业务造成的资金风险。司库系统的使用使得风险管理维度由传统的事后管理向业务全流程纵深,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借助RPA建模技术,定期自动生成资金管理分析报表,实现资金风险自动预警。

2.2加强资金集中,做到“管得住”

要通过银企直连将成员单位资金归集到指定银行账户,并实现可调配调剂,最大限度盘活资金资源,放大资金管理效益;要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建立企业集团内部“资金池”,可实现跨账户、跨单位、跨层级、跨区域实时、定期归集和自由调配,提高资金集中度,同时加强资金盈缺管理,防范成员单位之间的存贷失衡;要重点加强境外资金集中管理、上市公司资金管理,按照上市监管政策和国别政策统筹管理,探索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提升境外资金集中度。

2.3提升债务融资管理,做到“调得动”

资金集中管理的最大效益是实现规模优势,并能够进行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资金调剂,加强内部资金余缺管理,降低集团内各分子公司对外融资需求,提升资金周转率,提高资金收益。在资金调拨的过程中,确定合理有效的内部贴现利率是资金调剂的核心环节,也是各分子公司最为关心的问题。统一管理融资额度和银行授信,控制负债规模,发挥集团整体信用优势,降低融资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优化企业资金结构,服务投融资管理的战略目标。

2.4统筹司库管理内涵,做到“用得好”

司库管理体系无法一蹴而就,管理内容可以采取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节奏,以实现步步扎实、环环紧扣。从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着手,牵住司库管理牛鼻子;巩固资金集中管理强度,稳定内部蓄水池作用;全面统筹债务融资,结合内外渠道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做细做长资金收支预算,维护集团资金链安全与平衡;坚持资金结算统一出入口,保证过程管控、确保流转安全高效;集中构建票据池,盘活上下游资金,实现有序周转;推进借款与融资担保严格管理,防范内部外部交叉风险;拓展应收应付管理,压降规模掌控进度;境外企业资金统筹管理,可视可控统一标准;供应链金融服务通盘考虑,做好链长、激活链条价值;统筹金融机构关系管理,精准提供服务保障;重视商业信用管理,维护集团各级企业良好形象。

2.5加强顶层设计,重构财务组织架构

在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下,财务组织架构中并未设立司库管理部门,而是由财务部门统筹开展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工作,面临着结构臃肿、层次数量过多、职责划分模糊等多项问题。因此,为满足司库管理需要,彻底解决所面临的各项问题,企业集团需要重新构建一套简洁、高效的财务组织架构。理想情况下,需要建立由董事会直接管辖的司库管理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在财务部门中增设司库中心作为资金结算中心,把财务部门拆分为司库部分、财务部分两部分,以及在子公司、分公司等成员单位中设立司库专员。如此,由司库管理委员会着手开展决策领导与资源配置工作,由司库中心开展资金归集结算、资金监控以及金融服务等工作,成员单位司库专员负责执行企业集团制度要求来开展票据管理、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

结束语

司库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体系之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司库信息系统的实施也非常复杂,覆盖范围广、专业要求高,企业内部数据互联、信息穿透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挑战。但不管管理手段有什么变化,管理模式如何创新,资金管理的本质不变,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严格防控资金风险、提升资金价值创造、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目标没有变化,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核心前提依然是企业日常基础管理不能有所懈怠,坚持做好日常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监督,才是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根基所在,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司库体系的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文瀚.我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体系建设路径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4):56–57.

[2]张达成.民航保障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探讨——以H集团为例[J].民航管理,2022(10):86–91.

[3]张庆龙,方汉林.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J].财会月刊,2022(0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