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

刘玉莹

   临沂第三十五中学    276000

摘要:教育是我国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必经之路。想要让中小学事业可以可持续化的发展,就需要做好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应用的规范性、合理性。但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仍旧会存在着不足之处,整体管理力度有待提升,其所使用的编制方式科学性较差,构建的组织架构完整度较低,这就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较好的展现出来。对此,本文主要就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展开探究,正确认知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立足当前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制定出更为高效的应对策略,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设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旨在提高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使得有限的经费能够发挥出较大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预算绩效管理是中小学运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开展的目的就在于协调并控制各项经济活动。要借助预算绩效管理的形式,保障教育经费支配的合理性,达到学校所提出的各项教育需要,合理调用资金,整合各项教育资源,推行更为严苛的管理模式,并以学校实际预算绩效管理现状为基准,制定可行性较强的管理方案。
1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首先,该种管理模式的革新能够提升学校内部各项资金的利用率。想要让学校可以长远化的发展,其就应当在内部构建更具规范性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要分别就事前、事中、事后环节严苛监督,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各项资金应用状况,避免资金链出现断裂等隐患,防止资金形成浪费、损耗等不良问题,高效完成绩效目标。其次,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的革新会使得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变得更高。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的领导人员会以各项教学当做重心,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会比较低,特别是在资金使用方面,若其资金使用不当,就会使其形成资金使用漏洞等的安全隐患。只有采取新型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才会提高工作人员资金应用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学校长远化的发展。把预算和绩效连接在一起,充分展现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具备的执行、监管等多项作用,提高预算管理效益。
2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2.1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度较低

现阶段,我国部分中小学在运营阶段会将其重心投入到教学方面,并在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教育任务。其对于该项工作开展的重视度较低,只有做好该项工作,才能够切实保障学校可持续化发展的状态。学校在内部并不会增设独立的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直接由财务人员兼任该项工作财务人员,若其需要完成该项工作,就会使得其自身的工作任务量变得更加的繁重,同时该项工作也会涉及到学校整体管理,致使相关作业人员力不从心,敷衍应对各项工作要求,导致方案编制以及管理工作频繁的产生问题,无法保障整体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

2.2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值不够科学

预算绩效指标值就是在相应时间段内考核预算及资金的应用效果,量化绩效指标。在设计绩效目标指标值的过程中,需要分析资金的具体用途,结合其用途判断其应用情况,通常会把绩效目标指标值划分成为两个等级,二级指标会涵盖生态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一级指标会涵盖产出、效益。三级目标会对一级、二级目标进行细化及量化的处理,一般会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填写报表。但是学校对该方面人员的重视度较低,专业技能水平不达标,所以往往会笼统性的去设置这三级目标,并不会明确的设定三级目标,后期考核工作开展的难度也会比较高。
2.3考核的结果得不到反馈和应用

中小学内部构建绩效预算绩效管理需要依据年初运转情况展开相关管理工作,相关的作业人员应当融合实际发展情况评价打分表格当中的各项指标数值,例如教学管理设备、采购考核等多项内容。若自我评价较好,则表明预算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若自身考核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学校无法注重该绩效目标的考核,其考核结果也无法得到配合应用。

3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对策

3.1设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在设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分析学校实际运营情况,完善绩效指标的内容,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等多种形式,提升指标设置的合理性,让其和预算计划之间进行比较,使其能够较为直观的反馈出预算在中小学资金运行之中的执行情况。并且学校相关领导人要注重全过程的预算管理评价,结合信息技术平台上相关的数据信息查询对比并进行评价,这样评价才会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另外,其还应当设定好评价的重心内容,在保证产出的同时,注重投入,这样才能够同步提升教育经费的应用成效,制定更为严苛的内部管控制度,约束评价机制,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就是合理的使用分配资金,要使得有限的资金能够展现出其自身最大的动作用。学校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要注重开展该项工作,招聘更具专业技能的该项人员,指派专业人员负责开展院校预算等多项工作。针对已经进入院校参与该项的工作人员,展开定期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全面了解院校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提高预算管理员的财务能力。构建交流平台,使得学校绩效管理人员能够分享其工作经验,进而提升其工作能力,完善绩效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可以把其薪资和考核情况相挂钩,这样才会提高这部分工作人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3.2引进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人员

预算绩效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学校实际办学状况,从而编制更为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践行收支平衡的作业原则,保障其合法性以及真实性,把其汇总整理到的预算数据信息和上年度的预算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汇总整理相关内容。细化年度预算报告,让其能够分解至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项工作活动之中。下发预算审批标准控制资金,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其平台上明确设定出资金的应用进度以及分析评价指标等多项数值,以便于全方位实施监管中小学内部资金的应用情况。

3.3科学编制预算方案

首先,要构建完善的反馈结果机制,分析执行效果情况,若其效果较好,将其投入至后续工作中,若其效果较差,即刻反思并纠正错误,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充分落实到中小学内部。其次,要把学校所设定的预算资金和绩效考核相挂钩,对其资金应用效果进行正确的点评。最后,其所开展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获取管理层的支持,理性对待其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结合自身状况合理设计预算绩效管理部门,指派专人负责,防止其在产生问题时无法将责任追究到个人头上,确保工作人员之间的制约性,实行全过程监督评价。

结语:综上所述,中小学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对考核指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实行更适合学校发展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这样资金才能够处于一种合理分配以及高效利用的状态,给学校长远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学预算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解析[J].刘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04)

[2] 中小学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陈绮珊.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8)

[3] 结果导向下的高校绩效评价研究[J].苏菁.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01)

[4] 市县级推进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的建议[J].高碧英.预算管理与会计,2022(01)

[5] 高等院校参与预算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谢春鸿;余忠;邢梦.辽宁经济,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