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数据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面向大数据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刘巍巍

  扎兰屯职业学院 162650

摘要: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架构的一种技术手段。本质上,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融合和重构的会计运行模式,最终目的是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这也是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人工或者简单的信息向现代管理手段转变的主要动力,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最新要求,也是企业会计应对大数据信息浪潮所产生的应变策略。基于此,以下对面向大数据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在会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电算化操作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操作方式,对提升会计数据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会计体系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在会计信息化模式推广实施期间,在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方面面临全新挑战,各类风险事件时有出现。在这一背景下,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化风险问题的科学防范,充分挖掘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现代企业降本增效目标。

1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首先,会计电算化系统其主导因素是计算机,计算机由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稳定性,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更加深入和高效;且计算机的引入,使传统的会计人员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会计信息的载体出现了改变,这使得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得以减轻,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得到提高。其次,会计电算化技术是一种财务控制方式的改变,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该技术扩大了财务管理的范围,同时使财务管理工作向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发展。另外,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将财务管理的过程清晰完整地记录下来。如果在财务工作中发现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系统进行查询,展开问责并能在最大限度上弥补损失。

2问题分析

2.1针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工作发展缓慢

虽然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但是在审计工作中,计算机运用得很少,审计工作基本还是维持传统的审计方式。关于审计类的软件或系统的开发,相比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更为落后。另外,审计准则的变更与审计工作的发展相脱节,审计工作需要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支持,以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求。

2.2财务会计软件针对性不强

因为利润比较大,所以现阶段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发展速度很快,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开发的会计软件并不多,缺乏与农村财务工作相匹配的软件。在会计人员培养方面,一般以“师傅带徒弟”方式为主,在面对很多会计专业中的术语时显得很疑惑。例如在会计科目中,农村企业拥有的资产并非常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也包括土地、林地、水库和池塘等资源。现在很多会计软件无法真正满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要求,规范化水平也有待提升,会计数据处理很难达到稳定性要求,也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推广应用。

2.3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市场上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种类繁多,且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保密性达不到要求。首先,一些软件因为技术原因,其操作日志功能不完善,对系统的操作时间和操作人员以及内容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记录,这会导致很多事故无法明确责任人。其次,数据库加密措施不科学,系统预留接口容易被利用,有很多途径可以打开其软件,造成信息被异常调用或篡改,这样就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不真实。针对这种情况,甚至有些公司还能为用户提供账目的篡改等服务。因此,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加强安全保障。

3面向大数据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技术策略

3.1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要结合农村财务管理现状,积极对会计电算化应用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工作职责以及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进行规范,促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合理制定农村财务管理相关规定,特别是对电算化标准与明细进行确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审计、员额分配等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促使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结构也能实现优化。要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各会计人员信息,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具体职责加以明确,防止由于权责不清晰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各种问题。

3.2加快会计信息化系统革新

应该充分发挥会计信息数据在资产资源化配置和企业管理中事半功倍的作用,拓展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场景和功能,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考量。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中,信息技术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水平处在中级阶段,一些大型的企业处于中级到高级的过渡阶段,但是依然没有达到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处理的智能阶段。为了应对企业财务固化所带来的顽疾,不少企业都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以便弥补会计信息化的缺陷和不足。

3.3以健全的制度体系实现单纯的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职能转型

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财务会计电算化实现转型之后,财务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权限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工作重心也直接转移到内部控制与决策管理方面。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的支撑,就难以约束财务人员的个人行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后续维护、数据分析的过程监督、岗位职责分配等管理要素也将暴露出诸多问题,进而给单位的正常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要想实现单纯的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职能的成功转型,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内控机制,并明确管理会计的岗位目标责任,使财务人员能够树立高度的主人翁意识与大局意识。比如管理会计在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应当严格遵守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单位的实际状况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制定财务数据保密、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检查、管理会计电算化考核、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等制度。为了验证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指派审计部门专门对管理会计岗位从业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日常工作绩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个人违规违法,一律按照内部奖惩机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4加快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

企业要重视会计资源信息平台建设,特别是要充分体会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在技术保障上加大力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加大会计信息化典型宣传培训力度,加大宣传会计信息化典型企业,并且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应该从内部重视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高重视程度,加大企业内部的投入和研发,对会计信息化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升级。

结束语

为推进会计信息化模式的应用,顺利实现会计体系的转型升级目标。企业必须提高对会计信息化风险问题的重视,积极落实科学决策、完善法律法规、深挖财务数据价值、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力度、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建立会计团队激励机制等风险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各类会计风险事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朴美花.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24):129-131.

[2]刁镜林.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探讨[J].财经界,2022(29):126-128.

[3]田伟.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发展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3):52-55.

[4]梁桂连.大数据背景下水务集团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分析[J].当代会计,2021(16):4-6.

[5]成金霞.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研究[J].财会学习,2021(2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