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日常物品,巧做物理实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妙用日常物品,巧做物理实验

蓝红

龙岩市第七中学  364000

【摘要】物理学科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同时逻辑性较强。物理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至关重要。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常规教学手段较难激发出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我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充分利用起来,开展物理实验,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将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融合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物理实验;初中物理;生活化;日常物品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持续推进下,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实际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时,应当倡导生活化教学,将生活中的物理教育素材充分挖掘出来,将生活中的物品充分利用起来开展物理实验,让初中生在熟悉的实验材料中树立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一、利用日常物品开展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这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而利用日常物品开展初中物理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结合日常现象建立物理模式,使学生的物理知识框架越发完善。

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心理还未发育健全,想要学习逻辑性较强的物理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巧妙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并且,通过生活中的物品开展物理实验,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开发,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教授“力”知识时,本章节的重点内容是作用点、大小和方向,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弹簧秤,在其下方挂一个小球,通过弹簧秤让学生的对“力的三要素”有更加直观地了解。

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作为一门实用的、生活化的l学科,物理学科蕴含了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知识内涵,但大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但初中生的思维推理能力还不成熟,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主要是依靠模仿老师演示的实验、观察物理现象来理解和学习。基于此,妙用日常物品开展物理实验,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表达出来,比如瓶吞蛋、自制指南针、矿泉水瓶发射瓶盖等,对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深度融合,这对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妙用日常物品多角度开展物理实验

日常生活为基础,不断完善实验

目前,有很多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时,采用的是教师自己动手,学生观摩的方式,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步骤等内容。该方式无法让学生对物理实验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也无法调动他们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如:自主探究、贴近生活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际在落实该项工作时,教师要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基础,教师对实验目标进行明确,让学生根据生活物品对物理实验自行进行设计,教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比如,在开展“平面镜”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准确把握,可以事先将准备好的平面镜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进行描述,可以发现不同角度看到的像跟原来的物体大小是相等的。这时可以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了解在我们生活中,对两个物体大小是如何比较的。有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就结合生活经验,再结合玻璃板对后面所成的像进行观察,不但可以看到前方的像,也可以对后面的像进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等大,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了整个实验方案,并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不断进行完善,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基于生活情境,开展自主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现阶段很多教师对自主实验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不利影响。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在开展物理实验室引入生活中的小实验,以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并对他们的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进行“摩擦力”相关实验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对传送带的相关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对传送带是如何运送物品的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如果物品和传送带之间没有摩擦力,是否还能够运送物品到高处?”为了让学生对“摩擦力”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可以将“筷子提米”这一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开展实验工作。让学生准备好玻璃杯、米、筷子等物品,让学生一步步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如何通过一根筷子将玻璃杯提起来的。该实验可以让学生对摩擦力有更加深刻和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又如,在教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时,教师提前准备好玻璃杯和水。在玻璃杯中装上不同量的水,让学生闭上眼睛对玻璃杯敲击的声音进行仔细倾听,并对声音是如何传播到耳朵内的进行思考,在课下自主查阅资料,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以小组形式开展实验,积累学习经验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搭建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及时妥善进行处理。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比如,在教授“光的反射”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对相关实验进行设计,寻找合适的物品。如:墙面、皮球等,把皮球作为光线,在扔到墙面上出现反弹时,就可以作为光的反射路径进行观察。该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授“浮力”内容时,为了对浮力的影响因素有更全面的了解,先让学生对物品本身的沉浮和液体的密度进行观察。可以将日常常见的鸡蛋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或盆中,对鸡蛋的沉浮情况仔细观察,并对水慢慢加盐进行搅拌,密切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随着盐分的增加,鸡蛋逐渐下沉,充分表明液体浓度会影响物体的沉浮。在进行该实验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轮流进行操作,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为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部门深化改革背景下,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时,应当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爱好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尤其是对物理学科来说,知识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教师妙用日常物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和物品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并对生活中的物理素材深入进行挖掘、利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重视培育,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后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建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策略的优化[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2):86-88.

[2]谭晔.初中物理实验中生活资源的有效运用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07):48-50.

[3]徐艳.浅析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5):185-187.

[4]许东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0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