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手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的作用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宫颈癌手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的作用比

王慧

双流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手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的对比以及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将我院做宫颈癌手术的7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分别为39例、39例。对照组利用的麻醉方法是: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利用的麻醉方法是: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比观察组时间长(P<0.05),对照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较观察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多(P<0.05)。结论:在宫颈癌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苏醒,使用的麻醉剂量相对较少,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前言:宫颈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患病率极高,一般患病的女性在33~55岁之间,并且近些年来此病逐渐年轻化,已经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威胁。临床治疗宫颈癌方式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把患者子宫切除或者切除病灶,以此来让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但是手术治疗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时间长,对此,为确保患者顺利进行手术,要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1]。全身麻醉作为应用范围广泛、时间较长的麻醉方式,可以抑制患者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让患者在术中感觉不到疼痛,但是不能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因此会对手术的进行有不利影响。硬膜外麻醉可以抑制患者的神经元,从而抑制神经兴奋源,以此来让应激反应相对减少,从而让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的状态,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将宫颈癌患者应用单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其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做宫颈癌手术的7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6.74±1.52)岁;观察组39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6.31±1.8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辟两条静脉通道,并关注患者的血压值、心率变化等情况。

(1)对照组利用的麻醉方法是:单纯全身麻醉。咪达唑仑注射液0.05 mg/kg(规格:2mL;5mg),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0 mg/kg(规格:10mL;100mg),射用盐酸瑞芬太尼1μg/kg(规格:2mg),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0.2 mg/kg

(规格:2.5mL;5mg),利用以上药物给患者做麻醉诱导,并且在10min后机械通气以及气管插管。术中为了维持麻醉效果,利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泵入,而且不间断的注入阿曲库铵。手术完毕时静脉注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10μg(规格:1mL;50μg)。

(2)观察组利用的麻醉方法是: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2]。全身麻醉方式和对照组相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穿刺置管2cm,在注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规格:10mL;50mg)3mL,待5-6min后查看患者有没有脊椎麻醉或麻醉平面的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情况:对比两组麻醉使用剂量、麻醉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麻醉使用剂量越少;麻醉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越短证明麻醉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本次的两组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结果显示P<0.05,可以证明两组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麻醉效果情况

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比观察组时间长(P<0.05),对照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较观察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多(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麻醉效果情况(±s)

组别

例数

语言功能恢复时间(min)

麻醉苏醒时间(min)

阿曲库铵用量(mg)

瑞芬太尼(μg)

丙泊酚用量(mg)

对照组

41

26.71±2.63

18.24±1.52

30.53±3.12

541.85±37.82

418.83±31.56

观察组

41

16.10±1.41

10.67±0.93

22.61±2.02

316.43±26.90

231.16±18.67

χ2

-

22.204

26.530

13.307

30.332

31.962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宫颈癌手术是一种操作比较复杂、并且会给患者带来创伤的手术,再加上患者在手术室时会做全身麻醉而导致胃肠道反映的情况发生,对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恢复健康有不利影响,对此,应该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促进手术效果以及预后影响都有积极意义[3]。以往临床上做宫颈癌手术利用的是全身麻醉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经过肌肉、呼吸或者是静脉给药,让中枢反射神经受到抑制,从而让患者意识消失,为接下来的手术进行提供便利。但是因为全身麻醉只是对患者大脑皮层、边缘组织上有作用,对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应激反应没有抑制的作用。而硬膜外麻醉是把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患者硬脊外间隙中,让一些神经的传输能力受到抑制,是让支配部分的运动功能以及感觉功能完全消失的麻醉方式。此药物和全身麻醉联合使用,不但可以让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还可以让茶酚胺释放能力降低,确保患者血流速度持续稳定,保证患者术后可以尽快苏醒过来

[4]。同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让全身麻醉的药物剂量相对减少,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苏醒,使用的麻醉剂量相对较少,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0062-0065.

[2]廉慧亭,张玉清,何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16):12-15.

[3]刘琳琳,黄小梅.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身麻醉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24):79-84.

[4]张惠.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