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性的哲学审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性的哲学审思

闻瑞东

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科学,在过去的日子里,其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先导作用,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使中国革命同帝国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提出的同时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呈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切入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契合可能性,并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融合表现。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我们需要不断进取,积极培养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建立尊重差异、博采众长的科学态度,并始终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地位,不断推动马克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融合、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性

引言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深刻地塑造了我国历史的进程、轨迹和命运。作为一种先进的理论武器和思想理念,它对推动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经济结构转型乃至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革命与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仅融入了本土文化元素,更成为了我国文化的一股新势力。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其成功的因素,而文化选择则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要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表现为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我们的优秀特色。从宏观视角来看,理论的实际应用本身即为答案,它是一种以实践模式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因此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意义的生成和创造。就微观层面而言,每一次思想变革都会涉及到对具体问题的解答方式和方法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将不同时代的先进思想进行有效整合。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可能性

1.1包容性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其文化信仰和传统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随着朝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其发展历程总是呈现出高峰和低谷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民俗、宗祠等世代相传的文化外,中华民族的人民通过融合、联结、开放、谦和、知心等方式,吸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部族的异域文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新文化,并由此孕育出一种适应当时人民需求的文化,为华夏文化的土壤注入新的文化营养液,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从而使中华文化生机勃勃,不断地创造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和创造性发展,融汇了欧洲广大哲学思想家和东方国家以及优秀文化的智慧的新理论。它是其他文明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以广阔的视野审视世界日后的发展局面,这是一种科学的方针。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伦理理念被马克思主义所涵盖和拓展,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引荐,实现了结合共识。此外,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张与合的一种表现,这是随着我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产生的。

1.2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文化都纳入它的主体思想之下,也不是说让几种思想占主导地位,而是说要以一种思想为主导,推动多种思想共同发展,有效地产生,这就是所谓的“这种开放不仅表现在不同民族间相互吸收,还体现在各民族所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在古代中国,儒学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文化遗产,而印度的佛教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等多元思想流派,以及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近现代思潮,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位中国人的伦理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这种开放既包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包含着对本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继承。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理论观点,是适用于世界各国的认识世界的实践指南,是改变世界的实践指南。它的哲学思想强调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根本。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融合”的格局。不是具体行动,而是以小见大,见缝插针。它不能直接为任何国家和民族提供解决方案,而应鼓励本土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异地得以发展。推进开放的民族文化,要遵循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独特特性和社会特征,使其具备了跨越国界和开放的独特魅力,而非局限于某一角落。

2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理性思考

2.1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毛泽东曾不断强调,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必须体现中国的独特气质和特色,同时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方面人民的团结,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主观臆造,不搞教条论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想要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并形成独特的意识形态,必须沿着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前进,单靠祖先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公式或药方,简单地靠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开展实践活动,才能使之日臻完善,日臻发展。中国的精英需要在创造新的著作和理论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进行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保持其先进性又能够与时俱进,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播。否则,就会失去其根源所在,从而导致彻底的失败。

2.2实践是衔接中西马克思主义的媒介

区分真理和谬论的基础在于社会实践,唯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实践是理论的最终归宿。积极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脚步,赢得中国精英分子的认同,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最终得到落实。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的优秀分子都认同,在马克思主义身上,革命的特质、实用的特质、科学的特质,都是非常牢固的。在其引领下,我国革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削弱人们对它的深刻印象,反而把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接受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时代价值

3.1推动二者实现时代性转化的重要途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

深入理解时代背景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巧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中国梦中推进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推动文化进步,提高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我们应该让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融通。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推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结合,首先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强大的自信,而不是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第二,能够深入提升社会凝结力。只有在充分融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激发国民心理认同感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让国民产生亲切感。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帮助。作为中国全民统一的价值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双方契合的过程中,才能很好地完善为国家主导的内驱力。

3.3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迎接第二个百年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时期,更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吸收优秀文化、思想的内核制动发展,探索出属于中国特色的单路。首先,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中,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在正确分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之上,把解决矛盾问题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目标,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四个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政策,这正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历史已经证明,在新时代下,更要结合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开辟新境界。在向好发展的路径中,需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中的核心意义,并根据时代特性进行深刻的理解、学习,确保第二个百年之路能够继续有新的作为,不断推动和实现民族复兴。

结束语

总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为传播,为百姓所认识,主要是因为它的许多元素完美地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并不断地本土化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阶段相互融合的前提条件,准确理解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鞭策两者相得益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提升其作为强大力量支撑的地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爱梅,杜伦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与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06):102-104.

[2]魏郡,侯爱萍,陆美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析[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23(02):5-9.

[3]王学斌,江珂.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历程及启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3,16(02):28-38.

[4]韩锴.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J].观察与思考,2023(04):34-42.

[5]何中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4-19(001).

[6]杨艳秋.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若干认识[J].近代史研究,2023(02):10-15+4.

[7]雷永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层意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