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干预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干预中的价值

郑华芳,殷稞茹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人民医院  618200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干预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改良急救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溶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溶栓进入血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所有对比数据均有明显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干预过程中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改良急救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溶栓有效率与缩短溶栓药物进入血管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关键词】改良急救;护理路径;急性脑梗死;溶栓干预;价值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风,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1]。在患病初期,患者往往无特定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但意识较清楚,至中期才会出现意识障碍与昏迷、四肢瘫等,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可在临床并发脑疝或应激性溃疡等,最后导致脑死亡[2]。本文主要研究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干预中的价值,详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经医学检查与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0.52±10.53)岁,给予改良急救护理路径]与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1.52±10.35)岁,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路径],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以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件。本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均已上报至预防伦理委员会并获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路径,主要对患者进行急诊CT检查,在患者病情得以稳定后,再依据其表现出的相关临床症状采取与症状相对应的治疗手段。

1.2.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具体方法为:急诊科护理人员接诊后,应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其他基本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并将评估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评估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分诊。由急诊内科医生评判患者脑梗死是否处于溶栓时间窗内,待评判完成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急诊复苏室,而后复苏护理人员应立即为患者开启急性脑梗死溶栓干预绿色通道。在此过程中应完善好各项时间的控制工作,具体包括:①将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②将患者静脉通路开通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急诊CT检查之后,应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影像学评估。待患者影像学检查完毕之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将其送往脑卒中治疗单元,并在该单元中对患者进行溶栓干预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溶栓有效率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由主管护理人员进行记录统计。注:溶栓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比较

经比较,研究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溶栓有效率分别为100%与60%,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溶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均有明显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溶栓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溶栓有效

溶栓无效

溶栓有效率

研究组

40

40(100%)

0(0%)

40(100%)

对照组

40

24(60%)

16(40%)

24(60%)

x2

-

-

-

20.000

P

-

-

-

0.001

2.2两组患者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统计,两组患者对比指标具体为:①研究组患者(40例)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为(58.63±13.72)min,对照组患者(40例)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为(153.23±15.46)min,t=28.945,P=0.001;②研究组患者(40例)住院时间为(11.23±5.72)d,对照组患者(40例)住院时间为(17.13±8.46)min,t=3.654,P=0.001;数据均有明显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以控制患者血压、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降低患者颅压等,其最终旨归在于预防静脉血栓以及恢复患者意识与健康[3]。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其干预方式主要有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两种治疗方式的适应症不同,因此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4。静脉溶栓是临床首选治疗方式,且适用于发病未超过6h的超级性期患者5。动脉溶栓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其以给予患者动脉溶栓药物的方式来打通闭塞血管。

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具有起病急、症状在极短时间内达到高峰的特征,因此患者的治疗以及干预应在第一时间完成,以减少缺血或缺氧对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造成的伤害。临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主要为核磁共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症用药等,在临床上具有一定适用性与科学性,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具有快、症状表现迅速等特征,因此急救护理应秉持“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在将患者病情评估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的基础上以开通绿色通道为手段,对患者进行最快且有效的治疗,因此在时效性与有效性上更具有优势。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①经比较,研究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溶栓有效率分别为100%与60%,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溶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均有明显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溶栓有效率。②研究组患者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改良急救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与住院时间。

综上,在溶栓干预过程中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改良急救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溶栓有效率与缩短溶栓药物进入血管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贺慧玲.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3):165-166.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100.

[2]陆姗姗,许保闪,李娟,朱华清.rt-PA溶栓匹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7):60-63.

[3]张文萍,方姣,杨安琪.优化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效果观察[J].兵团医学,2022,20(04):75-76.

[4]周倩男,史亚亚,杨玲云,王燕.优化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流程及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5):171-173.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215048.

[5]邓慧敏.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分析[J].名医,2021(1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