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维修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3

医院维修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探讨

肖乐,徐智勇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225001

[摘要]目的:围绕维修人员的管理和绩效分配的方式进行探讨,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因设备故障引发临床秩序紊乱的问题,提高了科员的责任心,并具有方向性的提高其技术能力。方法:从职员的维修本质出发,整合医院设备资源,科学合理制定既能引导人员发展又具有奖惩制度的量化绩效考核方案。结果:通过管理与绩效方案相结合的实施,科员积极性更高,责任心更强,医院设备综合效益得到提高。结论:合适的管理方案与奖罚并其的绩效分配制度相结合,可以使工程师团队的凝聚力、学习能力、维修效率与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更为强大;提高了医院设备的利用率,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临床科室的使用更加高效与安全。

[关键词] 人员管理;绩效分配;资源整合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ospital Maintenance Staff

Yangzhou maternal and child service centre,XIAOLE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maintenance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llocation, to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hospital disorder caused by equipment failure, to improve the staff'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ability in a directional way. Methods Based on the nature of staff maintenance, the hospital equipment resources were integrated and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formulated a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gram that ca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and have the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Result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programs, staff members are more motivated and more responsible, an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hospital equipment ar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their performance allocation system can make the team of engineers more capable of cohesion, learning ability, maintenance efficiency and timely treatment of problem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hospital equipment, at the moment Good working conditions, the use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more efficient and safe.

Key words personnel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lloc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医院设备科与科室成员的发展离不开合理政策与科员的共同努力。具有导向性的管理政策能够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公正的绩效分配制度能够调动科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能够更好的为临床服务,保证一线科室医疗设备的安全高效的运行;同时也减少了医疗设备的故障次数,间接的减少了医院的成本。合理的奖励制度不仅能够提高科员的竞争性,而且能够增强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

.对维修团队进行合理管理

我们通常维修任务的形式:医院临床科室电话报修后,科室接线人员分配任务并依次将报修单分给维修人员,循环往复接取维修任务。维修完成后报备并记录维修情况便于以后统计工作量统计。月底通过统计个人员维修量,绩效基本平均分配进行分配,而这种工作方式有很多不足:任务分配缺乏公平性,人员缺乏积极性与责任心,医院损坏设备无法及时处理等。因此对维修团队合理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医工的作用就是保证医院设备稳定高效的运行。而随着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设备越来越先进 、数量越来越多、品种更加丰富,所以对医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责任心与技术样样不失。

在优先保障医院设备完好高效运行的状态下进行区域分配。划分区域必须公正合理且具有方向性,人员优秀的维修技术是保障医院设备长期完好高效运行的前提,因此在各自划分的区域里面有自己想学的技术和想去了解的设备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维修技术与区域领域的定向分配。其中分配的是高技术、高价值的设备,主要是学习的其技术。通过定向分配可以使人员专注于某类设备内部技术的掌握与研究,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按照优先处理顺序将医院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区域:

    一级区域:同类型设备数量多,种类单一。具有维修的可调配性、可替代与可延迟性,即使出现故障也不会不影响到临床工作秩序的区域;属于知识熟练区,即总结学习。

    二级区域:半保或全保(指的是设备在合同保修期内)的大型高价值的设备,通常是在工程师远程方式指导下能解决部分故障的区域,但实际医院工程师场后基本无法解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属于知识未知区,即厂家工程师指导学习。

    三级区域:一些急救设备与功能重要的设备,紧急区域随传随到。医院工程师基本上能够解决其故障,不会影响到临床秩序,但处理的时间越长,风险也就成倍增加;属于知识渐掌握区,即厂家工程师引导学习

以下是我院的例子,仅供参考:我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具体分组如图1:

一级区域为保健楼,病区楼,门诊楼,医技楼(低值),急诊楼;二级区域为放射科与b超室;三级区域:手术室、MICU、NICU、分娩室、急诊检验室和消毒供应室。

 

图1

我院维修人员共三人(编号为1.2.3)具体分配如图2:按照以下原则合理分配区域:1.主要工作是质控,预防性维修(PM),事后维修[1],学习、临床技术支持等,目的是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形成以临床为中心的网络区域覆盖。2.一、二、三级区域合理划分。3.区域设备数量分配比近似于1:1:1。4.区域内设备单一种类的定向分配,主要是技术学习与技术累计。

图2

合理的区域分配是保障医院设备有序运行的前提,是维修人员的工作公平性的必要条件,更是绩效分配合理性的前提。

二.绩效量化分配

2.1总绩效的分配方案

将医院财务科结算的本科室的总绩效分为两个部分:科室基金与科室绩效。科室基金主要是从当月本科室的绩效总额中提取的10%,由专人保、记录和公示。剩下90%的资金即科室绩效将全部纳入到工作量考核的合理发放之中。并根据当月计划任务安排与科长交办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分配绩效工资[2]。其主要公式为:

1.科室绩效=90%*总绩效

2.科室基金=10%*总绩效

3.个人绩效工资额=科室绩效分配+科室基金奖励

2.2科室绩效分配方案:

我花费满一年的时间对工作中维修的时间进行统计,实际工作量每月近1700分钟,平均下来每天花费的时间仅仅为56分钟左右,所以我们只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量在PM、质控与维修上面。我认为应该分配一定的时间在学习与思考上,逐渐形成以学习思考与维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会更加有利于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我将工作量分为维修量与学习量两个方面。具体组成部分如图3:

图3

量化方案:通过设置基础常量1与固定系数A,以正数的形式进行累加。通过增加纪律考核方式引进正、负数对其进行行为规范,再按照比例进行科室绩效分配;增加指标项与科室基金关联进行奖励,最后求和即可。设置基础常量为1,并确定相对应的固定系数。科室绩效分配公式:

1.科室绩效分配=个人总分×每分绩效工资额

2.个人总分=职称系数×学历系数×∑{单个基础常量×(工作量系数+学习量系数)}+纪律分值

3.总积分=∑(个人总分)=科室绩效/每分绩效工资额

固定系数A的确定:包括:学历、职称、各类型的维修量及其相关量组成。各系数表如下:

学历系数

学历

研究生

本科

大专

系数

1.05

1.0

0.95

职称系数

职称

系数

高级工程师

1.8

中级工程师

1.4

初级工程师

1.2

助理工程师

1

未定级

0

维修量及其相关量系数

种类

系数

种类

系数

种类

系数

种类

系数

种类

系数

一级区域

1

设备自修

1

未修复

0.8

周期性维护保养(PM)

1.2

质控

1.5

二级区域

1.2

设备外修

0.8

已修复

1

三级区域

1.4

厂家工程师上门、驻点服务

0.9

学习量系数

类型

系数

一级区域维修总结

1.8

二级级区域维修总结

2

三级级区域维修总结

2.2

设备验收方案的总结、改良与设备报废制度的改良等

2.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调查与上报

2.2

PM方案设计与改善总结汇报等

1.4

针对于临床科室的用电安全及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的培训等

2.4

质控标准方案设计与改良

1.4

日常纪律

纪律要求

数/次

迟到早退

-3

科室卫生

-3

科室吸烟

-3

工作牌佩戴

-1

院级检查通报批评

-5

临床科室电话投诉

-4

加班

+2

2.3科室基金奖励方案:

公式:科室基金奖励=科室基金*∑(PM指标系数)+具体项目奖励

2.3.1PM指标与其系数确立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是搞好医疗设备管理、延长仪器寿命、提高诊断准确率的重中之重

[3-4]。尤其在三级区域内对急救类的设备进行周期性的预防性维护更加必要。PM指标是规范流程性的PM后对数据综合处理分析之后得出的数据,具有参考意义。指标的大小随PM计划的完整性,优良性以及精确性变化而变化。是反映PM实施的有效性的体现,更是体现维修人员责任心的体现,所以明确PM指标与科室基金挂钩。更是激发维修人员积极性的强大动力。

婴儿培养箱是新生儿急救设备之一,制定合理的PM计划不仅能减少故障的产生,减少闲置率,而且保障了其安全、最佳的使用状态,满足了临床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已经使用多年老化的设备尽量不进行PM,以防止出现更多的故障而使之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做预防性维护时需特别认真谨慎,避免出现异常状况[5-7].以我院婴儿培养箱为例,分以下三步实施:1.PM与质控的实施2.阶段性维修统计3.数据汇总分析。我院暖箱有55台,筛去使用时间较长的3台,设定每天2台(完成时间近一个月),要求PM、质控满足后放行,记录对应设备的故障、耗材等信息,主要包括:维修时间A11、A12、A13与耗材价格A21、A22、A23等。后对其进行三个月故障记录与对应维修时间B、维修总次数C、消耗耗材总价D的记录,再根据表1中公式得出各项指标,最后进行指标分析汇总,确定PM指标系数:维修时间指标、维修次数指、标耗材价格指标。如表1,表2:

PM指标表

年份

序号

pm+质控

维修

维修时间指标

维修次数指标

耗材总价指标

月份

总时间

耗材总价

月份

总时间

总次数

耗材总价

2017

1

1

A11

A21

2

B1

C1

D1

3

4

2

5

A12

A22

6

B2

C2

D2

(B1-B2)/B1

(C1-C2)/C1

(D1-D2)/D1

7

8

3

9

A13

A23

10

B3

C3

D3

(B2-B3)/B1

(C2-C3)/C1

(D2-D3)/D2

11

12

统计

表1

PM指标系数表

PM指标

系数

<0

-0.1

0-10%

0.1

10%-30%

0.15

31%-60%

0.18

61%-90%

0.2

>91%

0.22

表2

2.3.2具体项目奖励

表3为具体项目奖励列表,主要是鼓励科员论文写作,集思广益,争取工作领域的创新发展。 

具体项目奖励表

具体项目奖励

标准/元

发表核心期刊

4000

科研课题申报,市级课题

2000

申报省级课题

3000

市级报刊发表文章

1000

院级刊物发表文章

500

科室工作中有突出贡献

1000

表3

2.4数据原则

维修量数据由维修人上报,管理人员专人记录与监督,公示。统计的数据互不干扰,相互独立。

三.结语

通过此次方案探索与实施,对维修人员的管理与绩效分配更加合理,科室人员的能力与技术越来越高,综合性知识储备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以学习与维修保养质控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团队凝聚力,而且为医院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设备的良好运行既降低了成本,也使医疗质量更高。临床与科室人员更加互动,医疗秩序更加稳定,医疗安全更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成定胜,仲辉,谢凤鸣,马宪礼,侍伟伟.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0):140-142.

[2]黄美玲,周茹.绩效管理与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1(14):36-40.

[3]郑吉锋,医疗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35-36.

[4]鄢泽松,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控制与管理[J].医学信息,22011,24(7):3126-3127.

[5]董兆华,对医院设备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10,7(11):42-43.

[6]武成友,王华宾.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主动性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88-89.

[7]冯国强,李欣,吴成刚.医疗设备应用和质量管理现状与相应措施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5):369371.

作者简介:肖乐 1991.10.02 男 江苏泰兴 汉 大学本科 医学工程处副处长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方向:医疗设备管理与采购

作者简介:徐智勇 1973.09.18 男 江苏靖江 汉 大学本科 医学工程处处长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方向:医疗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