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绿色经济时代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探讨绿色经济时代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及策略

侯健

370982198812220417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将节能环保作为发展目标,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施工材料,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加强材料检测。利用科学的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保障建筑工程材料符合相关要求,避免产生施工隐患。本文主重点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意义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绿色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建筑材料;检测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应用多种施工材料,而材料的性能、施工技术工艺等均会对建筑工程生态环保效益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技术研发不断深入,施工材料类型也显著增加,新型施工材料的节能环保性会对建筑工程生态环保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对此,必须加强材料检测,保证各项材料的环保性、科学性以及适用性等。因此,在节能环保条件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测意义重大。

1绿色经济下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寿命。由于使用劣质建筑材料或施工中偷工减料可获得巨额利益,所以部分企业忽视了工程质量,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相关标准不符,且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建筑材料检测可做到从源头上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为合格状态,从而为建筑质量、安全性提供保障。此外,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时,通常会采用一些新型材料、技术,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材、建筑行业的发展。比如,通过对材料数据进行检测,可就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使用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

2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2.1重视度不足

很多施工单位更加重视施工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利于有序开展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因为重视度比较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利于发挥出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作用。

2.2试验检测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从而提高数据精准性。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无法溯源或不合格的检测设备,或者一些仪器设备十分老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统一检测标准,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的规范性,不利于获取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还会增加施工安全隐患,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甚至引发严重的损失。

2.3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为了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性。但是,一些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满足工作要求,他们无法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同时不够重视这项工作,因此,不够了解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流程。一些施工单位也不够重视检测人员培养工作,无法提供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还有一些建筑企业没有落实监管机制,很容易引发检测失误问题。

3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开展策略

3.1完善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

在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为了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完善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控制体系。首先,需要根据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其次,需要完善运作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划分工作职责。最后,需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并且需要落实针对性的监管工作,合理评价施工作业的验收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此外需要创新管理理念,合理分配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材料利用率,保证工程综合效益。

3.2管理工作规范化

通过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相关工作人员将材料质量管理放置于重要位置,从而为建筑材料质量提供保障。因此,需要以工程质量检验基本要求为依据确定管理工作内容,并要求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章程、规范进行检测。比如,可对材料抽检、委托、成型、养护、测试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从而增强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3.3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对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准确度具有重要影响。检测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检测技能和工作素养,确保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检测机构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检测人员掌握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知识、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样品抽取的要求和样品管理知识;熟练掌握检测仪器的性能用法、养护知识,具备样品抽取、处理实验数据、编写检测报告的技能,以及检测过程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检测信息资料管理、归纳和总结检测结果的专业技能。此外,还要强化检测人员的工作素养、职业素养,使之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对检测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督促检测人员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开展材料检测工作,对样品进行状态标识,填写相应的检测记录单;对检测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解决,维护检测现场的环境,进行安全管理;养护检测仪器,做好检测仪器的使用和维修记录,从而提高材料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4试验误差

降低试验误差是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的有效路径,是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性的基础。就目前情况而言,影响试验误差的因素有二,一为设备的精密程度,二为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具体表现为,若引入精密的设备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误差。而精密仪器通常对相关工作人员及所采用的操作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需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减少试验误差,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若操作人员的态度存在问题、专业技能不足,便会出现较大的试验误差。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时,需对上述两个因素进行有效管控,以确保所检测的建材质量与实际要求相符。

3.5控制检测环境

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化控制,根据特定情况明确控制范围。当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对温度和湿度没有特别的标准要求时,可以将温度控制在16~26℃,湿度控制在30%~65%。若材料检测工作对湿度和温度有特别要求,则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对湿度和温度予以相应的控制。例如,在土壤测验过程中,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0℃以内;在对水泥进行凝结时间检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以上;在对水泥进行标准稠度检测工作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以上;在对水泥进行密度检测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9.5~20.5℃;在对混凝土试件养护进行参数检测时,要控制标准养护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大于95%;在对砂浆试件养护进行参数检测时,要将标准养护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将混合砂浆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在对混凝土干缩率进行检测时,要将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在对钢筋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检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0~3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经济背景下,建筑行业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材料具有高效、轻便、绿色、多功能特点。因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试验检测技术和对策,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有效指导建筑工程施工,保障整体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徐炀.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冶金与材料,2021,41(1):47-48.

[2]高丹丹.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四川水泥,2020(8):25-26.

[3]郑炼.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水泥,202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