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单元,发展大思维”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立足大单元,发展大思维”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之我见

王秀芳

西安浐灞龙湖小学   710038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这门课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用数学思维来指导学生的理性思维。而在新课改之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是为小学数学教师所提出来的一项重要创新教学方式,并逐步融入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而本论文正是基于“立足于大单元,发展大思维”这一理念,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注重考生的考试能力和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这就要求不能让孩子逐渐把数学的学习变成题海战术和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以“大单元教学”为核心的小学数学,其目标就是要使教师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学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从点到面转向整体单元要点凝练的教学,并辅以相应的学习任务点,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性

1.综合性

顾名思义,“大单元教学”指的是将一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布置教学作业和任务时出现的碎片化现象。给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单元学习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整单元或整学期的目标上,对整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考量,从而制定出一套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构建出一个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框架,防止学生学了后忘记了前,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兼顾了统整关照的意识,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2. 目标性

“大单元教学”的学习意义就是在老师对教材进行统合梳理后,将关联性较强的教学单元根据难易程度整合在一起进行有选择的教学。由于所整合的相关单元内部相应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于大单元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情景,教学训练等内容安排的目标也应是相同的,所以展现了较强的目标性。

3. 阶段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抽象性强、知识面广等的特性,同时也是阶段性非常明确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按部就班的根据教材所给出的教学顺序进行课程的教学和课时的安排,没有办法很好地兼顾学生学习数学时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而将小学数学的教学立足于大单元,就能够使得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分类与开发展示,从而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1. 整合教育资源,注重前后衔接

想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实的提高大单元教学在数学中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打破数学学习在学生脑海中零散且抽象化的知识框架印象,尽可能的尝试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景,让数学学习变更更加具象化和简易化,同时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举一反三。

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下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整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以及第三单元“分类和整理”,这四个单元的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任务,老师可以先对有关于位置这一单元进行学习,进而对图形的认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教学与讲解,在孩子们能够初步认识图形形状并分辨出图形类别后,孩子们带领到校园操场中去,怎么寻找和探索校园中所出现的所学到的图形,并运用位置中所学的知识告知图形所出现的位置,同时结合分类和整理这一单元的内容,让同学们能够把所搜集到的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全方面的复盘单元内所学习到的知识。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于“可能性”的教学一课中,老师就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布置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做好功课,并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自行制作出相应的工具。比如,用不同颜色的球形物体,或用不同颜色的圆盘,或用数字表示的立方体等等。同学们可以自行组队,可以组合成3至6人不等的小组。在下一节课堂中,老师可以随意选择几个小组,让其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体现出了大单元教学的魅力,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动手能力,数学思维等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凝聚单元主题,设置实践学习任务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设计好大单元教学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任务前,凝聚好单元主题,改变教学思路,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从而做到让数学能够“来源于生活”,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成果。

例如,三年级上册有关于“时、分、秒”一单元的学习中,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只是教会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让他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教科书和课后练习中,还可以在课后的课堂作业中,为他们布置一些相关的实践作业。比如,在一周的时间里,让学生每天记录自己上学出家门的时间,和放学到家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时间相加得出当天的小时数;或者联合家长的辅助,把父母每一次看表的任务都交给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把数学教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数学,就学会了生活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教育环境大背景中,数学老师要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传统的数学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在此基础上,也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学习任务点安排与设计。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地积极自主进行思考和学习,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学习思路的培养,用数学开拓思维。

参考文献

[1].吴莎莎.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讨 ——以“小数除法”为例[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 (35):135-137.

[2].章静. 探究如何在数学文化统领下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以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教学为例[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 (03):92-94.

[3].陆宗祥. 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探讨[J]. 天津教育, 2022, (31):80-82.

[4].胡玉凤.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 (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