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设计对策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7
/ 2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设计对策浅析

孟科良

身份证号:37072519861005001X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和严重污染的行业,高能耗和高污染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与节能减排政策是不相容的。积极响应低碳理念,选择合理的节能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不少建设项目在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能耗和超标排放问题,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优化改进,应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节能降耗。给排水工程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存在设计不合理、能源浪费、排放超标等问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措施,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设计;对策

引言

目前,在开展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有效提升项目设计质量水平,做好给排水的环保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整体设计合理性有待提升,对人们的日常用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节能给排水设计工作进行高度关注。

1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概述

随着建筑主要功能的不断完善,建筑的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实现节能减排控制目标,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筑给排水施工通常涉及到很多方面。节水节能技术主要通过改进建筑结构设计或引进各种机电设施来实现。在配套技术体系的支撑下,施工单位仍需构建成熟完善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协调建筑施工技术、绿色节能技术和机电技术的设计与综合分析。首先,施工单位可以从空间和环境层面出发,明确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综合布局,结合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布置和布局,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改造,科学设置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和供水压力。其次,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需要,加大对机电设施用电量的控制,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与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有效连接,或者根据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进一步优化给排水管道的布置。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建筑节能节水管控效率,建设单位必须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并结合机电设施的规划布局和管道设施的空间分布,将整个水资源系统有效连接起来。

2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设计对策

2.1合理确定给排水系统参数

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确定相应的给排水主要参数,保证不同参数与高层建筑实际情况及日常给排水相匹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前,需要了解高层建筑的整体高度、地下和地上建筑面积、相关楼层的功能划分等,进而确定不同区域的用水标准、用水规模、日供水量、最大用水量、平均用水量等参数。在分区设计中,要考虑业主的日常生活用水、社区绿化水、办公用水、非居民用水等。不仅如此,还需要结合给排水设计中的管道要求和不同管道的特点,合理选择主管道和管道管材,分析不同管道的压力等级和相关阀门的密封性,确保在后续给排水管道的使用中不会出现泄漏问题。在供水系统分区设计中,根据情况采用低水平市政直接供水和高水平变频加压供水,管道采用上下、下下布置方式。结合前期调查数据和标准要求,确定了不同分区的最小压力,明确了管网干流流量、支流流量、水箱容积。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参数方面,还需要考虑消防的功能要求,而且很多高层建筑的功能比较复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多个消防设施进行有效组合,考虑不同消防系统对水的需求。确定室内外消防水箱的容积,根据消防类别和确定的火灾次数,确定不同消防系统的用水参数,包括室外每秒供水量、室内供水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需水量等,考虑火灾发生后市政管网对不同消防池的供水情况,应设置合理的供水管道。确保给排水系统在不同条件下都能稳定工作。

2.2优化给排水系统减压设计

给排水系统与压力成正比,如果供水压力降低,相应的水流量就会减少。对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损失,应做好给排水系统的减压设计,并采用压力分设计方法对各环节的管道压力进行调整,以保证给排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在降低故障发生概率的同时达到理想的节水效果。一般情况下,卫生装置的高压冲击力为500kPa,中压冲击力为350kPa,低压冲击力为200kPa;水龙头冲击压力为20~30kPa。此外,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要做好热水系统设计,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热水。在设计中要积极贯彻节能减排的理念,综合分析当前热水系统的缺点和不足,优先考虑低能耗、低污染的热水系统,如太阳能采暖设备,可以实现对太阳能资源的收集利用,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进行水加热。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可以动态控制水温的变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3使用优质阀门设备和管道

现阶段,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进行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由于镀锌钢管的购买成本较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投入,但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断裂或腐蚀等问题,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另外,镀锌管接头容易生锈,造成水管漏水。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有必要采用不锈钢管、PE管、铝塑复合管等新型复合材料。此外,高层排水的水压问题一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在供水过程中,如果选择增加水压的方法,虽然会产生噪音,但在使用螺旋消声器时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噪音,减少噪音污染。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来说,阀门和管材的科学选用尤为重要,它能促进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效果的提高。

2.4水系统的建立

高空降水也是值得利用的水资源,在城市建筑系统中建立中水系统有利于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处理,并应用于城市建筑绿化领域。当前,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城市建筑的居住环境,绿色生态已成为未来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建筑区内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及时回收城市建筑区内的地面降水;利用中水系统对再生雨水进行处理,应用于绿色灌溉领域,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中水系统的发展也有类似的效果,决定中水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中水收集设施、保存设施和处理设施,在实现中水处理效果的同时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在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小区中,中水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水系统的城市室内布局中,建筑用水量比应用水系统前减少近30%,同时,废水排放量明显减少,仅为原来的60%。居民在厨卫环境中排放的水资源经水系统接收处理,实现废水的循环处理和利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水资源消耗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在给排水设计中应充分贯彻环保理念。针对目前供水系统能耗大、建筑材料浪费、建筑给排水工程漏水污染等问题,可尝试从优化给排水系统的减压设计、选用优质管阀、选用高性能节水器具、加强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并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在保证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流失,保持水系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曾祥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13.

[2]王珍,杨俊俊,陈军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926.

[3]王巍.节能节水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36):4165-4166.

[4]兰志强.刍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20(13):63-64.

[5]徐艳艳.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问题[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0(01):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