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管理会计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陈雪

乌鲁木齐市第116小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作为教育的基础单位,其财务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会计作为一门针对财务管理的会计学科,为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把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手段和应用策略运用到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能力。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应用策略

一、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财务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乌鲁木齐市第116小学校是一所1937年建校的地方小学,目前有教职工200多名,学生2300多名,学校占地总面积22340平方米。在现有的体制运行机制下,中小学校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管理会计的兴起,笔者就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探讨管理会计在我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校提供有益的交流。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管理会计是一种以提供管理决策支持为目的的会计学科,其基本理论包括以下方面:

(1)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可以帮助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绩效的评估和控制,可以促进发展和改进。

(3)决策支持:决策支持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通过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分析报告,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

(一)成本控制策略: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是指单位或组织的经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计算、分析、控制和优化的过程。

1、建立成本计算体系:通过成本数据,中小学校可以了解学校的成本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成本计算体系。建立成本计算体系时,应将各项成本分类、细化,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例如,我校对每个课程的教育费用进行分析:如我校学生人数为2352人,平均每人所需的教学费用为1200元,每个学生每学期需要的教学设备和材料更新费用平均为300元,一次教育科研活动的平均成本为1万元。

2、收集成本数据

为了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小学校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成本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教师薪酬、社保费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成本、教学设备更新和维护成本等。例如,每个员工的薪酬平均成本为8万元。每个员工的社会保险费用为1.5万元。一个教室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成本平均成本为3万元,每个学生所需的设备和用品费用为400元。

3、控制和优化成本

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如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进行成本分析,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效益,从而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对学校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学校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措施,控制和优化学校的成本。例如,可以通过通过加强招生宣传、优化学生管理等方式,改进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优化课程设置等方式,降低教学成本;中小学校需要定期对成本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了解控制和优化措施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绩效评估策略:

1、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校可以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来衡量学校的绩效水平,评估标准应该与学校的整体战略和目标相一致,能够为学校提供清晰的评价标准,同时也要具有指向性和促进性。学校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运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绩效水平。

首先确定评估目标。评估目标应该是学校的战略目标和运营目标。评估的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质量评估目标:教学质量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教学质量的目标包括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参与度、教学质量的稳定性等。(2)师资力量评估目标,(3)学生发展评估目标: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评估学生发展的目标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等。(4)学校的综合实力。

2、收集绩效指标数据

为了更好地衡量学校的绩效水平,中小学校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学生的成绩记录、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等。中小学校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

3、分析绩效指标数据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将收集到的绩效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按照不同的指标和标准进行分类,采用图表、报表等方式将数据可视化,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从而对学校的整体绩效进行分析。将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学校之间进行比较和对比,找出差异和规律,对数据进行解读和评估,找出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同时也可以对学校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价。2021年当年收入2642.29万元,支出2901.87万元,当年结余-210.84万元,收支不平衡,是因为包含有折旧费用157.48万元,人员经费使用上年结余53.36万元。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如线性规划、预测分析等方法,对学校的绩效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学校的绩效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中小学校需要定期对绩效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了解改进措施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管理会计也可以通过绩效报表、绩效评估分析等方式,为学校提供绩效跟踪和评估的支持。

(三)预算管理策略:

管理会计中的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或组织的经营过程中,通过制定预算、执行预算、监控预算和调整预算等策略,实现对财务收支的有效管理。在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中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以下是在中小学校中应用管理会计中的预算管理的具体方法:

1、建立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应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的流程和程序。预算管理制度应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预算调整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通过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保证预算管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制定预算计划

中小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目标,制定相应的预算计划。例如,可以制定教学费用预算、行政费用预算等。在制定预算计划时,应考虑学校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人员需求等因素,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执行预算计划

中小学校在执行预算计划时,应根据预算计划的要求,合理安排经费的支出,确保各项支出符合预算计划的规定。同时,中小学校还应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不必要的开支。目前,自治区已通过财政一体化2.0平台集中支付模块实现对学校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即对学校不合规的支出予以预警、反馈、纠偏、控制,保障预算执行严格规范。

4、监控预算计划及调整预算计划

中小学校应定期监控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执行。监控预算计划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制定预算执行报告、开展预算执行评估等。监控预算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预算计划的执行符合预期,同时避免出现预算超支或不足的情况。

结语: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策略,包括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针对不同的问题和需求,中小学校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S].2014.

[2]财政部. 管理会计运用指引804号-行政事业单位[S].2018.

[3]彭海萍 向萍. 管理会计在中小学中的运用探索[J].纳税,2018(35).

[4]张嘉雯.精益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22,No.233(12):59-61.

[5]孙洋.探讨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2,No.351(3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