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中卫—吉安(湖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中卫—吉安(湖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华骐 ,华骥, ,龚晓俐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430034

要:建设西三线管道,将中亚天然气引入中南( 河南、 湖南、 湖北)和东南沿海( 福建、 广东)地区,是解决中亚新增资源的重要通道,对进一步构建我国天然气战略通道、提高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和调配灵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有关部门经充分研究,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中卫—吉安(湖北段)管道工程,并开展管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关键词: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中卫—吉安(湖北段)管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1. 工程规划概况

西三线湖北省段途径襄阳市、随州市、荆门市、天门市、仙桃市、荆州市6个地级行政区,8个县(区)级行政区。襄阳市(枣阳市)入境→随州市( 随县)→荆门市(京山市)→天门市→仙桃市→荆州市(监利县)出境,进入湖南岳阳境内,湖北段干线线路长度约377.7km(湖北段管线走向见图1所示)。管道工程设计输气规模300×108m3/a,设计压力12MPa,设计管径为1219mm。

西气东输湖北段管线起点,位于襄阳市枣阳市杨垱镇陈庄村,豫鄂两省交界以该段红沙河中心为分界点,管线湖北入境点地理坐标:东经112°39′14″,北纬32°22′28″。管线自此入境后,向东南方向延伸,穿长江出湖北境界,出境点地理坐标:东经113°18′47″,北纬29°36′47″。管线所经管线行政辖区详见表1。

表 1   管线经过的行政辖区

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省内里程桩号(水平距)

长度(km)

总长(km)

襄阳市

枣阳市

K000+000~K083+496

83.496

377.7

随州市

随县

K083+496~K136+808

53.312

荆门市

京山市

K136+808~K224+521

87.713

天门市

天门市

K224+521~K267+171

42.650

仙桃市

仙桃市

K267+171~K304+722

37.551

荆州市

监利县

K304+722~K377+721

72.999

合计

377.7

C:\Users\lenovo\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254499069\QQ\WinTemp\RichOle\WZVLM5U9Q$ASNC61KEWI3[J.png

图1   西气东输三线线路(湖北段) 走向示意图

2. 危险性分析范围的确定

本管道工程沿线地貌单元多样化,以低山、丘陵为主,其次为平原。结合工程特点、规模及地质环境条件,对于低山、丘陵山区取相对管道中轴两侧的第一斜坡带,主要控制性查明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情况;对于与管道相交或沟口正对管道的主要冲沟,取其自然汇水范围为界线,用以控制性调查了解冲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平原及低缓岗地区,主要控制性查明诸如岩溶塌陷、不良土体、塌岸等发育分布情况。根据上述原则,以管道为中轴、两侧及两端各1km的带状区域。整个危险性分析区面积约759.4km2

3.区内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在管线两侧各 1~5km 范围内分布小型滑坡、崩塌存在,共计发育地质灾害34处,多数灾害点距离管线较远,对管线不产生威胁,但部分灾害点位置距离管线较近甚至管线直接从灾害点通过,对管线产生威胁。根据地质灾害类比分析,管线在通过区与该灾害点有类似或相同之处。附近灾害点发育特征对于管线经过区域可能引发或遭受类似灾害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将其做为可能致灾的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管线沿线地质灾害点的分布情况, 灾害点主要集中在枣阳-随州-京山县沿线区域, 该段地质灾害较易发,部分地段灾害点密度较高,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高差较大,断裂构造发育,地层跨越秦岭区与扬子区,岩体完整性较差,开山采石、采矿、切坡修路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条件较为脆弱,在诸多因素叠加条件下成为地质灾害孕育和发生的集中区域。

3.1滑坡分布特征

区内滑坡均多数为土质滑坡, 规模均为小型。 滑坡主要分布枣阳-随州-京山一线低山丘陵区一带斜坡之上,地域分布为枣阳、随州、京山境内,其它地区零星分布,位于管线两侧500-5000m。

区内分布于斜坡地带的第四系土体,岩性一般为残坡积的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夹碎石等,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在内外营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坡。滑坡一般位于山体中、下部、前缘有高差较大的临空面,斜坡两侧临沟或为山体挟持易于土体下滑。土体结构松散,孔隙度大,厚度薄,而下伏基岩相对完整,起隔水作用;地表降水易于入渗,使土体呈饱和状态,增大了土体的重量和孔隙水压力,使土体软化,土的力学强度降低,下渗水流在基岩面上润滑岩土接触面,从而形成滑带或滑移面,导致土体滑动。

3.2崩塌分布特征

潜在崩塌集中在随县-京山段,沿途采石场分布较多,因采石形成的人工高陡边坡分布较多,岩性变化大,坡高一般在20~40m,坡度40~ 70°,多为反向坡,在继续开采开挖坡脚和爆破振动影响下可能产生崩塌。

管道沿线产生的崩塌多为采石场切坡形成的崩塌。位于管道两侧各 1km 范围以外,远离管道,对管道不产生影响。但管道在崩塌分布的区段施工时,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类似,开挖或爆破振动有可能引发崩塌灾害。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分析

管道沿线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强烈,活动形式多样。区内依托 G316、G318、国道、S306、S333、S335等省道以及国道的通讯光缆工程、高压输变电工程,加上纵向并行的已建随岳高速、交叉横向穿越的汉十高速、沪蓉高速G055,形成了以 S333、S212等省道为核心的线型工程走廊。工程活动形式山区以切坡、弃渣为主,平原岗区以开沟、填土为主。相比之下山区和平原岗区工程规模基本相当,但由于山区受地形的限制,开挖和回填的规模要远大于平原岗区,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相应较大。

在管线两侧各1km范围内未发现地面塌陷、大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区内现状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小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主要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危害对象、稳定状态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分析。

管道沿线所经地貌以剥蚀低丘、垄岗、平原相间地貌为主,地形高差相对较小,管线两侧各1km范围内在自然条件下除局部小面积出现边坡滑塌外、未发现因人类工程活动而引发的大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局部地段距离管线小于500m,分布几处小型滑坡及崩塌点, 对管线具有一定威胁,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参考文献:

[1]华骐,王芳,杨涛,俎全磊.湖北省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集成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20.

[2]孙锡年,刘立信,刘向前.湖北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部分)[R].武汉: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