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优良家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4

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优良家风

刘林凤

四川阿坝州小金县委党校,四川 小金,6242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新时代人们对优良家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但是因为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思想文化背景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变,导致今人在理解传统家风、家教的时候往往发生偏差和曲解。因此本文立足于优秀家训文本,将家教放置在古代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背景中去考察,从而澄清了古人对于在内涵和外延方面的理解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古人对于家教的分量和内容方面的独特认知。这些认知必将使今人对于家教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产生更加深入和确切的理解,并促进当代人的家训家风建设。

关键词:家族、家训、家教

中国古人注重家教,爱惜家风,两千年来都是如此。如果你说某人家风清白,这就是很高的赞誉;但如果你说某人缺乏家教,那不但是骂了这个人,也连带骂了他的父母,这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不过,时至今日,因为见解的变化、世风的转移,家教的风气已经悄然式微。这是一件令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的事。为了重振对于家教的重视,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些问题:家教对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忽略家教有什么不良后果?古人为什么重视家教?今人为什么忽略家教?限于篇幅,本文将着重考察后面两个问题。

人的任何一种做法的变化,背后都有其思想观念的变化,对个人如此,对整个社会而言亦然如此。因此,我们在考察家教问题的时候,不能脱离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现代人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很容易忽略今人与古人在思想意识、文化背景方面的巨大差异。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当今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考察家教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古人心目中的家与今人心目中的家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一说到,首先想到的父母和自己——这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再多一点,加上爷爷奶奶,五口之家。很多80后、90后、00后的家庭结构是这样的。对于70后来说,兄弟姐妹要多一些,但是现代社会不再是农业社会,大家为了生活经常是天各一方。我们现代人的家是散落在大都市中的,家的观念越来越淡漠了。

而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所依是土地,人们的一个大的特点是安土重迁,大家伙儿是依于土地聚族而居的。经常是一片土地养活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大家族,村里人都是堂伯兄弟等亲戚,上推几代大家都是一家人。

不但是习俗如此,法律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如魏明帝曹睿(226-239年在位)下令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也就是父母在的时候,兄弟不许分家,子孙不许拥有私财。唐宋的法律都规定了父祖在时,子孙擅自分家析产、另立户籍要处以不孝罪,给以三年徒刑的惩罚。这就结束了父子异财别居的局面,使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开始增多。

大家族的形成,促成了家训、家规与家法的需要和发展,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教家风的熏染,没有明确的家规家法的约束,数十上百乃至上千人聚居共食是不可想象的。

最著名的大家族如浦江郑氏家族,明朱元璋赐名江南第一家,历经宋、元、明三代,凡三百年,数百人同灶共食,人无私财,共遵礼法,凛如公府。其家规名为《郑氏规范》,具有广泛影响,其中有两条与族谱有关:

第十八条: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家长度其不可容,会众罚拜以愧之。(累教不改者)则陈于官而放绝之。仍告于祠堂,于宗图上削其名。

第八十八条: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

宗图、谱图就是家谱,从家谱上削名,也就是开除族籍,从此这人就没有根了,死了也是孤魂野鬼,没有人会为他祭祀。在古人的观念里,这可说是比死刑更严重的处罚。

由此可知,古人的家是与家族紧密相连的,古人的一言一行与家族的声誉密切相关。这是横向的比较,再看纵向的差异,即古人的家族还包括了已经逝世的历代祖先在内。古人对于祭祀是十分重视的。上至皇帝王候,中至士大夫,下至平头百姓,都有家庙、祠堂,必须依时依礼祭祀,祈求祖先的护佑。

《郑氏规范》首列十条全与祭祀祖考有关。明袁了凡(1533-1606)《训儿俗说》专列一章(报本第七)强调祭祀:

每遇祭, 前十日即迁坐静所,不饮酒茹荤,为散斋七日。又夙夜丕显,不言不笑,专精聚神,为致斋三日……吾儿务遵行之,传之世世,勿视为迂也。祭之日,尤须竭诚尽慎,事事如礼,勿盱视,勿怠荒。我在宝坻,每祭必尽诚,祷无不验。天人相与之际,亦微矣哉!

了凡先生自言在宝坻做县令时,遇有疑难问题就竭诚向祖先祈祷,没有不应验的。了凡的弟弟袁衮在《庭帏杂录》中记载他母亲的行为说:

遇四时佳节,吾母前数日造酒以祭,未祭不敢私尝一滴也。临祭,一牲一菜皆洁诚专设。既祭,然后分而享之。尝语予曰:汝父年七十,每祭未尝不哭,以不逮养也。汝幼而无父,欲养无由,可不尽诚于祀典哉?每遇时物,虽微必献。未献,吾辈不敢先尝。

由此可知袁氏一家人对于祭祀的重视。在古人的心目中,并不是人死如灯灭,祖先身形虽逝,可是他们的精神在冥冥中与这个家族仍然密切相关。

于此可以看出,古人不是一个个体的人,横向看,他是大家族中的一员;纵向看,他是家族久远传承中的一环。因此他的肩上负有很大的责任,不能任由自己或子孙胡作非为,大家族里的人对他寄于厚望,望他德业有成,立名当世,父母亲和历代祖先也寄望于他继述父志,光大门楣,以显祖考父母之名。

也就是说,古人的教育不仅仅是关乎他个人修养和前途的问题,更是关乎家族命运的问题,因此不能不予以重视。明人冯班(1602-1671)在《钝吟杂录.家戒》当中说:

君子之孝,莫大于教子孙。教得好,祖宗之业便不坠于地。不教子弟,是大不孝,与无后等。

在古代,不孝是十恶大罪之一,而对子弟生而不教,视为大不孝,可见其严重程度。明末清初的大儒张履祥(1611-1674)在《训子语》的序言中,自述自己写作这一部家训时的心情:

予少壮生子,不幸俱殇,先人之绪,几于不传。丧乱以后,忧病相寻,虽复举子,已迫衰暮,大惧弗及教诲,使先人志事子孙罔得闻知,则予之重罪益不可赎,至痛益不可解矣。因于课读之暇,笔述数条,以示维恭,其敬识之。《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又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汝父念兹在兹五十有余年矣,言尽于此,意犹不尽于此。呜呼!可不慎乎?

张氏早年生养的几个儿子都夭折了,四十七才得到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怕自己老死了儿子还不能成立,所以赶紧写下这本家训来教育儿子,不然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读这一段自述,可见张氏望子成人成才的心何其迫切!

在古人看来,一个家族能否长久兴旺,并不是看家族的田产多不多,钱财多不多,而是看是否有立志于读书修身的佳子弟。古人以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是有历代史实为证的。有佳子弟肯修养心性、耕读传家,则家族命运可资久远,若是子弟养成骄奢淫逸的陋习,使父母的令名及身而殁,祖宗的德业一世而斩,便是最大的不孝。因此古人唯恐没有把子弟教育好,自己成了千古罪人。

从以上论述大致可以看出,古人心目中的家教,比今人心目中的家教有着更多的内涵,更重的份量。今人对于子弟的要求是你好好学习,将来有本事了自己可以过得很快乐,做父母的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古人的肩上其实肩负的责任更多更重,尤其是深具儒家济世情怀的读书人,在他的心目中,家教并不仅仅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这么单纯,而更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节目。这一点也是现代人所不容易了解的一大关键。

古代读儒书的胸怀大志的士子,可以说没有不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致君尧舜,泽被苍生,这是儒家人格理想的精华和特色所在。而治国平天下,在今人看来,这跟政治有关,如果不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就跟个人没有关系。但是在古人那里,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齐家。先修身,再齐家,然后自然过度到治国平天下。

我们认为修身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齐家是家庭关系问题,治国平天下是公众事务管理问题,这三者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正好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北宋司马光(1019-1086)写有一部著名家训,名为《温公家范》,他在卷一《治家》中直接抄录了《大学》的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爱者所以使众也。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治国在齐其家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这些话背后的治国理念是儒家的德治思想,国家的法律从南北朝之后也是以儒家思想贯穿其中的,名为法律,其实只是以法律的强制手段来推行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因此才有不孝(父母)罪、不睦(宗族)罪等罪名,我们现代人觉得不孝不睦只是个人品德问题,最多导致这个人名声不好,但是在古代却直接列为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这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因此笔者才在前文强调,我们学习古人的东西时,一定要注意背景思想的差异,否则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行为。

古人以忠孝治国,以忠孝齐家,以忠孝修身,三者合一,一点也没有违和感。这不但有法律上的保障,理论上也说得通,在社会层面,更有大家族的宗族制度为之衔接。古代聚族而居的大家族是有家长的,家长负责家族的整体事务,如祭祀、姻嫁、家规维系等等。家长一般是合族公推,选出年高德劭者作为家长,他必须在才能和德行方面都要服众才行。

对于家长而言,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真的可以无缝衔接。首先他于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等修身的学问必须精通,真的有内在的修养,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个人格榜样,他发挥榜样的影响力就可以整齐门外、提撕子孙,家族里的人向他看齐,大家就服管,大家族就能合能兴。如果立身于朝庭,那皇上只是一个更大的家长,忠臣正是孝子做的,所以他事君如事父,对待老百姓就像自己的子弟一样,能够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官员。

其实历代士大夫正是这样做的,比如范仲淹,立身于朝时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对于范氏家族而言,他是深孚众望的大家长;对于个人而言,他是儒家尽己修身的千古典范;对于子弟而言,他又是一个多么受人爱戴的父亲和师长!

因此,当我们谈到家教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古人心目中的家与我们今人心目中的家,其涵义是大有差别的。古人的家横向而言,包含了叔伯兄弟一大家子,你看曾国藩的家书,有很多就是写给他几个弟弟、伯叔及侄儿的。纵向而言,古人是整个家族传承当中的一环,他有延续家族于久远的使命,他的孝不光是供给父母好吃好喝的,更在于善继善述父母之志,即把父母的德业发扬光大,自己修身立德,显名于当世,这样才能光显父母的身名。

更有甚者,从政治上而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的重要前提。因此,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便是匹夫有责的事了,不能说跟我们没有关系。作为父母师长,你的一言一行都与这个世界和天下苍生密切相关,与历代祖先和后代子孙直接相关。

在这样深刻的家的概念图景中,家教自然有着不同的分量和内涵。家教不光是跟个人的道德修养有关,更与家族的兴衰成败有关,也与天下国家的兴亡有关。家教有着这样的分量,能不受重视吗?宋代大儒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儒方孝孺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由此,我们知道在古人的心目中,家教的分量是非常重的,而且家教的内容是以德行为主的——这一点也与现代人的观念大异其趣。

我们都听过请家教来为孩子补习英语、数学、物理、绘画、钢琴等等,有没有听过请人来专门教孩子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从来没有听过!也就是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父母和师长们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像古人一样注重品质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这个变化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后果,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古人在家教当中所教的学问,是力求矫正子弟的不良习性,发挥人性中光明硕大的一面。如明儒庞尚鹏(1525-1581)在《庞氏家训》中说:

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干利禄哉。如轻浮则矫之以严重,褊急则矫之以宽宏,暴戾则矫之以和厚,迂迟则矫之以敏迅。随其性之所偏而约之,使归于正,乃见学问之功大。

明末清初的申涵光(1618-1677)在《荆园小语》中说:

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

近代大儒马一浮(1883-1967)在《复性书院学规》中更加直截了当地告诫学生:

学问之道无他,在变化气质,去其习染而已矣。

在古人的心目中,一说到学问的时候,并不是指物理、化学、生物学、外语等等知识性学问,古人的学问是修养我们身心的大学问,是为己之学。所谓学是学此学问,所谓教亦是教此学问。古代贤达的父母从小就开始了这种学问的教育,如明代袁了凡的家训名作《训儿俗说》,是写给十四岁的孩子袁天启的:

汝今十四岁,明年十五,正是志学之期,须是立志求为大人。大人之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不但是孔门正脉,乃是从古学圣之规范。

开篇第一章就教儿子立志,立志于大人之学,亦即学为圣贤,学为君子。明代王阳明(1472-1529)在他儿子十岁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写下了他的育儿三字经

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请注意,这里所教的完全是行为习惯,并不是某种专门的知识。清代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1812-1885)更狠,他儿子才六岁,他就已经在家书中要求儿子照着做了:

尔近来读《小学》否?《小学》一书是圣贤教人作人的样子,尔读一句,须要晓得一句的解;晓得解,就要照着做。古人说,事父母,事君上,事兄长,待昆弟朋友夫妇之道,以及洒扫应对进退、吃饭穿衣,均有现成的好榜样。口里读着者一句,心里就想着者一句,又看自己能照者样做否。能如古人就是好人,不能就不好,就要改,方是会读书,将来可成就一个好子弟……走路、吃饭、穿衣、说话,均要学好样(也有古人的样子,也有今人的样子,拣好的就学)。

《小学》是朱熹编写的专门教育孩子的书,左宗棠要求儿子读这书,并且要他读了就要照着做。他还要儿子把这封信粘在学堂的墙壁上,每天看一遍。在给侄儿的家书中,左宗棠着重强调了善学,否则就只是能讲人话的鹦鹉而已:

识得一字即行一字,方是善学。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于世何益?于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

只知道学知识,不知道返照己心修养心性,即使考上进士、做了大官又有什么用呢?非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处。这个害处,当今很多父母已经深有体会了,即只学知识,不讲究品德修养,这样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很傲慢,甚至连父母都看不起,觉得父母笨,不如自己聪明。高分低能,或者高智商犯罪,这就是偏重知识性教育的害处,这难道不是当今很普遍的现象吗?

总而言之,本文想明确两点,第一,古人心目的家与今人心目的家在内涵和外延上大有区别;第二,古人所说的家教与今人所说的家教,在份量和内容上大有区别。我们在提倡家教的时候,若能细细思考这些差别之处,便能知道当今教育的缺失所在了。

最后想强调的一点是,虽然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似乎成了一门需要专人负责的专门工作,但是我们为人父母者,不要想着把教育的责任完全外包给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这不光是孩子小的时候如此,其实对于孩子成年后依然如此——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务必不能忽略父母在教育子女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

身为父母者,不要以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不懂教育,这种想法来源于把教育窄化为知识教育的错误观念,实在是误人不浅!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家庭应该回归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要场所,这是任何一位父母都可以做到的:只要你是勤劳节俭的,你便有资格教导孩子勤劳节俭;只要你是忠厚诚实的,你便有资格教导孩子诚实无欺;只要你是无私利他的,你便有资格教导孩子大公无私;只要你是仁义友爱的,你便有资格教导孩子爱敬存心……

古圣先贤之道,只在日用之间,没有什么艰深难懂的。绝大学问就中日常生活当中,这是父母们可以做到的,因此再不要觉得教育是别人的事,是学校教师的事,是专业人士的事,其实它正是父母自己的分内事——在谈论家教、家训或家风的时候,我认为这是最大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