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思想内涵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3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思想内涵的研究

潘兴成

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委党校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1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的思想内涵,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的初心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存在本质区别。绝大

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只能实现部分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以资本为中心逻辑,而是以人民为中心,带领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而当今世界,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此举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依靠的是奴役、劫掠、杀戮和暴力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至今仍然奉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而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少数人富裕的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裕,而是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理念。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世界上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重任。

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贫困

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注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需要,既要仓廪实又要知礼节,既要衣食足还要知荣辱,既有全球视野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顶层设计,又有立足国情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谋划,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走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体现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又明确了现代化的崇高目标;既涵括了现代化的物质维度,又指出了现代化的精神诉求;既立足中国,又关照全人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特点和价值追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精神旗帜。历史反复表明,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会是“一盘散沙”,中国社会将混乱无序。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我们将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使“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个方面的目标指向都更加明确具体,标明了发展要求、动力机制、崇高目标,更有利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既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也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项重大原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与正确道路。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来自国内外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起、建设和成功。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二)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重要法宝“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重要抓手,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具备的精神力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斗争赢得主动、取得胜利,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宝贵经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斗争方向,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开辟和拓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又一重大成果

近代以来,落后中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其原因不仅仅是物质的落后,更是理论上的落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用了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理论问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治国理念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源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使多数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单一领域、单一维度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主张全面、均衡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世界人类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吸取人类现代化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课题项目:本科研项目为2023年度河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协作项目,项目编号:XZKT23ND124